区委推进城乡发展总体意见

时间:2022-06-18 05:22:00

导语:区委推进城乡发展总体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委推进城乡发展总体意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深刻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中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前期,省市已经先后出台意见,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区在3012年12月区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上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升为一项重大战略,并出台了试行意见,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是互为条件、互为支撑、有机统一的。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为转方式调结构拓宽空间;转方式调结构,有助于提高经济集约化发展水平,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准确把握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层次、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的必然选择。

3、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也是检验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我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具备很好的条件。下一步,要在较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关系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协调城乡关系和利益再分配,使广大群众都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繁荣。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推进步骤

4、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通盘考虑,统筹发展,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加快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层次、彰显城市文脉,着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对接、融合发展,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5、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全面规划城乡发展布局和制度框架,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稳步推进。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搞“一刀切”。

坚持突出特色、生态和谐。立足城市架构、区位优势、文化底蕴、产业基础、生态风貌,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生态和谐的城乡发展格局。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要素集聚功能,促进区域联动、整体协同,消除各类要素在区域内外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级各部门的改革取向和工作职责,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主体地位。

6、发展目标

城乡经济融合度显著提高。城乡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经济结构更加协调,到2020年,产业园区实现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3万元和2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2。

城乡人口融合度显著提高。土地、户籍等方面的改革持续深化,城乡人口和生产资料流动更加合理有序,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平均每年转移9000人和10000人,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75%以上,中心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居住在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社区)的人口达到30%左右。

城乡社会发展融合度显著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实现并轨,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形成保障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城乡居民生活融合度显著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信息网、供水网、热力燃气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同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趋向一致,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显著提高。“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7、推进步骤

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分三个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

到2012年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的各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继续加快城乡交通、水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面貌显著改观,城乡接轨和比较均衡的公共服务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并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各项规划、措施的实施和落实。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在同步增长的同时,逐步缩小差距。加快构建“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三个层级紧密衔接的现代城镇体系框架,形成一批示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城镇、社区聚集;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平等化的经济政治社会权利,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底,巩固发展成果,提升工作水平,对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攻坚,实现城乡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深度融合、高度依存,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8、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和主体功能分区。根据“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按照产业支撑和辐射范围,将全区668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城三片区”,即主城区和齐文化生态旅游区、齐鲁化工区片区、经济开发区片区、朱台高档纸产业园片区,为下一步产业布局、项目摆布、资源配置提供明确导向。主城区和齐文化生态旅游区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齐文化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城建项目和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融入生态、文化、休闲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品位,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到202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83平方公里(不含齐鲁石化公司用地),聚集人口53万,达到中等城市规模。齐鲁化工区片区、经济开发区片区、朱台高档纸产业园片区要围绕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充分发挥园区和资源优势,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努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经济园区,构建低碳、环保的新型工业带。对重要文化生态节点和水源地保护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生态补偿,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逐步迁出原有厂矿企业,严格限制新上工业项目,坚决保护好、延续好城市文脉,努力打造区域文化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

9、加快编制城镇布局和村镇体系规划。按照“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三个层级,确定1个主城区,3个中心镇,并以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为基础,加快旧村改造、合村并居步伐,在全区确定30个左右中心村(农村社区)。中心镇的主要功能是衔接城乡,为农村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载体,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其基础设施按主城区发展要求进行配置,人口规模按5万人以上规划。中心村(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载体,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生活场所,并为一般性非农产业提供发展条件,其生活设施要按中心镇标准进行规划,人口规模按300010000人规划。

10、统筹城乡住房规划建设。综合考虑区位、产业、人口、资源、民俗、风俗等多种因素,规划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进一步加大“两区三村”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资金、土地、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和支持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集中,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探索解决外来务工者居住问题的机制和办法,将长期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外来务工者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并有序转为城镇居民。近期,重点抓好凤凰镇、南王镇、朱台镇、化工区内搬迁村庄及部分城中村、城郊村的改造,努力形成一批容量大、环境好、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典范。

四、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1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信息化建设,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齐鲁化工区、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载体作用,围绕壮大石油炼化和精细化工、塑料加工、特种钢材和装备制造、高档纸业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在产业聚集、精深加工、提高科技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水平,重点扶持设备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规模和综合效益指标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链和品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医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尽快形成百亿产业,打造以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主导、以新兴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再吸收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进一步改进装备设施、生产工艺等,力争精细化工、特种纸等产业生产技术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新模式和新途径,依托院士工作站,联合科研机构,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参与全国性和区域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产业化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1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入实施蔬菜、畜牧升级工程,推动特色农业规模提升、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认真落实《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在主城区及中心镇周边发展都市农业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新格局。充分发挥齐城农业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知名品牌,带动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鼓励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和粮食安全,用足用活我省作为全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省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地方资金统筹力度,整合现有各类土地治理资金,按照“渠道不变、集中投入、各计其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利用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委托、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将农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实现规模经营。

1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区服务业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娱乐、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新型业态,努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加快齐文化生态旅游区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凸显齐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打造齐文化产业聚集区打牢基础。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服务业务剥离,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整体提升。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降低产业进入门槛等措施,鼓励商贸、流通、金融等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布局或建网布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

五、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14、构建便捷快速的道路交通网。进一步完善“两环四纵六横八射线”的城乡交通大框架,抓好区乡道路改造升级,增加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形成现代综合道路交通网络。深入实施村居“五化”工程,建立完善设施服务管理机制,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改革完善城市公交运营体系,积极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形成快捷便利的城乡交通网。

15、构建同源优质的供水网。加快“同源一网”工程建设,加大水源地保护和水质安全监测力度,高标准建设乡镇中心水厂和供水管网,强化供水设施管理维护,确保全区居民全部用上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16、构建清洁实用的能源网。加快实施城区天然气入户工程,推动热力、天然气管网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延伸,提高城乡集中供热供气普及率。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支持畜牧饲养集中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不断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力争到2020年,全区农民基本用上清洁方便的能源。

17、构建卫生方便的垃圾处理网。按照“城乡联动、全民参与、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户收、村集、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18、构建全面覆盖的污水处理网。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建设,制定完善城乡雨污分流网络建设规划,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就近与相关污水处理厂连接,基本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管网化集中收集处理,力争到2015年,城乡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19、构建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统筹规划建设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基础网络。着力推进信息网络向农村的普及,提高数字电视入户率和宽带入户率,实行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数字电视信息平台等数字化工程建设,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

六、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20、推进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教育体系。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教育发展,调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口帮扶、交流互派、支农支教等形式,促进城乡师资力量的合理流动配置,全面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把进城务工农民适龄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范畴,把农民的职业培训纳入政府职能范围。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统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满足城乡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21、推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建立完善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和最高报销额度。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现零差价销售,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探索城乡卫生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抓好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努力形成“5分钟卫生服务圈”。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鼓励采用托管、设立分支机构和医生轮值等形式,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农村卫生水平。

22、推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调整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格局,加大城乡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力度,建立稳定的城乡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扩大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体多元化体制。加快区市民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广场文化、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品牌,使城乡居民进一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乡文明结对共建和“乡村少年宫”建设,统筹抓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23、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推动公安、司法、安监、计生、城管等领域的管理由城市向农村社区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协调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团体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管理体制。把对农村的社区化管理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七、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24、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联动的人力资源体系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统一城乡就业服务标准,实现城乡无差别就业。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和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的就业问题。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强化公共就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完善以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扶持等为主的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形成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

25、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按照依法扩面征缴、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完善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重点做好新农保全国试点工作,尽快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逐步实现城乡有机并轨,提高城乡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科学制定“有地居民”和“无地居民”保障标准,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加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外来务工者的劳动权益保护,逐步消除其与城镇居民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实现同工同酬同保障。研究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互相衔接和转移机制,实现保障随人口迁移自动衔接。

26、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助残工作,搭建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平台。健全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贫困群众医疗救助、特困学生助学救助、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救助、临时性社会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贫困群众司法救助和就业救助十项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心镇、有条件的中心村(农村社区)要按照三级以上标准建立敬老院,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集中供养体系。

八、着力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

27、着力抓好环境保护。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扎实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强城乡环境监管,做好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实现全区COD、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28、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完善主要产品能耗定额和考核体系,健全节能降耗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节能执法监管,努力做到经济持续增长,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全区循环产业体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水资源生态循环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刚性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29、加快建设“绿色”。加大城乡绿化力度,深入实施、、“三河”治理,大力开展山区造林、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等工程,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促进生态良性发展。

30、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污染防控体系。把城市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防治结合起来,实行统一规划和系统整治。制定解决点源污染、线源污染、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以大气净化、污水治理、重点区域和流域治理为重点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积极推进农村污染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1、建立环境惩戒补偿体系。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和赔偿的原则,统筹划分城乡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惩戒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效益补偿专项资金,对主体功能区中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给予生态补偿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九、建立完善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32、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效率。实行强镇扩权,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赋予中心镇在村镇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镇域管理等方面的执法权。探索区有关职能部门在中心镇设置分支机构,实现联网办公,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和执法效果。

33、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机制。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把促进外来务工者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放开区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征兵、退伍安置、优抚、计划生育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探索户籍管理新模式,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34、建立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机制。在努力做大主城区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向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社区)的倾斜力度,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衔接,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社区)集中,商贸、流通、金融等社会化服务设施向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社区)布局,制定和完善鼓励宅基地节约、房屋迁建补贴和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农民融入城市或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集中,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3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可行性,逐步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共同责任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实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政策,抓好空闲宅基地、砖瓦窑厂及工矿废弃地的整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着眼于集约化经营、最大化收益,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和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设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乡镇政府设立农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城市企业通过租赁、入股、接受土地承包权转让等形式到农村进行开发经营。

36、完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完善区乡两级财政分配体制,建立转移支付激励机制,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保证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放宽公用事业市场准入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担保公司等机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37、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所有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38、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种养方法,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精准农业、品牌农业,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过渡,把单纯的农业生产收入转变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入和农业产业工人工资性收入,并逐步提高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探索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采取以货币形式存入银行收取利息、以物产形式收取租金、以租金形式参股到较好的企业收取分红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村集体财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持续增收。

十、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39、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导体系。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对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区发展和改革局合署办公,负责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保证城乡一体化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40、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各乡镇、街道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最关键层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职责。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安排重点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做到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坚持以典型推动和指导面上工作。

41、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人才机制。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资源,统筹推进各个层次和类别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统筹城乡发展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懂统筹、善管理、会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为核心,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农村科技致富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稳定和壮大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立完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办法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好“三支一扶”大学生待遇。

42、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坚持统筹基层党组织设置、统筹干部人才资源、统筹服务内容和方式、统筹党员队伍建设、统筹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和“城乡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党组织的做法,探索在人员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各类经济组织中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创新项目建设,努力创建一批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43、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各级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基层,更加重视基层、支持基层,促进人、财、物向基层基础工作一线倾斜。进一步完善片区工作制和乡镇干部驻村制,采取选派机关干部到村居下派、挂职等多种方式,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和社区事务公开,建立村民议事的长效机制,扎实抓好村级规范化管理。要关心基层干部的成长,支持基层干部的工作,解决基层干部的困难,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44、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建立城乡一体的和谐社会维稳机制,形成城乡维稳联动,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力开展“法治”和“平安”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统筹抓好农村、社区、企业基层组织和治安队伍建设,充实一线警力和维稳工作力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要形成常态,严厉打击“”等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城乡和谐稳定。

45、强化监督考核。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责任考核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制度,对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合理区分不同乡镇的地域类型、资源条件、交通区位、发展基础,科学确定工作目标及责任,真正使目标责任考核成为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挥棒”。

46、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有关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