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局三区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06-10 04:35:00

导语:经信局三区建设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信局三区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

1、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鼓励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的人员、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以及我市急需的高级技工等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市级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的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根据需要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主要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和服务。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高层次人才的培训、科研和创业等方面,资助的具体人选和数额,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经贸、科技、财政、人事等部门拿出方案,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奖励力度。对我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分别配套奖励100万元、50万元,同时授予相关人员“市杰出人才”称号。对新评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及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除享受上级发放的津贴外,给予相应的奖励。

4、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吸引博士后开展科研活动。对进站的博士后所从事的科研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实现产业化且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经审核认定,给予每人3-5万元的工作与生活补助。

5、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对与我市合作承担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每年累计在我市工作半年以上的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给予3-5万元的生活补贴。参照《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有关优惠政策,建设高层次人才居住或周转用房。

6、优化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服务工作。辞职来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经有关部门考察、审核,可办理辞职录用手续。各市区、开发区和工业新区引进的,可以由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效益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申报评选“友谊奖”、省“齐鲁友谊奖”和国家“友谊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哈工大()、山大分校引进的博士以上急需高层次人才,其配偶工作需随调并已落实接收单位的,由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优先办理调入手续,其配偶工作需随调但未落实接收单位的,由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帮助落实接收单位,其未成年子女入学,可允许其在市区内择校,免交择校费。对不迁移户口,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办理《工作聘用证》。聘用期间,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入托、乘车、住房等方面,享受本市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授予市“荣誉市民”称号。

7、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对列入“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的人选,每年有计划地选派20名左右培养对象到对口的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进行深造、研修和学术交流,并给予每名培养对象1-3万元的经费资助。其中,对于承担科研任务且有望产生显著效益的培养对象给予重点资助。

8、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力争五年内培养1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20个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分别给予每个创新团队15万元、5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其所研发项目年缴税收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创新团队20万元奖励。

9、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协调当地高校、科研机构设立面向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的客座研究岗位。引导企事业单位设立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的特聘科研人才岗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硕士班,并给予企业3-5万元的经费补贴。

10、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除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得兼职兼薪的人员外,允许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任务、不侵犯原单位合法权益、不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在市内不同区域和不同单位从事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提供劳务等工作,并获取相应报酬。在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兼职兼薪活动,应按干部管理权限事先办理备案审核手续。

11、适当延长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退休年龄。对身体健康、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由单位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或任职年龄;对学校、科研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可适当延长任职时间。

12、充分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建立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设“银发咨询顾问”队伍。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家返聘制度,进一步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用。

二、打造产学研结合密集区

13、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紧密结合。按照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所必备的条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帮助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各级政府要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各种平台,加大资金、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14、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对新加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高校、科研院所,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工作经费资助,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产学研合作联盟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活动经费。

15、增加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资金引导。市政府从2009年起设立4500万元的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产学研结合,并根据需要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也要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16、鼓励社会资金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鼓励本地投融资机构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积极吸引外地投资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对引荐人按其引荐外地投资机构在我市年度实际投入到位资金额的1-2‰予以奖励。认真落实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养、吸收和储备风险投资人才,为我市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大力推动企业在各个板块上市,为风险投资创造灵活、有效、可行性强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对引入风险投资并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优先支持。

17、建设产学研结合载体。完善外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来威工作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市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规划建设集居住、科研、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人才创业园区(或利用闲置国有资产划拨使用),作为我市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标志性园区。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也要建设科技人才创业园区。

18、加强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市政府与驻威高校共建科技电子图书馆,为高层次人才查询资料、科研阅读、专利检索、成果查新等提供免费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建的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优质服务。

19、鼓励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对于省级一类以上知名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的,3年内无偿为其提供使用必要的办公设施,其科研、生产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半收取;免收在基本建设环节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收费。一次性给予分支科研机构50—100万元的建设补助费。对于每引进一家省级一类以上知名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的单位和个人,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20、鼓励企业创办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对每个落户到我市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并有明确研究开发任务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对于工作站内合作承担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属国内外首创或领先水平,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上缴税收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项目研发队伍20万元的奖励。

21、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结合投入。对于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产学研结合投入占研究开发经费比例达到50%以上、年度上缴税收过千万和过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22、加快各类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开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新认定为市级中心、省级中心和国家级中心的,分别给予20万元、40万元和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于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且有院士实质性参与的市级以上中心,给予增加10万元的资金扶持。

23、支持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对于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和技术创新计划的产学研结合、并且具备良好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经审定给予不低于20万元的经费补助。

24、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实施专利战略的积极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我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或者在我市工作半年以上的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对专利申请费全额资助,专利维持费部分资助。对于年度申请专利超过30件,并且申请发明专利比例达到3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

三、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

25、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处于国内外首创或领先水平,转化后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列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后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矿物新品种等,来我市实施转化或产业化。

26、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企业用足用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环节增值税,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推动重点科技成果加快膨胀,对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后续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给予50-100万元的经费补助。鼓励企业购买国内发明专利在我市实施转化,对于产业化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企业20-40万元的奖励。

27、积极做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工作。优先推荐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和省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对需在省里办理的核准、备案项目,优先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对有资金需求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与市人民银行支行协调,联合向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进行推介,帮助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28、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设立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贷款贴息的形式给予一定的扶持。

29、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转化中心建设,对每建一处技术转化中心给予20万元启动经费。对于进入技术转化中心工作时间年度累计满3个月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按其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月3000元的生活和交通经费补贴。积极拓展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职能,对于中介机构或个人引进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利税超过7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

30、鼓励建立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三农”建设,重点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新品种繁育基地。对于获得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农业成果转化、原良种、火炬特色产业等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当年转化科技成果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40万元的奖励。对市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市级引进国外智力重点项目、常规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万元的资金支持。

31、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带科研成果来我市创办企业。创办企业的科研、生产用地,土地补偿费在企业设立3年后开始交付。免收在基本建设环节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等政府性收费。

32、加大对科技成果孵化的支持力度。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孵化器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业主单位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经费补助。孵化器内所有孵化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合计过5亿元、利税过亿元,给予孵化器100万元的经费补助,用于加快科技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进入我市创业服务机构进行孵化的初创企业,选择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一次性给予10—20万元创业资金资助。

33、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列入省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新产品项目,当年上缴税收超过200万元的,给予5-10万元的奖励。对于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的项目,当年上缴税收超过800万元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于转化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且连续3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20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