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管理服务安排意见
时间:2022-06-10 02:26:00
导语:敬老院管理服务安排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改进农村五保供养方式、改善五保供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精神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敬老院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相比,我市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功能发挥不充分,资源整合利用不够等。为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供养服务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围绕管理与服务主题,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推动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和服务优质化,使农村五保对象和入住敬老院的其他老人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拓展服务范围,在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孤老优抚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农村低保对象以及空巢、高龄老人等社会各类老年人;丰富服务功能,在巩固衣食住养功能的同时,注重拓展医疗、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功能,并适应社会需要新增老人日托照料服务等功能;强化院务管理,推动敬老院人员、财务、安全、承包经营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到2012年,把敬老院打造成集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和老人全托、日托照料服务等为主体的镇级社会福利综合服务平台,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0%以上,全市所有敬老院达到省一级院标准。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
(一)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
1.健全组织机构。敬老院要配齐院长和工作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在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可通过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选配工作人员,具体办法由县级民政、人事部门共同制定。要完善管理服务组织,由管理服务人员和入住人员代表组成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院内重要事项,检查、监督院内各项工作,评议院长和工作人员的业绩。院务管理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设膳食安排、护理服务、安全保卫、卫生管理、生产经营、财务监督等小组。要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公约,鼓励入住人员积极参与院务管理、生产劳动和文体活动。
2.强化人员管理。对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的选用实行资格认定制度,院长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初步资格认定,经所在县级民政部门确认后方可上岗;工作人员由敬老院进行初步认定,经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确认后方可上岗。对院长和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经全体入住人员投票表决同意后方可正式上岗。要加大对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授课、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实行挂牌管理制度,由敬老院为工作人员统一配备工作服和工作牌,为入住人员制作身份胸牌。要统筹安排入住人员的活动内容,确保每日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要落实好工作人员相关待遇,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被承包经营的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可由敬老院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并妥善落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
3.规范财务管理。敬老院要配备专(兼)职会计、出纳员和物资保管员,供养资金、工作经费、代养收入、捐赠收入、“以副补院”收入及各项支出必须分类设账、日清月结,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挪用、拖延、抵扣、截留或私分敬老院的任何物资和经费。要维护五保供养人员财产权益,保障其合法使用、处理个人财产的自由。
4.抓好安全管理。敬老院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在显要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识;要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入住人员请销假和门卫值班制度;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建立餐后巡查等制度,定期排查安全隐患,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格做好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人员走失、防交通事故等工作。
5.严格承包管理。对敬老院的承包、买断等经营行为要严格把关,加大审批、管理和监督力度。原则上不再实行敬老院买断经营,承包经营须经所在县级民政部门按规定条件严格审批。各镇(街道)要重点做好承包方主体资格的审查,以及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好五保供养对象合法权益。
6.积极发展院办项目。要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以副补院”项目,每个敬老院至少配备一个种植区、一个养殖区。要充分调动入住人员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可适当从生产经营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予以奖励。要结合全市开展的联系敬老院活动,充分发挥联系部门、单位作用,为院办项目争取政策、信息、技术支持,增强敬老院自我发展能力。
(二)切实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
1.增强服务功能。敬老院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设置五保供养区、社会代养区、优抚区、日托照料区等不同的居住区,并设置餐饮服务区、文体活动区、医疗保健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确保各区功能完善。要以敬老院为依托建立老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优先接纳周边区域内的分散供养五保老人、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及其他贫困、高龄、“空巢”老人,并根据老人经济状况合理区分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对象,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2.细化服务内容。敬老院各项服务要细致周到,根据服务对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民族不同,尊重为先;季节不同,适时服务;需求不同,灵活服务;自理能力不同,分级服务。在饮食照料方面,要严格按照不低于五保供养经费70%的标准确定供养对象的伙食费用。膳食搭配要合理,饭菜要品种丰富、量足,保证营养。要为有饮食禁忌的入住人员单独制定食谱,为过生日的入住人员安排生日餐,为生病的入住人员安排病号餐,重大节日安排加餐。在服装配备方面,要尊重入住人员的选择,不搞统一服装,保证服装整洁、大方、舒适、得体,无明显破损、褪色,能够满足随季节变换增减的需要。在卫生清洁方面,要保持窗明几净无死角,空气流通无异味,地面洁净无杂物,垃圾日清无残余。要区分不同季节确定洗浴时间和洗浴次数,为需要特殊护理的入住人员安排专人陪同。
3.强化“保医”措施。严格做到“三配一建”,即配备专(兼)职医护人员;配有必要的医疗器械,有条件的配备必要的康复设施;配齐常规药品;建立入住人员健康档案。要采取五保供养经费负担一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部分,大病救助资金帮扶一部分,五保对象原所在村(居)及其亲属资助一部分等措施,多渠道筹集五保对象医疗经费,切实把五保对象“保医”措施落到实处。敬老院要主动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做到入住人员小病不出院,大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4.丰富文化生活。要以敬老院为依托建立镇级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设置室内外文体娱乐场所,并适当面向社会开放,吸引周边老年人参与活动。要引导入住敬老院人员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主题活动,重大节日可组织联欢活动或观光旅游等,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落实责任。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以下简称各市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稳步推进,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广大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敬老院管理服务新机制。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保障相关资金落实并实施有效监管;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员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配合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社会保障等权益维护工作,并将敬老院工作人员培训列入“2009—2013年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争取5年内全市敬老院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培训;卫生部门主要帮助开展老年护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护理能力,帮助敬老院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强处置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保障经费。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确保敬老院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所需经费落到实处。五保供养经费和敬老院工作经费按照现行渠道筹集和拨付;老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和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所需工作经费由县、镇两级财政予以解决,具体办法由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共同制定。要合理使用社会代养、院办经济等收入及各类奖励扶持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确保敬老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强化考核监督。市民政局负责制定对各市区民政部门的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各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制定对各镇(街道)民政部门和敬老院及其院长的考核办法,并与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组织实施。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岗位目标责任和考核办法,制定具体的奖惩办法和标准,严格按实绩定奖惩。敬老院要设置院务公开栏和意见箱,接受入住人员和社会监督。要实行督导员制度,由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不定期向敬老院派驻民政督导员,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其他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公道正派、作风踏实、关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和养老事业的人员作为社会督导员,重点对敬老院管理服务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入住人员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
各市区要按照有关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推进措施,切实解决好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市敬老院建设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 上一篇:商业用房普查指导意见
- 下一篇:房地产专项治理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