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意见
时间:2022-06-01 07:46:00
导语: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关于做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的责任感
农村留守和城市流动人群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并将延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去年,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把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和家庭作为基层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和家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日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同志也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做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的具体办法措施。我区是商贸聚集区,人员流动性大,目前全区有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近10万人。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仍面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基层工作的重点,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实际困难,使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抓手,以促进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优化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促进留守流动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提高留守流动妇女增收致富能力,保障留守流动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到2015年,每个镇都要建立一所寄宿制学校,每个行政村居(社区)都要建立有固定活动场所、功能齐全的“妇女之家”,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都要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
三、强化服务,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妇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1、扶持留守流动妇女增收致富。加大培训力度,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转移培训等政策性培训中,向留守妇女倾斜,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加大扶持力度,在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留守流动妇女充分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妇女低息贷款等惠民政策,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商贸、服务致富项目,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2、维护留守流动妇女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深化平安村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级综治维稳中心作用,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留守流动妇女矛盾纠纷,严厉打击侵害留守流动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保障,确保留守妇女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部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提高留守流动妇女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在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服务项目中优先照顾留守流动妇女,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留守妇女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留守流动妇女普受惠、长受惠、得实惠。
3、建立留守流动妇女帮扶机制。基层组织要对辖区内的留守流动妇女托清底子,及时了解她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积极为她们排忧解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吸纳留守妇女参与,重点给予扶持帮助,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动留守流动妇女建立互助组织,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动员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等与留守流动妇女结对帮扶,为她们送温暖、献爱心。
4、丰富留守流动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依托镇街文化站、农家书屋、“妇女之家”等阵地,组织留守流动妇女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人口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作用,对留守流动妇女加强科技、法律、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等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美在农家”等活动,引导留守流动妇女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强化责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格局
1、强化学校教育责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每个镇至少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流动儿童需求。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障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发挥学校在留守流动儿童管理服务中的教育主导作用,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沟通交流等制度,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监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建设,丰富留守流动儿童文化生活,培养良好品质。
2、强化家庭监护责任。依法明确家长作为子女第一监护人的责任。留守流动儿童父母必须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带子女到身边一起生活的,必须指定委托监护人,与委托监护人订立相关委托监护合约。探索建立留守流动儿童监护督促机制、代位监护机制,构建完善的留守流动儿童监护网络。农村中小学、村居(社区)要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开展以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培训,广泛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科学教子水平。
3、强化社会关爱责任。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留守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以亲情关爱和贴心服务为主,积极探索招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志愿者队伍等多种关爱模式,推进妈妈、家长等结对帮扶关爱行动,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亲情关爱、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解难事。大力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关爱女孩”等公益活动,加大对农村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的救助。净化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游艺娱乐场所、图书报刊等文化市场监管,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为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领导,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提供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年度考核内容,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级要建立健全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长效机制,实行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分片包点和检查考核制度,把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市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2、强化部门职责。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共同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中的作用。宣传部、文明办、广播电视台、大众要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加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舆论宣传监督。政法、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服务,预防和打击侵害留守流动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教育部门要强化学校教育责任,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管理。民政部门要将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加大对贫困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救助力度。财政部门要将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人社、农业、科技部门要加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帮助留守流动妇女增收致富。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文广新、体育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卫生、计生部门要对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会、共青团、科协、关工委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关爱活动,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提供服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留守流动妇女创办致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妇联组织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推动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3、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区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法律法规,宣传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工作措施和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外来务工妇女情况调研报告
- 下一篇:水务局查摆整改方案
精品范文
10留守儿童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