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大学区管理制意见

时间:2022-05-28 02:38:00

导语:市区大学区管理制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区大学区管理制意见

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我区“大学区管理制”工作,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按照“大胆探索、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优质均衡”的实施要求,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为依托,强化教育资源共享,构建合作共生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和综合实力,满足公众和城市化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实施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构建校际关系新模式。在确保学区长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基础上,大力促进成员学校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带动全区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区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市级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2所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全市领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推行原则

——传承创新原则。立足现状,积极探索,在继承传统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及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合作共享原则。强化学区内成员学校合作交流,发挥各自办学优势,在学区长学校的带动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个性发展原则。把实施“大学区管理制”与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结合起来,注重先进校园文化在大学区的培植和发展,推动成员学校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学区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

——稳步推进原则。结合全区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立足学区及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稳步推进,不断提高“大学区管理制”实施水平。

四、设置管理

以名校引领、相对就近、优势互补为原则,按照紧凑型、松散型管理模式,由区域内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学校,吸纳2—5所成员学校组建大学区。学区长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长担任。紧凑型大学区学区长对学区实施一体化管理,根据需要管理使用学区资金,配置学区资源,成员学校校长接受学区长的管理指导,并负责各自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松散型大学区在学区长学校带领下,积极探索教师学区交流和轮岗模式,整合优质资源,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等途径,带动成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实现互利共赢。

五、重点工作

以先进管理理念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共享、现代化设施设备共享等教育资源“四共享”为突破口,实施“捆绑式发展”。逐步在大学区内实施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打造大学区示范品牌,形成特色。

——推进先进管理理念共享,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大学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学区各项工作开展,以先进办学理念统领大学区管理工作,共享先进办学理念、科学管理制度、高效机构设置、优秀管理办法等优质资源。

——推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大学区整体规划学区内教师资源,统筹安排教师交流活动,分层分阶段,推行“走教制”,试行优秀交流教师“挂牌上课制”,开展名师送教、名师带徒、名师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探索“导师制”教学模式,密切师生关系,指导学生个性发展。逐步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学区人”,实现优质师资共享。

——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共享,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建立教学管理中心,负责统一大学区内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及质量监测与评价,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教研管理中心,具体指导大学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新课改深入实施。建立素质教育活动管理中心,以辖区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系统素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儿童公园、少年宫、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等场所和设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现代化设施设备共享,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益。统筹安排学区现代化设施资源,逐步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共享学区内报告厅、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形成优质聚集效应,促进教育资源的深度流动与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区内硬件资源的作用。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及宣传动员阶段

认真学习“大学区管理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大学区推进组织框架,明确工作重点,健全“大学区管理制”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各大学区制定学区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

积极开展大学区各项工作。边实践、边总结,形成4—5个推进示范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快速带动。在2012年上半年召开大学区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动工作开展,2012年下半年召开大学区实施研讨交流会,广泛交流工作经验。从2013年起,强化成果推广,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到2014年12月力争全区8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市级标准化学校标准,90%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

(三)总结阶段

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区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市级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2所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2015年6月,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继续提高优质教育覆盖面。区政府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先进学区、学校、团队和个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七、保障措施与要求

(一)强化组织实施。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监察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发改委、区规划局、区财政局、公安分局、区市容园林局、区安监局、区城改办、土门改造办、区发展研究中心、大兴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学区管理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强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进行总结和宣传,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区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认真落实支持政策。区编办要根据大学区组建需要和运行实际,坚持总量调控、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优化教职工编制,加大学区长学校编制倾斜力度。区人社局、区教育局要加大学区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和轮岗力度,实现教师队伍双向有序流动,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区教育局要加强学区管理层力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区内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奖励以及大学区运行管理经费补贴,确保“大学区管理制”顺利实施和有序推进。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大学区整体规划,优化教育布局,加大学区硬件建设力度,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建环境优雅、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设备一流的教育环境。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理念,完善小学与中学的相互衔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要对大学区规模、布局、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把实施“大学区管理制”与办好每一所学校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引领、服务、激励、督导一系列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发挥各自办学优势,在确保学区长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成员学校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实现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五)优化评价体系建设。切实把推进“大学区管理制”作为发展教育、改善民生,提升我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重点,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不断完善考核细则和指标体系,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个性发展等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将帮助和扶持学区内成员学校迅速提升综合实力,作为对学区长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捆绑式评估,促进学校间的合作互助。

(六)强化督导考核。结合督学责任区建设,加大督政督学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推进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办学绩效显著的学区、学校、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

(七)加强理论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联系,掌握政策新动向,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对大学区运行机制进行个案分析,实施动态管理,深化内涵发展,指导大学区运行成功经验迁移,形成优质资源再生机制。

(八)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体制机制、实践路径、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内部运行机制建设和素质教育实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