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戒毒工作建议
时间:2022-05-25 11:30:00
导语:市委戒毒工作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实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同志关于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重要批示,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戒毒工作的通知》(政办〔2012〕9号)(以下简称《通知》)。为全面做好戒毒工作,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戒毒管控,切实解决对公民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的危害,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戒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戒毒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市吸毒人数持续增长、涉毒犯罪活动猖獗、社会危害加剧,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反映强烈。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戒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迅速行动起来,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通知》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禁毒戒毒工作,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有效遏制泛滥,维护社会稳定。各县(市、区)、开发区禁毒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禁毒戒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公安、司法行政、卫生、食品医药监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大戒毒宣传教育力度。按市政府《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开展有计划、有重点的宣传活动,把《戒毒条例》宣传纳入全市“六五”普法计划,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平台开展戒毒宣传月,充分运用各种传媒,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戒毒条例》,使之家喻户晓,提高广大群众拒毒防毒和参与禁吸戒毒工作的意识。企业要开展面向外来员工的宣教,学校要举办“禁毒两堂课”,娱乐服务场所要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宣讲,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各地禁毒办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牵头组织禁毒执法人员、禁毒工作者、禁毒志愿者、禁毒社会工作者,通过举办讲座、集中授课等形式,开展《条例》的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运用《条例》,切实提高贯彻实施《条例》的能力。要按《通知》要求,开展以吸毒人员、自愿戒毒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正在接受刑罚的吸毒人员和参加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及其家属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贯彻《条例》,使其坚定戒毒信心,配合戒毒工作的开展。
三、切实抓好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各有关单位要树立禁毒工作一盘棋思想,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各地禁毒办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和服务本行政区域内戒毒工作的职责,主动向本级政府报告戒毒工作情况。
各地应对符合医学上吸毒成瘾标准,现场抓获的吸食注射人员、有其他违法犯罪嫌疑的吸毒人员、家属要求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因吸食注射受过处理又吸食注射的人员、社区戒毒后又吸食注射的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全市公安、司法戒毒场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规定依法收戒。强制隔离戒毒按照“就地就近、划片移送”的原则实施,我市建有公安、司法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对象就地收戒,戒毒所床位满员后,按照划定的片区,将强制隔离戒毒对象移送省级司法戒毒所收戒;市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按期解除戒毒和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市禁毒委诊断评估备案;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含因病)意见报市禁毒委诊断评估审批。
乡镇、街道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挂靠在综治办,要负责与社区戒毒人员签订戒毒协议,并指导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戒毒人员开展谈话教育和定期尿检,为社区戒毒人员提供帮助、护理、服务和监督,年末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戒毒现状进行评估。
各地要在吸毒人员所在的乡镇、街道建立社区戒毒工作站,落实社区戒毒措施,并按照每20名吸毒人员安排1名专职工作人员的标准,落实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戒毒工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地要选择一个有一定规模并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作为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公安机关要做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加强对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对身患疾病残疾等难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的处置办法。公安派出所要加入街(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领导小组,具体开展帮教谈话、定期尿检、戒毒人员信息录入及年度戒断评估等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要做好司法行政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将社区矫正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机结合。
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戒毒医疗机构管理、戒毒医疗服务等相关工作,协调并指导强制隔离戒毒所取得戒毒医疗机构资质,协助公安机关解决身患疾病残疾等难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的处置办法。
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戒毒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关心吸毒戒断人员的生活保障,开展社区帮扶救济等。
工、青、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为社区戒毒(康复)提供指导和支持,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要组织禁毒志愿者,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志愿服务。
四、加强戒毒工作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专业工作队伍,为社区戒毒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深入贯彻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平和安厚)现场会议精神,市、县两级禁毒办要积极主动提请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社区戒毒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落实乡镇、街道“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建立由基层综治、司法、公安、社会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本地登记在册海洛因类吸毒人员百名以上的芗城、龙海、浦、平和、东山,要整合相关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实现“社会面上海洛因类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率达50%以上”的目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所需经费,要按《条例》规定执行,纳入县(市、区)级(街道、乡镇)财政保障。
(二)全面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在有效促进吸毒人员戒断的基础上,还要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积极探索集中就业安置、分散就业安置、鼓励自主创业和提供公益岗位等四种就业模式,努力帮助这一特殊人群回归社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愿意前往戒毒康复基地生活工作的,可以介绍到戒毒康复基地执行社区康复。
根据《条例》规定,外地户籍吸毒人员有条件的可以在现居住地参加社区戒毒,为有利于这一特殊人群的回归,对办有“居住证”的吸毒人员实行就地参加社区戒毒的方式,与实际居住地街(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协议。对超过规定时间不到社区报到或违反协议的,按照《条例》规定呈报强制隔离戒毒。
省禁毒办将统一制定社区戒毒(康复)的各项制度规范、各类文书,在正式文本下发之前,我市仍然使用市禁毒办制定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手册。
(三)大力宣传药物维持治疗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吸毒人员主动入组治疗,进一步扩大受治面。积极落实自愿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措施。各级政府及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积极推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扩大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覆盖面。年内争取在东山增设一个药物维持治疗站点。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要每个季度将未被公安机关查处过的新入组人员的有关信息报省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核查、备案,每个月将曾被公安机关查处过的新入组人员的有关信息报当地设区市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核查、备案。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各药物维持治疗站点的检查指导,主动掌握情况。
(四)规范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戒毒条例》规定,被处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必须在公安机关执行强制隔离戒毒3个月至6个月,而后转司法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按《通知》精神,公安和司法部门两个强制隔离戒毒所要尽快做好具体的衔接工作。
五、提升禁毒工作综合治理水平。各地要坚持开展禁毒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制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实施源头治理。市委、市政府已经把禁毒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和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对“社区戒毒执行率、强制隔离戒毒入所数、强制隔离戒毒出所未满三年人员管控率、戒断三年未复吸率”等具体项目实现考核排名评估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对问题严重的县(市、区)要实行黄牌警告,对问题特别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取消其已获得的平安县(市、区)命名。
- 上一篇:市规范旅游产业秩序办法
- 下一篇:民政局民间组织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