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见
时间:2022-05-24 09:22:00
导语:区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老工业区又好又快发展,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重要意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作为老工业区和百年商埠,区域空间狭小,资源相对较少,传统产业占比相对较高,发展模式传统粗放的矛盾日益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已成为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时期推进老工业区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和紧迫历史使命,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加快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二三四”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坚持以“上项目、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以“传承商埠文化,激活商埠经济,建设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路子,突出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凝聚全区力量,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
3、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做大与做强、规模与效益、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创新创造,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难题,增创发展活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涵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4)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建设幸福。
(5)坚持内涵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节能降耗为“关键”,以环境保护为“命门”,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4、主要任务。着力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1)在产业优化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更加合理,构建形成科学的现代产业体系。
(2)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发展。
(3)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区县建设取得全面进展。
(4)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5)在幸福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5、突出发展先进加工制造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集约化、集群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以实施工业“四个一批”为抓手和重点,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水平。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1)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工程。加快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移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加快实施丝绸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计划,争取用5年时间实现丝绸纺织产业固定资产投入、销售收入、利税“三个倍增”目标,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升级。
(2)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倍增工程。全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出抓好西铁城精密机床、船舶配件、膜科技、新材料、生物科技、节能灯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力争到年,新兴产业总量在年基础上翻一番。重点培植自主创新水平高、发展后劲足的成长型企业,确保创新型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40%以上。
(3)实施品牌带动工程。以做响品牌、做大产业为目标,围绕全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设立“品牌发展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发挥沙发家具、牛仔服装、烧饼、调味品、多星电器等众多知名品牌优势,切实抓好品牌培育、品牌资源整合和盘活利用,实现品牌价值和效益最大化。力争到2012年,中国名牌达到1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个,名牌达到50个,省著名商标达到50个。
(4)实施产业集群培植壮大工程。制定我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突出抓好以等企业为重点的丝绸纺织产业集群;以企业为重点的机电设备产业集群;以等企业为重点的轻钢结构产业集群;以等企业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等企业为重点的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以等企业为重点的沙发家具产业集群。进一步搞好产业分类,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集群发展水平。
(5)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引导企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技术改造等几个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6、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服务业主导型城市,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突出发展以国道市场物流产业带为主体的市场物流业,以古商城和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业,以等为代表的餐饮服务业,力争服务业比重每年至少提高2个百分点。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围绕大流通、大增值,培植壮大沙发家具、不锈钢、汽车、纺织品等专业市场群,科学搞好规划,完善设施配套,提高档次水平,加快先进加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全区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亿元,经过五年努力突破500亿元,建设江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
(2)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抓好古商城文化旅游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端策划规划,加大保护开发力度,重点抓好“一条纽带、三大片区”建设,以古商城为核心和辐射带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旅游经济,争创国家5A级景区,着力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商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突出抓好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形成亮点,着力打造山水旅游特色品牌。
(3)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充分发挥嘉周、知味斋等餐饮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餐饮企业上档次、出特色、上水平,深入挖掘推广地方名小吃,打造餐饮特色名片。
(4)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养老养生、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
(5)抓好服务业平台建设。以服务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载体,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尽快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7、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推广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建设,以生态观光为重点,突出抓好路万亩园林园艺绿色长廊、河生态景观带、河湿地公园、湖动植物生态观光园、山葫芦山生态休闲观光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高水平规划策划,加快启动实施步伐,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生态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型都市农业示范区。
8、着力培育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脚到具体项目上,注重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制定完善重大项目扶持政策,紧紧围绕产业调整振兴选项目,围绕拉长产业链和培植产业集群选项目,围绕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附加值选项目,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选项目,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符合发展实际的强优项目。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调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三、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和谐城市
9、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和重要依托,按照“融合中心、一主两翼、三级联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扎实推进“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个层级,将全区统一规划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和22个中心村、29个居民点,优化拓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10、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共建、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路网框架,完善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改造城镇供水处理工艺,编制防洪、供水和生态水系工程规划,深入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加快以“同源同网同质”为主体的一体供水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电网、气网、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行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燃气、供暖、通讯网络进程。
11、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按照《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要求,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注重加大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形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推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均衡发展。着眼于加快城乡社区建设发展,从年起利用3年时间,重点解决好城区30个社区计划生育、养老、医疗等政策二元结构问题,逐步实现全区城乡政策均等化、公共服务同质化。
12、统筹推进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和“基层党组织堡垒工程”,着力构建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的新格局。深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继续实行区领导挂包薄弱村(居)制度,采取区域型、产业型、功能型、流动型“四型联建”模式,巩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统筹抓好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落实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实施重点区域带动,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3、全面推进实施“两区两带两基地”规划建设发展战略。立足产业特点和基础现状,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将全区整体划分为古商城文化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国道市场物流产业带、张周路孝妇河生态园林休闲服务带、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南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基地等六大特色区域,进一步打破城乡区划界限,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两区两带两基地”集中,发挥区域优势,实施重点突破,拓展发展空间,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14、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平台作用,坚持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为带动,加大政策、资源、要素整合力度,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企业的相对集中,生产工艺的相对集中。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和梅河工业园建设,大力推进王村山钢耐材基地、大亚船舶配件工业园、永安纺织工业园、科明节能灯具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5、积极融入省、市重点区域战略布局。紧紧抓住省市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都市圈以及打造全省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旱码头”、建设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机遇,主动对接合作,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努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的思路,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每年承担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每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地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2家以上。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专利成果转化,力争“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
1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人才工作文件,研究制定全区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和企业家培养培训计划,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形成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人才梯队。突出抓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加强与职业学院、丝绸纺织职业学院等驻周高校及全国知名院校合作,努力建设以一批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创新群体。突出抓好人才制度建设,创新人才选拔、激励、使用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
18、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支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把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共建研究开发基地,建立形成产学研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的评估、奖励机制,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0项以上。完善创新政策服务体系,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创新投入机制。
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19、狠抓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重点行业以及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坚决依法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土小”企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把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潜力,加大落后产能存量盘活力度,严控新上项目投资强度,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全民节能活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20、加强环境保护。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和水库、孝妇河、范阳河等重点流域治理,积极开展王村煤炭、焦宝石等废弃、关停矿山的生态恢复工作。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组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目标,力争到2012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21、坚持绿色发展。加强低碳经济战略规划,积极争创低碳经济示范区,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水资源生态循环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体系等五大循环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加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幸福建设
22、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努力拓宽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解决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和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
2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全覆盖。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2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形成“学前和小学教育进片区、初中教育进城镇、高中教育进城区、职业教育进网络”的全覆盖现代化教育体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5、着力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实施覆盖全民的“6+9”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快全区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建设形成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以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中心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保证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价率销售。
26、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城乡文化阵地建设,规划建设功能完善的区级文化设施,扎实推进镇办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挖掘整合独具特色的鲁商文化、商埠文化、老字号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鲁商发源地”品牌。
八、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水平
27、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用和社会事业、金融服务、新兴产业等领域,参与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投融资改革,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发挥金融部门主渠道作用,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抓好坤宇、金挚联等担保公司运营,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级金融机构支持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争取三年时间,实现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在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达到10家以上。规范整顿市场竞争秩序,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政策措施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
28、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通过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土地、环境容量、能耗空间等稀缺资源,推行环境容量、能耗空间等稀缺资源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规范和完善各种矿产资源的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制度,适当调整垃圾、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管理重心下移,政府和社区群众性组织互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9、努力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工资水平。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培育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新型消费。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家电补贴等活动,加快建设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网络。
30、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拓展对外经贸合作,借助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帮助企业寻求新的客户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外经贸企业赴东盟等新兴国际市场投资办厂或建立贸易公司,带动机械设备、工艺技术等出口,加大富余劳动力输出。优化服务外包发展环境,引进培植服务外包骨干企业、高端人才,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九、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进的组织领导体制。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和领导,创造性地解决制约转方式调结构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相应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分类指导,提高政策引导、服务基层的水平,充分调动基层和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32、提高能力,真抓实干。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各级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强化四种意识、倡导四个先导、加快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三高一满意”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创先争优,争做金周先锋”等活动,大兴认真专业务实之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目标责任制,制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3、加强考核,科学引导。健全完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加大对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形成鲜明的激励约束和导向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考察培养干部,激发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
34、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转方式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利用好各种政策。建立健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优化服务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法治”、“平安”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培育选树典型,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浓厚氛围。
- 上一篇:网络交易退货运费险状况与进步
- 下一篇:电子政务资料安全问题及措施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