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意见
时间:2022-05-11 02:43:00
导语: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县并举”战略,围绕我县“十二五”时期“两个建成、三大跨越”的总体目标,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县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形势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在科学跨越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科技综合实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技术层次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制约日趋严重等多重压力。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更为迫切,任务更加艰巨。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十二五”时期推动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崛起为要求,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突破口,优化环境,扩大合作,加大投入、创建平台,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把我县科技事业推上新台阶。
3.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投入逐年增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质的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效更加凸显,高效生态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民生科技加快发展,全县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升。
到2015年,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达1.5%以上,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科技综合评价在全省的位次进一步前移;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递增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0%以上。
4.主要任务:以增强县域科技综合实力为总目标,合力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培育;深入实施茶产业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面向农业“两区”实施科技专项与成果转化工程;打造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人居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典型。
到2015年,培育县级以上创新型企业50家(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承担新建行业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企业主体、内设研发中心的科技企业、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的企业),组织实施20个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特色示范基地,率先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点5个,在农业“两区”实施科技专项与成果转化工程项目4个,初步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
三、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打造强势新型工业的战略支点
5.运用高新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确处理好扩量与提质及转型升级的辩证关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围绕我县不锈钢、铜加工两大产业集群,摩擦材料、微电机、电缆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合作攻关、成果引进,通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瓶颈,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省级新产品项目,县财政给予配套20万元、10万元、6万元;被列入省重点以上等科技项目,省公益性科技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配套;国家、省对欠发达县重点扶持的科技项目,根据要求给予配套。
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实际出发,增强全局预见性,优先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被认定为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分别奖励15万元、3万元、7万元;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给予10万元奖励;被认定为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的分别奖励10万元、3万元。
四、深入推进科技提升行动,发展现代农业,支撑新农村建设
7.增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着眼“三化同步”,着重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实施省特别扶持项目、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农业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龙头企业科技实力的提高。推动茶产业整体转型升级,香榧、油茶、食用菌、笋竹林等优势产业的科技效益更加显著。培育高科技农业企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茶叶、油茶、竹产业等精深加工业。
对被列入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县财政给予15万元、10万元奖励;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县财政给予6万元奖励;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和省级农业研发中心的,分别给予6万元、5万元的奖励;
8.加强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建设。县政府设立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特派员示范点的项目建设、农民培训、示范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实验等科技活动,通过县科技部门组织评审验收,给予科技特派员示范点3-5万元奖励。
五、关注民生,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科技进步
9.注重民生科技事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攻关与成果引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县财政设立公益性项目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安排10万元,支持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
六、实施开放型科技战略,引领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10.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学研联盟,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心),支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并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服务,促进科技资源的集聚整合、优化共享。
“十二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持续推进省不锈钢管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市级创新服务平台(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11.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由科技局备案、核准、登记,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各类技术合同(统一使用国家科学技术部印发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开展实质性项目开发,经县科技部门组织验收后,按照合同技术交易额(以税务发票为准)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引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共建各类创新载体,经验收评审,一次性奖励15万元。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自主创新
12.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和专利产品产业化。获得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其权利人是法人组织的,分别给予每件2万元、0.4万元和0.1万元的补助;其权利人是个人的,分别给予每件1万元、0.2万元和500元的补助;获得国外专利管理机构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补助3万元(同一件专利获得多个国外专利管理机构授权,只实行一次补助)。对实施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产业化开发的项目优先予以科技立项,从2012年起,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产业化的,专利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且专利产品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专利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且专利产品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13.大力引导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专利)示范试点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5万元、10万元、3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建立和运用本行业专利数据库的一次性补助2万元。
八、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14.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围绕我县重点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培养、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并为其开展科技活动和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结合各级科技项目,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实用型科技人才。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与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科技扶贫中的作用。
15.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把发现、培养、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政府科技奖励的主要目标。继续设立《县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每五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五名,每位获奖者由县政府授予荣誉证书,并奖励5万元;
16.加强科技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省科技进步条例》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法律意识,提高科技管理部门行政执法水平。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加大科普设施建设投入,广泛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和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全民创新素质和创造才能。
九、加大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要素保障
17.完善科技投融资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科学技术投入体系。大力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项目的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运作,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18.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要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县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支出不少于50%。
19.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速折旧。税务、财政、科技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府科技管理效能
20.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来抓,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1.深化政府科技管理创新。基本确立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企业、乡镇集成联动的科技管理新体制。实现科技管理“五个转变”:由重项目管理向重综合管理转变、由重被动受理审批向重主动设计培育转变、由重前期立项向重全过程管理转变、由重经费分配向重使用绩效转变、由科技资源分散向资源整合转变。
22.提升和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安排科技计划项目;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立项机制。严格执行科技计划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强化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和追踪问效制,探索对县科技计划项目实行事后补助、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偿机制。
23.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原则上每年评选一次县级科技进步奖,表彰在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从2012年起县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评选办法另行制定)。坚持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县科学技术大会,形成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创新、创新成果共享的生动局面。
- 上一篇:农业发展部署与策略
- 下一篇:网络审批监察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