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民生工程建设意见
时间:2022-05-03 10:43:00
导语:总工会民生工程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委会《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服务职工民生,促进“四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广大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省市委提出的要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扎实推进“创业创新,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总战略的重大举措。工会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关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一项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当前,各级工会要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习市委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民生,关爱职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服务职工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工会服务职工民生的总体目标
围绕市委全面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把服务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积极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加强帮扶救助”、“保障安全健康”、“繁荣职工文化”等五项改善职工民生工作,让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工会改善职工民生的基本原则
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全面履行工会各项社会职能,推动党和政府改善民生重要措施的贯彻落实,努力形成改善职工民生的合力,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增强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依靠职工、促进发展。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依靠广大职工力量推动发展,通过发展改善职工民生。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做好职工群众急需解决而工会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的水平。
二、重点工作
1、积极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工会改善职工民生的首要工作。要大力推动《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推动和监督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加强工会再就业“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提高职工就业技能,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加大就业援助工作力度。加强就业培训,充分发挥工会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为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进一步办好工会再就业基地,帮助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办好工会职业介绍机构,联合企业定期举办现场招聘活动,扩大区域性劳务协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失业职工、待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激发职工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的职工成为自主创业者。加强创业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创业能力。建立创业结对机制,帮助创业者与技术能手牵线搭桥,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服务。培养、选树一批创业带头人,以示范效应促进职工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稳定职工就业岗位。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帮助和指导职工依法规范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发挥劳动合同制度稳定就业的基础作用。协助政府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建立和完善技能培训、技能练兵、技能比武、技能晋级、技能带头人“五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机制,建立健全以工人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名师带高徒、首席工人等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劳动技能。
2、增加职工收入
提高职工劳动收入,让广大职工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改善职工民生的核心内容,工会要积极推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推动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建立最低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规范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配合有关部门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制订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广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提高工会方代表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使职工工资增长与物价水平、企业效益增长相协调。建立工会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到2010年,全市已建工会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比例达到75%以上。
加强工资支付情况监督。发挥工会群众监督作用,加强与劳动等部门行政监察的配合,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工资支付制度,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加大清欠力度,在建筑、船舶修造等行业全面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确保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
3、加强帮扶救助
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改善职工民生的重要内容。要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工会帮扶网络,健全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使工会困难帮扶工程成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工会维权帮扶中心建设。要搞好市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基建工程,力争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县(区)总工会要加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要加强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的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软件,形成以市、县(区)级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级中心为骨干、企业工会为基础的联动帮扶工作网络,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把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成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
深化扶贫帮困活动。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互助、姐妹献爱心等工会帮扶活动,做到节日帮扶与日常帮扶相结合,帮扶济困与扶助脱贫相配合,工会帮困与政府救助相衔接,发挥工会送温暖基金帮扶作用,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单亲女职工家庭、因患重大疾病和因子女上学经济发生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帮扶工作真正成为服务职工的品牌。
推动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职工全部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实施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职工住房困难。大力发展职工互助互济组织,对因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职工,实施临时社会救助。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健全分类社会救助办法,对低保职工家庭中的大病、残疾、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使更多有需要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及时得到帮助。
4、保障安全健康
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改善职工民生的重要方面。要致力于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职工劳动保护意识,推动全市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载体,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大力推进工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和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和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监督,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利。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减少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加强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建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信息员队伍,联合政府部门定期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推动企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企业职工重大伤亡事故。
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广泛开展“强化生活后勤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活动,推动企业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协助企业办好职工食堂等生活设施。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协助企业安排职工参加疗休养,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定期体检、疗休养和带薪休假制度。组织开展一线职工(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疗休养活动,开展工伤职工探视帮扶工作,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职能。
5、繁荣职工文化
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职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精心组织“五一”等重大节日专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以劳模精神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先进文化,营造“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风尚,引导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主力军自豪感,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文化。
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教育和引导职工学理论、学科学、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广泛开展工会送电影、送演出、送书报等形式多样的送文化活动,发挥职工艺术团、流动电影队等作用,五年内,向农民工、向基层送演出50场、送电影500场、送报纸500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职工书屋”,改善职工文体设施,组织开展职工群体性文体活动,适应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激发工会文化阵地活力。积极推进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职工俱乐部等工人文化活动阵地的改革和发展。要搞好市工人文化宫扩建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扩大活动场所,力争09年8月竣工使用。大力加强工会文化阵地建设,形成以市、县(区)工人文化宫为龙头,镇(街道)、基层文化阵地为纽带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网络,加强基层企业职工之家建设,为广大职工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食粮。
三、保障措施
实施工会改善职工民生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改善职工民生摆到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改善职工民生的能力与水平。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会要结合本地区本产业实际,按照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明确工会改善职工民生的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制定目标责任,列入重点工作考核的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形成全会关注改善职工民生的浓厚氛围。要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加强基层工会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注重发挥镇乡(街道)、村(社区)、企业工会等直接联系职工群众的基层工会组织作用,为实施改善职工民生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工会经费使用结构。坚持工会经费为职工服务、为基层服务,最大限度地向职工民生工程倾斜。切实增加工会维权、技能培训、生活保障、困难职工帮扶等职工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低收入职工和农民工的民生问题。加大工会经审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率。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工会改善职工民生工作得到有效的经费保障。
创新工作机制和载体。建立健全工会源头参与机制,推进和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职工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有关民生的立法和政策制订,推动建立改善职工民生的长效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引导职工群众互助互济,形成改善职工民生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激发职工创业创新热情,实现经济效益共创、发展成果共享。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领导机关,要把实施改善职工民生工程与切实转变作风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业创新树新形象,争做职工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融入职工,保持工会组织联系职工,贴近群众的本色,到职工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下大力气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增强改善职工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改善职工民生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上一篇:总工会创先争优工作意见
- 下一篇:谈论广告设计实践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