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园林化建设指导意见

时间:2022-04-17 08:58:00

导语:市委园林化建设指导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委园林化建设指导意见

为了加快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园林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省政府《关于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城乡园林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乡园林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市以建设“绿色、生态”为目标,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较“十五”末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建设1238个,绿化学校500多所,绿化城镇60多个,绿化道路1200多公里。全市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但是,近年来全市造林绿化主要在高山远山,城市郊区、主干道路、河流水系、城镇、村庄、旅游景区等人口聚集区绿化相对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目前,全市主要河流绿化长度仅占可绿化长度的19%,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宽幅景观防护林带尚未形成,规模小、标准低、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薄弱;城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不足,绿化起点较低;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化才刚刚起步;出入境口、工矿区、重点旅游景区绿化落后的现状依然存在,影响了我市对外形象。

城乡园林化建设是针对我市城乡绿化现状,以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沿线绿化为骨架,以城市中心区、城市郊区、重点城镇、出入境口、旅游景区、工矿区、村庄、单位、社区绿化为重点,多层次、立体化、远近呼应、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川平原衔接的大型系统工程。实施城乡园林化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全市造林绿化档次,促进“身边增绿”,改善我市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城郊、道路、水系、村镇、单位、厂矿区、旅游景点“八位一体”,统筹实施八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使城乡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生态优先,产业促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项目整合,共建共享。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布局: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将全市划分为山地水源涵养林景观区、中部旱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区和平原城镇田园生态景观区。通过造林绿化,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生态防护景观林和连霍、高速公路景观林为“三带”,水源涵养林、中部旱腰带生态经济防护林、田园生态景观林为“三区”,13个县(市、区)为“片”的园林化景观格局。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化面积14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学校绿地率达到3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绿地率达到2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路渠绿化率达到100%;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以为主体的河流两岸、湿地滩涂绿化率达到90%以上;出入境口实现绿化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三)建设标准:

道路绿化:高速公路两侧营造5—10米的绿化带,国道、省道两侧营造不少于5米的绿化林带,县、乡公路及铁路两侧营造不少于3米的绿化带。交通部门负责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界桩范围内的绿化;铁路部门实施铁路界桩范围内绿化;林业部门负责县、乡、村公路两侧绿化;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宽幅林带建设由所辖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

城市绿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一是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城市门户、城市水系绿化,重点抓好团状、带状森林景观和特色街道;二是加强城市街头绿地、广场、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绿化,通过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广种树木花草,使单位庭院绿化与城市公共绿化相互辉映连接成片;三是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抓好城市公园改造和新建。2015年前市区新建或扩建3个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200亩,每个县市区建成1-2个城市公园,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580亩;四是大力建设“劳模林”、“党员林”、“三八林”、“共青林”、“纪念林”、“企业林”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林,开展多形式的绿地林木“认养”、“认建”、全民义务植树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分别由市城建部门和所在县市城建部门负责实施。

环城绿化工程:在城市郊区和县城周边建设50-200米集防护、景观、休闲为主的团状、带状森林。分别由市城建局和所在县市城建部门负责实施。

河流湿地绿化:、泾河、沣河、清峪河、漆水河、泔河及主要水库、渠系的绿化,凡城市段河流以园林绿化为主,建设高标准的河滨公园或湿地公园,建设宽度不少于100米的生态景观林带;非城市段河流,有设防河堤的区段,两侧建设宽度不少于20—50米的护堤护岸林带。分别由市水利局和所在县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

渠岸绿化:跨县域干渠渠岸每侧绿化宽度5米,县域内干渠每侧绿化宽度3米,田间支渠渠岸每侧绿化宽度2米。分别由市水利局和所在县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

重点出入境口及旅游景点绿化工程:在省际间公路交接口,规划营造较高标准的景观林,绿化范围沿路纵深不少于1000米,两侧辐射宽度不低于30米,也可结合实际营造小片林地、草坪、花坛等。在城市内的重点出入口由城建部门实施,在城市以外的国道、省道出入口由所在地交通部门实施;旅游景区营造风景林,由各旅游景点负责实施。

荒山荒坡绿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两侧第一山脊线1000米内的直观坡面,县城两侧直观坡面的宜林荒山荒坡全面绿化。由所在县市区林业部门负责实施。

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开展以庭院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家园建设,实现路渠、街道、庭院全面绿化,围村片林50亩以上,实现“一片庭院一个特色,一个村庄一片森林”目标。由所在县市区林业部门负责实施。

(五)建设任务:

到2015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面积96.78万亩。其中:道路绿化面积5.26万亩;河流渠岸绿化面积10.83万亩;湿地绿化面积0.23万亩,建成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绿化面积9.69万亩;乡镇绿化面积2.38万亩;村庄绿化面积29.21万亩;出入境口绿化面积6.49万亩;荒山荒坡绿化面积32.69万亩。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确保城乡园林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决定成立城乡园林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乡绿化工作的副市长分别任副组长,市林业局、城建局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林业局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各级政府是实施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把这项工程作为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乡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事来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实施。要将城乡园林化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任务,加强考核。各级绿化委员会和城建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加大投入。城乡园林化建设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市级有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负责筹措所需的建设资金。市财政要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城乡园林化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林业部门要把城乡园林化与各项林业工程相结合,同时认真落实谁造谁有和允许继承、转让的林业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个人参与绿化工程,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创新机制。各地要因地制宜制订本区域园林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期限、责任和措施,并逐级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部门、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检查和奖惩,确保工程布局合理,近期质量高,长远效果好。特别是城市绿化和环城绿化,要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留足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保证绿化用地。推广专业队造林,实行项目招投标制、报帐制和检查验收制,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林地使用权,依法确权发证,允许继承转让,充分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城乡园林化的积极性。

(四)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现城乡园林化对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实现城乡园林化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