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文化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4-17 08:45:00
导语:市卫生文化工作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精神,加快我市卫生文化建设,推动医改不断深入,现就我市卫生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卫生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群众福祉紧密相关。加强全市卫生文化建设,对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对于体现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特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卫生系统要深刻认识推进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将卫生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卫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卫生文化与卫生改革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基础上,以促进发展为重点,以诚信服务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特色的卫生文化,在全市卫生系统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重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三、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卫生事业发展的“这一目标”,努力建设“六个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全行业的行为规范体系、奖惩分明的行业信用体系、民主文明的和谐卫生体系;科学完善的文化制度体系、积极正面的环境形象体系,着力实现“三个显著提高”,即以道德品质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工作者素质的显著提高,以服务理念、服务环境、服务秩序、服务行为为主要标志的卫生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群众为主要要求的卫生系统文化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精心构建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的卫生文化建设品牌。
四、基本原则
㈠以人为本。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卫生文化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动员和依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开展卫生文化建设,用崇高的信仰凝聚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良好的道德培养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领导带动,率先垂范,充分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与医疗卫生单位、与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㈡促进发展。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全市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三好一满意”要求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卫生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围绕改革发展任务,以卫生文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㈢典型示范。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坚持典型示范的作用,树立和宣传卫生文化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发挥典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卫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在培育卫生文化过程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五、主要内容
㈠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卫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行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信奉和遵守的共同理念。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疗卫生单位自身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疗卫生单位的宗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筑牢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医疗卫生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卫生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大兴学习之风,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推动科学发展。采取读书会、报告会、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学习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卫生事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普及活动,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形势政策任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医疗卫生风尚,以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重点,组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全行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抓好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遵纪守法、洁身自爱,自觉抵制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㈡大力推进覆盖全行业的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行为规范是卫生文化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要实现方式,是保障单位及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卫生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卫生文化,是医疗卫生单位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创先争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相结合,从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行相处等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体现卫生文化特色。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和优化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做到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流程科学合理,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把群众的合理服务诉求落实到实处,实现“服务好”。要严格依法执业,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品、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质量好”。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品质,弘扬高尚医德,尊重患者权利,关爱患者,因病施治,严谨求实,增强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现“医德好”。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卫生服务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标。
㈢大力推进奖惩分明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行业信用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卫生工作服务社会、赢得信赖的必要条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卫生行业的诚信服务意识,重点在强化依法执业,保障医疗安全,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增进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的职业信念、真诚的职业态度和守信的职业作风,诚信开展医疗服务,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坚持正面引导,树立诚信典型,推动信用为本、诚实守信、自觉自律良好风气的形成,在全系统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㈣大力推进民主文明的和谐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和谐卫生建设是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和谐创建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拓展领域、丰富载体,吸引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持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下级之间、医疗卫生工作者之间、医患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从内心接受单位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加强民主管理,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院(所、校、站)务公开,让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参与单位管理,扩大管理效能。
㈤大力推进科学完善的文化制度体系建设。卫生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期建设和沉淀。制度体系建设是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起到硬性约束作用,推动良好的卫生文化形成。要立足单位实际需要和发展目标来决定制度体系构成,积极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和卫生文化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职业道德养成机制、系统教育机制、形象塑造机制,并把实践作为检验制度有效性的标准,从而推进建立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大力弘扬和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研究把握特点、规律和机制,提炼核心价值和精神实质,融入具体卫生工作,统筹行业文化与卫生事业同步发展。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坚持制度创新,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实施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单位生机与活力。及时清理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对不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文件规定、制度措施进行清理、修订或废止,并适时建立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㈥大力推进积极正面的环境形象体系建设。环境形象是卫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化,是展示与传播卫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从社会环境形象和单位环境形象两方面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卫生文化环境。在社会环境形象建设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强对与卫生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要创新文化宣传阵地,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机关网站、单位网站建设,形成网上正面宣传的强大声势。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卫生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卫生系统服务质量品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服务明星”争创等活动,及时发现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在单位环境形象建设方面,充分体现服务宗旨、突出卫生文化特色、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大众化、实用性、个性化、审美性等原则,主要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工作流程、内部装饰、标识等方面体现卫生文化特点,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卫生环境文化服务。
六、主要方法
㈠调查研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从单位发展历程、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服务理念以及卫生文化建设现状等方面着手,挖掘本地区本单位的历史文化传承,吸收、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卫生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卫生文化建设实施规划。
㈡提炼塑造。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广泛征求意见,在创建服务、质量品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精神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探索文化建设与单位特点的契合点,塑造出医疗卫生工作者认同、社会接受并独具特色的卫生文化品牌。同时注重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将“三好一满意”活动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之中,养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最终汇聚形成根植于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中的卫生文化积淀,形成崇尚、维护卫生文化价值体系的良好风气。
㈢常态管理。将卫生文化建设纳入卫生中心工作和党建目标管理,围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来加强常态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不断完善卫生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卫生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将卫生文化建设工作引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提高卫生系统文化建设水平。
㈣评估评价。要以“六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来统一评估尺度、设计评价框架,以全面、客观、动态的评估评价来激励工作落实,不断深化卫生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需围绕三个部分进行评价。一是教化作用,主要评价是否把本地区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共同的发展目标、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宣传到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中去,被他们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二是凝聚作用,主要评价是否增强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他们对卫生事业的忠诚度,发挥了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主要评价是否能有效协调解决好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增强内部团结,促进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㈤锤炼升华。对卫生文化建设的成果,特别是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要不断巩固、深化和提高。要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一方面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锤炼,在锤炼中升华;另一方面也要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自身的卫生文化品牌。通过持续推进卫生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卫生系统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工作要求
㈠加强领导。各市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卫生文化建设,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对本市(区)、本单位卫生文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符合各自实际、切实可行的卫生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㈡完善机制。各市(区)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当前卫生事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机遇,将卫生文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广泛参与的组织体制,确保卫生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㈢广泛发动。卫生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广泛参与这一基础。各市(区)各单位要坚持整体要求、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活动保持旺盛的活力与生命力。同时,在卫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托“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卫生重点工作及“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把文化载体建设作为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活动开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坚实的制度保证。
㈣强化督导。各市(区)、各单位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卫生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对卫生文化建设项目采取跟踪、汇报、通报的方式进行指导、督查和推广,推动卫生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各市(区)、各单位活动方案及实施情况请于三月底前报市卫生局政工科。
- 上一篇:晶化釜机械密封失效成因及改善策略
- 下一篇:可控式管道清理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