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气象为农指导意见
时间:2022-04-05 08:34:00
导语:市委气象为农指导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我市是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产业,农民仍然是最易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群体。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增多,气象条件不确定性更为复杂,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需求更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建设,事关我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气象为农服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各种有效资源,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职能和作用,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发展的要求,遵循“政府领导、财政保障,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各地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科学合理布局,强化薄弱环节,完善体制机制,延长服务链条,积极推进农村气象技术装备和防灾减灾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
利用3-5年时间,在全市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市、县、乡、村4级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完善适合我市实际的农村气象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立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构建市、县、乡、村、户五级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强化和涉农、涉灾部门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重点服务对象的联动与合作,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构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区),组织机构、自动观测、精细预报、气象信息服务站到乡(镇),应急预案、风险调查、科普宣传、气象信息、预警信息到村。
三、大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设施建设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努力优化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加快农村山区、林区、重要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雷电多发地区农村雷电灾害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全市各级气象、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推进气象设施统筹规划、合作共建、资源共用和信息共享,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精细化水平。
(二)加强农村气象信息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体系。各县(区)政府部门要结合涉农部门“信息入村”工程,从2012年起,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接收设备、有气象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在所有乡(镇)和部分村逐步建立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利用1-2年时间至少在每个乡(镇)政府和人口密集区建设一个电子显示屏,在2/3以上的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建设一个高音喇叭,并将其维持经费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向农民群众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网络等各种媒体及信息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农村气象信息与服务,促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通过至少一种手段将气象信息传送到农户手中,切实解决农村气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设施建设。在保持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格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充分满足地方需求、代表区域农业特色和兼顾平衡分布为原则,结合各地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等示范区创建,建设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开展农田小气候观测业务,建立我市现代农业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各县(区)人民级政府要组织气象、农业等部门建立至少1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气象观测基地或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提高对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监测服务能力。
(四)加强粮食安全生产的气象服务。市、县(区)两级农业、气象部门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目标,建立农情、灾情、墒情的联合调查制度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联合会商制度;建立农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服务用户库,开展农业气象的“直通式”服务;组织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气象灾害鉴定和预警服务。气象部门要提高农用天气预报和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低温、干旱、连阴雨、渍涝等农业灾害的监测与影响评估;加强粮食作物的苗情、发育期及作物长势监测预报服务。
(五)加强农村防雷避雷设施建设。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城建等部门编制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住宅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指导图集,引导农民按照防雷规范标准建房,推进农村科学防雷。把农村防雷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村中小学防雷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村建筑物防雷减灾能力。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日,在农村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和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四、深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一)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各地应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台站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的作用。各级农业、水利、林业、国土、通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与同级气象部门的协作,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料共享,共同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和农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工作。通信部门要建立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的“绿色通道”,及时免费向公众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级人民政府要用1-2年时间,组织编制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区划和普查工作,组织制定乡、村两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制发乡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卡和明白卡,在气象灾害易发区设立安全转移路线警示牌,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和农村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加强乡村气象信息员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二)提高现代农业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各地要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中科学运用农业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情报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要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加强专项气象服务,减轻农业灾害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创新气象服务载体,建立气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的“联系卡”制度。
(三)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市、县(区)两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开展精细化的动态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良品种引进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农村气候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重大农业工程项目,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风险性,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农业抗旱防雹减灾能力。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县(区)两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粮食安全的作业指挥水平和业务能力。政府主导,建设一支管理、业务和作业服务能力强的人工影响天气为农服务专业化队伍。建立抗旱、防雹、增蓄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在农业易旱区、农村缺水区、农作物主产区、林区适时开展抗旱、防雹、水库增蓄等作业。
五、切实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财务投入渠道,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确保取得实效。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县(区)、乡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县级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进一步明确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以及县、乡分管领导、乡(镇)气象协理员、农村气象信息员等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二)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要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全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各县(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协理员、农村气象信息员等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监督制度,每年要组织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大检查,确保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各地相关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建设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新进展、新经验的宣传。要将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和维护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 上一篇:蔬菜产业开发部署意见
- 下一篇:马铃薯产业开发部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