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04-04 09:27:00
导语: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切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营造有利于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人才公寓”,解决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周转住房问题。
一、总体思路
“人才公寓”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只租不售、周转使用”的原则,以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为主要依托,充分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利用;鼓励和支持各城区(开发区)、特大型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建设人才公寓,全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人才住房保障工作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一)按照“相对集中、分布合理、环境优良、工作生活便利”的原则,到2020年,全市分期、分批、分层次筹建50万平方米5000套人才公寓,满足引进人才居住需要。
(二)市、区两级财政分别设立人才住房专项补助资金,为自行租住和购房的人才提供住房货币补贴,到2020年,人才住房专项补助资金达到900万元。
三、人才公寓的保障对象、标准及方式
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保障“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等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有特殊专业需求的行政机关引进的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的安居。
保障方式采取租住人才公寓、领取租房补贴或领取购房补贴购买市场商品住房。引进人才依据在工作情况可以选择享受其中一种保障方式,解决其住房问题。具体保障对象、标准及方式如下:
(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项的第一完成人、中央“千人计划”人选、长江学者以及相当层次的人才,凡在工作期间无自有住房的,可凭在工作的有效文件(或合作协议),免租入住18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3年。在工作满5年,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审,确认做出突出贡献的,产权赠予个人;在工作满3年,购买商品住房的,按不超过180平方米住房市场价的25%提供购房补贴(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市区上年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为准,其中已享受政府安家补贴的应计入购房补贴),购房补贴由市财政、区财政和所在单位共同负担,其中,用人单位属市直单位(包括中央、省在单位)的,由市财政负担8%、所在单位负担17%;用人单位属区直单位的,由市财政、区财政、所在单位分别负担5%、8%和12%。在工作居住满5年的,所购商品住房产权可以转让;不满5年的,按实际入住时间(不超过3年)给予租金补贴后,收回购房补贴。
(二)在创新创业的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担任本市企事业单位的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市级创新团队带头人以及相当层次的领军人才,凡在无自有住房的,凭在工作的有效文件(或合作协议),可免租入住100平方米人才公寓3年。以上述身份在工作满3年、且在市区无自有住房的,购买市场商品房的,按不超过100平方米住房市场价的20%提供购房补贴(计补方法同上),购房补贴由市财政、区财政和所在单位共同负担。其中,用人单位属市直单位(包括中央、省在单位)的,由市财政负担7%、所在单位负担13%;用人单位属区直单位的,由市财政、区财政、所在单位分别负担5%、6%和9%。在工作居住满5年,所购商品房产权可以转让;不满5年的,按实际入住时间(不超过3年)给予租金补贴后收回购房补贴。
(三)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以及社会事业和党政机关特殊岗位引进的紧缺急需的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凡在无任何方式的自有住房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凭引进(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等,可按照10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标准,申请租住人才公寓或领取租房补贴,租住和补贴时间最长3年。租住人才公寓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人员)按照人才公寓租金基准价的50%、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人员)按照基准价的60%缴纳租金。自行租房的,可按照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人员)400元/月、硕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人员)300元/月的标准领取租房补贴,每满一年一发放。已经享受安家补贴的引进人才不再享受本条优惠政策。租房补贴从市、区专项补助资金中列支。
(四)对投资或纳税位列市区前十名的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两年评定一次),在市区没有住房的,经本人申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调查审核、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享受一套3年免租别墅。
四、人才公寓的房源筹集
(一)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中按比例预留、建设人才公寓。
(二)市区各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及特大型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经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审批,组织建设一定规模的人才公寓,安排本地、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人才居住。自建人才公寓享受建设项目优惠政策,接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纳入全市人才公寓统一管理,房屋产权和收益均为投资者所有。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严禁改变住房性质变相出售或违规使用。市区各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及特大型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的人才公寓在办理产权登记时,按幢办理产权登记,并标注“人才公寓”字样。
五、人才公寓的建设资金筹集和政策支持
(一)“人才公寓”建设资金筹集。政府建设的“人才公寓”所需建设资金参照《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资金筹措渠道予以解决,主要通过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10%的资金、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国家地方债券以及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等渠道来筹集。
(二)专项补助资金筹集。用于引进人才的租金补贴和购房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予以保障。
(三)优先保障“人才公寓”建设用地。将“人才公寓”建设用地纳入市区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实行计划单列、专地专供,予以重点保障。在住房保障发展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及土地利用计划中落实“人才公寓”建设项目用地,积极通过政府提供划拨土地、企业自有用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用地和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用地等多种方式加以保障。“人才公寓”建设用地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考虑引进人才居住和就业的便利。
(四)落实“人才公寓”建设税费优惠政策。“人才公寓”建设享受保障性住房税费减免政策,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服务性收费减半征收。
六、人才公寓的入住申请和管理
(一)申请入住“人才公寓”的程序:
1、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城区(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签署意见;
3、市委人才办对用人情况、拟入住人才资格进行审核确认;
4、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核实拟入住人才的住房情况,确定入住人才名单;
5、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根据人才工作单位地理位置、人才公寓利用情况、申请时间等,与入住人才签订《人才公寓租住合同》,为入住人才出具《人才公寓入住通知书》;
6、入住人才凭《人才公寓入住通知书》到指定的物业公司办理入住手续。
(二)申请入住“人才公寓”须提供以下材料:
1、《入住人才公寓申请表》;
2、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专利证书、聘用证书、引进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合作协议)或法人资格原件及复印件;
4、在市区无自有住房的承诺说明材料;
5、用人单位工商营业执照、纳税原件和复印件。
(三)“人才公寓”租金标准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的标准统一管理。
(四)“人才公寓”租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到期后需继续租住的,须由承租人及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查通过后再行续租,并按租金基准价缴纳租金。
(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租住或发放补贴:
1、所在单位或承租人个人已经自行解决住房的;
2、调离(包括辞职、辞退、自动离职)市区的;
3、承租“人才公寓”而转租、转借或改变住房用途的;
4、在市区变动工作单位后未重新办理租住手续的;
5、连续三个月不居住的(由市人才办认定的特殊原因除外);
6、违反租住协议的。
七、完善人才公寓建设管理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由市委人才办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承办,对引进的人才予以及时认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人才公寓”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才公寓”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制定“人才公寓”项目年度用地保障计划;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供地;市财政局负责筹集“人才公寓”建设和补贴资金;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才公寓”的建设和入住申请、审核、分配、管理及货币补贴等,并会同市委人才办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各城区、开发区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区两级要健全工作机构,合理确定编制,充实工作力量,落实工作经费,为“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考评体系。建立“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各城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人才公寓”建设管理职责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城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网上申报、受理、查询、投诉、举报、监督信息系统平台,使“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工作成为公开、透明、廉洁、规范的阳光工程。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意见
- 下一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