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运行机制完善指导意见
时间:2022-03-30 08:54:00
导语:工业园运行机制完善指导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经济开发区运行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稳定体制、创新机制、强势推进、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工业园区实行“政府授权、园区管理、部门跟进、封闭运行”运行机制,以此调动全县各方积极性、汇聚力量、形成合力,着力将园区作为一个实体来打造,作为一个企业来运作,全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全县新型工业发展的主平台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一、政府授权
围绕建设快捷高效、自主运行园区,县委、县政府授予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规划修订权、规则制定权、项目选择权、资金投放权等职权。
1、规划修订权。在符合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有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园区编制2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围绕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打造国际稻米城”发展定位,明确各产业区产业特色和定位;依据各产业区总体规划,由管委会独立承担园区内工程建设规划和用地规划的管理工作,分期做好园区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设计,适度规划安排公益、准商业等城市功能配套、产业配套、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并由园区统一开发、分步实施,实现园区内企业生产和人居创业和谐发展。
2、规则制定权。对园区管理、招商引资、工程质监、项目入园、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招工用工、依法纳税等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项目准入“十要素”和项目入园流程;细化园区的财税、土地、收费、服务等优惠政策;对投产企业按照园区企业投资强度、销售情况、照章纳税、守法经营、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管理细则。
3、项目选择权。按照我县产业发展政策,园区对入园项目、产业发展和工程项目有自主选择权、土地配制供应权和安排权。通过建立“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成立“县招商项目审核认定领导小组”,加强项目推进指导和管理,并按以下办法加快项目引入及推进。
一是在项目引进理念上。策应打造“中国国际稻米城”战略部署,突出抓好光伏电子、品牌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发展。推动“项目集群、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循环经济、无缝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
二是在项目标准把关上。坚持“三不三优”原则:即“高危高污高耗的”;只“圈地”建厂不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及投资强度、容积率不达标的三类项目坚决不予引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且上规模档次的、产业链实行整体性转移的、高新科学技术的三类项目优先引进。
三是项目建设选址上。遵循“三个有利”原则: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形成企业配套协作、有利于产业集聚”。
四是在项目功能定位上。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引进集聚功能强劲,能够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衔接的规模企业;坚持引进辐射效应良好,能够带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坚持引进主导作用显著,能够与自然和人居环境和睦相处的高新技术企业”。
五是在项目投资规模上。新入园项目首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必须在1000万元以上,对高新技术项目、高附加值项目和产业链整体转移的项目(集团公司),采取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快通直达的准入办法。
六是在项目投资强度上。坚持入园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在100万元/亩以上,投产后年上交税金必须达4万元/亩元以上。
七是在项目投资进度上。所有入园项目均需签订《入园项目协议书》,并在取得项目用地后两个月内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建设总周期不超过1年;3000万元—5000万元的,建设总周期不超过1.5年;5000万元—1亿元的,建设总周期不超过2年;1亿元以上的协商签约确定。
4、资金投放权。组建有自主经营权、投融资权、开发经营权等权利的园区公共资源投资开发公司,具体行使园区内投融资、土地开发、资产经营、物业开发等职能。政府委托园区管委会以工业发展基金及园区内国有资产、存量土地招拍挂收益等投资入股。工业发展资金根据园区建设进度分批注入公司;园区土地收益,按收支两条线管理后,财政全额注入公司。园区通过向外引资、向上争资、向银行信贷、向社会聚资、功能性项目代建、土地经营、资产运营等多种投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公共资源投资开发公司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实行代建回购制由政府审核后按成本价回购。具体的投融资方式是:
(1)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园区公共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经营方式上,采取“政府启动、土地滚动、外资带动”的“三方联动”方式进行开发,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委托开发土地作价投资等方式,利用土地收益,开发建设园区,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
(2)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将园区公共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平台,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担保。
(3)拓宽投资领域。大胆启动民营资本用于园区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只要有利于提高园区整体环境和利益共享的项目,放手让民营资本来做的原则,全方位开放园区投资领域,通过置换等价熟地用于民营资本的建设补偿。
(4)分解建设任务。供水、供电、电信、移动、有线网络等受益部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各受益部门自行投资建设,减轻政府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压力。
二、园区管理
1、内部管理。完善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的园区机构设置。按照管理模式“先进”、机构设置“精干”、运行机制“高效”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和授权委托下,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所辖四个产业区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项目审批,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财政收支,统一人事调配;在管理要求上达到“六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服务、高效能管理、高效益运作”。
2、企业管理。一是强化企业建设管理。实行园区和企业双向承诺,签订建设进度协议书时明确约定企业建设施工队伍的资质、建设规模、建设时限,定期进行企业建设进度督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对企业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严防三合一”建设职工宿舍和食堂;二是强化企业生产管理,完善生产责任制度,对投产企业下达年度生产指导性计划,健全企业上报生产情况机制,定期对投产企业生产、纳税、安全等情况进行调度。通过开展“比规模、比诚信、比实力、比贡献、比示范”活动对企业生产进行动态考核,实行奖优惩劣,促进园区企业争先创优,良性发展。
3、建设管理。园区每年制定基础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和方案,按规划和实际需要自主安排实施建设项目,政府按照建设方案优先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各项大中型基础设施和政府承担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由园区公共资源投资开发公司负责;供电、供水、通讯等配套服务设施,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各受益部门自行投资建设。
4、社会管理。园区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园区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会治安、员工社区等社会事业。负责实施园区的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等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企业厂区的环境卫生和门前“三包”检查;统一建设和管理社区内企业员工吃、住、娱乐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管理,严格要求企业为员工办理“五保”、为员工提供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
三、部门跟进
一是实行部门跟进。公安、法院、地税、国税、财政、国土、环保、安监、劳动就业、城管等部门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在园区履行本部门职能,行使本部门职权,做到园区企业解决问题不出园区。二是设立服务窗口。发改委、经贸委、计生委、房管局、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卫生局、交通局、安监局、文广局、林业局、农业局、物价局、教育局、民政局、水利局、粮食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气象局、质监局、旅游局、消防大队、电信局、供电公司、供水公司、会计事务所、工程建设招投标办公室等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窗口,实现企业办证办事统一联网、公开承诺、限时服务,为企业提供办证、办事全程服务。
四、封闭运行
1、园区管委会按照县委、县政府财税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财税管理体系。
2、涉及企业办理有关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由商务工作协理员在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结,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
3、对园区企业规范收费,实行“一单清”,并做到公开透明。
4、涉及到有关职能部门对园区企业实行的常规工作检查,必须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批准同意,持有关许可证件方可入企开展工作。
5、搭建六大平台,完善封闭运行配套。在园区设立企业用工服务窗口,及时企业招工信息,搭建园区企业用工平台;规划、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和创业基地,搭建园区企业孵化平台;集中建设企业员工宿舍、食堂、学校、商场、垃圾中转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搭建企业员工生活配套平台;在园区内规划兴建仓储设施,建立物流信息网,搭建园区物流平台;建立园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完善银企沟通合作机制,搭建园区和企业融资平台;在组建园区办证中心和商务工作协理员队伍的同时,组建园区会计核算中心、信息服务中心、金融营业网点等服务机构,搭建服务平台。
- 上一篇:建立激励机制工作意见
- 下一篇:防灾救灾减灾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