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1 10:14:00

导语: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意见

2012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促进和谐”工作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实现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积极促进就业和推进创业

(一)努力完成就业工作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帮助城乡劳动者创业800人,带动就业3000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15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二)全面落实就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湖北省就业促进条例》,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具体措施。按照上级部署,落实《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办法,确保再就业优惠证取消后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好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厅在中央转移支付就业专项资金分配上对我县的支持力度。

(三)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县城区被征地农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鼓励县内各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实施“三支一扶”等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推进就业见习计划。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全面推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向外转移。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多方面开展就业援助。组织开展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促进就业服务精细化、长效化。加大就业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力度,扶持县内企业发展,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市级创业型县市(区)创建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新税收等政策落实的具体措施,积极筹措小额担保贷款基金,适当提高对个体经济组织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扶持劳动者就业创业。继续发挥创业就业咨询指导中心作用,为全县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指导。充实完善创业项目库,将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具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选择。继续推进农家乐项目和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创业对就业岗位的倍增效应。

(五)深入开展“志、能”激发关爱工程。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困难家庭“志、能”激发关爱活动。全年组织150名困难家庭子女参加“志、能”激发关爱工程培训,确保90%以上学员实现稳定高质量就业。积极探索建立“志、能”激发关爱工程长效机制。

(六)积极服务全县“双百工程”。主动加强与县内重点企业联系,密切跟踪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对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扩大就业容量,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用工服务。继续做好县城区内被征地农民转产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落实“两项补助”,加大转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被征地农民稳定就业。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加强《社会保险法》及配套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实施,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企业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新增人数分别达到2000人、1200人、1700人、1500人、1300人,确保年底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141600人次,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2300人,基本医疗保险59600人,失业保险17800人,工伤保险19400人,生育保险12500人。全县征收社会保险费15560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850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1300万元、失业保险费68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3600万元、工伤保险费650万元、生育保险费13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200万元、村干部养老保险费150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350万元。

(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预算编制和落实工作。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认真落实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加大新农保政策调研力度,积极争取将我县纳入全国第三批新农保试点范围。及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切实搞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九)深化医疗保险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做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准备工作。巩固提高医保待遇水平,确保全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综合报销比例稳定在75%和60%以上。建立异地就医委托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医疗保险结算管理,解决好转外和异地居住人员就医问题。加强对全县“两定”机构的监管,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探索按病种付费、限额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式支付方式。建立医保违规举报奖励制度,医保医师准入制度,规范医疗监管流程。

(十)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及配套法规,努力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工伤鉴定工作程序,依法做好工伤鉴定工作。建立工伤定点医院就医制度,做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准备工作。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研究意外伤害报销办法,按照上级要求妥善解决“老工伤”问题。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依法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参保。

(十一)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失业保险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做好失业保险金延伸使用的测算工作,为失业保险制度政策调整做准备。落实好转岗培训安置补贴政策,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

(十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健全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内控制度,加强社保基金运行分析,开展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配合做好公益性岗位补贴、特定政策补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费使用情况检查工作。加强发放管理和基金安全管理,推进监管软件的联网应用和反欺诈工作,加大对基金资金管理使用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社保基金的合理支付。

三、大力推进人才工作

(十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机制,依托全县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引进储备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全年培训4500人以上。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继续完善各类人才激励机制,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拔尖人才管理办法,继续发挥专家产业基地载体作用,促进创新人才向经济建设一线聚集。认真做好国家、省、市级各类专家推荐和服务工作。确保全县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50人。

(十四)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年培训2700人,其中就业前培训300人,创业培训400人,再就业培训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0人。引导各类用人单位将职工培训列入集体合同内容,推进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组织参与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优秀技能人才选拔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依托高山蔬菜等培训基地,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促进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十五)深化职称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改革。深化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拓展评审领域,认真做好2010、201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加强和完善职称特殊评审、专项评审,进一步畅通非公经济组织职称评审渠道。完善评价标准,规范评委会管理,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职称诚信建设和职称考试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好2012年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加快职称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信息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清理规范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改革,推进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年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22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50人,其中新技师60人,计算机高新技术智能化考试100人。

四、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十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探索研究岗位设置后续管理办法,建立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信息库。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确保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推进公开招聘制度,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办法。强化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行为。参与推进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做好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兑现工作,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组织实施好各项人事考试,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考场管理,严格考试纪律,建立考试安全长效机制。

(十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管理。加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坚持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原则,做好2012年全县公务员录用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实施工作。结合创先争优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扎实开展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政府表彰奖励综合管理和纪律惩戒、申诉等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落实公务员休假等福利政策,做好全县机关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工作。推进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日常管理。

(十八)扎实做好军转干部安置管理工作。按照军转安置政策,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积极研究和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重点工作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保持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五、加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维稳工作

(十九)健全劳动关系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启动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全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职工名册制,加强企业用工动态管理。实施小企业劳动合同专项行动计划和“彩虹”计划,力争全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已建工会组织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加强对企业裁员和劳务派遣的规范引导,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服务,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表彰工作,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并建立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协商和解机制等预防机制。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考核,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推进职工收入合理增长。

(二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深入研究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投诉举报案件,投诉举报结案率达到97%以上,行政复议维持率和行政诉讼胜诉率达到100%。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打击非法用工、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和执法能力建设,切实做好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查处工作。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县内重点工程工资支付情况检查,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确保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覆盖率达85%以上。

(二十一)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进一步完善仲裁办案制度,加强规范化仲裁院建设,依法高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确保全年结案率96%以上。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不断提升基层自主解决劳动争议能力。

(二十二)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程序,畅通诉求渠道,全面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健全社会矛盾内部联动和外部协作化解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力度,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和处置突发事件。

六、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和部门能力建设

(二十三)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积极争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加强乡镇、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工作考核,整合服务功能。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员聘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内部监管制度和社保统计数据分析制度。

(二十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金保工程为重点,加强社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等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社保业务网上服务大厅,建设与地税部门共享的社保征收交换平台,提高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全覆盖,重点连通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服务信息化程度。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后续工作,确保年底社会保障卡发放4万张以上。进一步搞好全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社保业务档案管理达标检查验收工作,力争年内实现系统档案管理达省一级标准。

(二十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先进基层组织、“双比双评”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务实创新的作风,切实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基础建设,努力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谋求新突破、在服务职工群众上实现新提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二十六)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扎实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好对本级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清理。开展行政行为清理,全面规范系统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其他各项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服务行为。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行政行为检查考评活动,强化执法监督。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办案质量。

(二十七)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窗口争星”活动,完善设施,改善环境,明确职责,简化程序,规范行为,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服务代办制等便民利民措施,打造品牌办事大厅。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办事群众满意率。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带队调研和专题业务调研工作机制,加强调研成果应用。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做好党务政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机关财务、计划生育、新闻宣传、后勤服务保障、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会、群团等工作,促使机关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显改进。

(二十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为抓手,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廉政教育活动。建立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审批审核配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进一步做好腐败风险排查,切实抓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措施的落实,强化对重点工作、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保障权力运行安全、资金运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努力提升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为民、务实、清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