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推进小班化教育指导意见
时间:2022-03-14 08:20:00
导语:教育局推进小班化教育指导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源的逐步减少,教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的现实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根据我市教育新的形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全面提升我市教育的总体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根据对我市未来5年学生人数、师资总量及学科结构的预测和分析,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市逐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全面构建新型班级管理体制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有效性,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质量高效的内涵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人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的目标
通过推进小班化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我市中小学校均衡发展,让所有的孩子充分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我市教育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市小学班额缩小至40人以内,中学班额缩小至45人以内;用5年的时间,使我市小学班额控制在35人以内,中学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教育资源配置全面优化,小班化教育得以全面施行,教育质量得到深层次的提升。
三、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的原则
(一)全面要求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小班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持久的改革过程,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具体的是先农村学校,后城镇学校;先义务教育学校,后高中阶段学校;先试点研究,后整体推进;缩小班额与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同步实施。
(二)教育效益与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小班化教育是新型教育组织形式,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各校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人员、资金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狠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确保小班化教育的整体推进。市教育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度、弹性的政策标准,采取灵活动态的管理办法,有效监控各校生源数量、资源条件、办学规模及教育效益,促使学校在实施小班化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科研引领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教研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到重心下移,加大对学校的教学指导与服务力度,使学校逐渐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能够自行开展富有建设性的教学教法研究,及时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开拓创新与继承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小班化教育在我市是一个新兴的课题,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改革中要处理好继承发展问题,注意保留和发扬过去的教学经验与有效方法,承接和贯穿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驾驭小班化教育的能力。
四、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步骤
(一)推动具备小班化生源条件的学校实现小班化,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年—年春季学期)。在已经是小班化的曹家河小学、洲东小学、代金湖小学、联合小学、杨山小学、长春小学、桂花小学、大兰小学、平湖小学、勤丰小学、青龙山小学、金儿井小学、沙湾小学、四金小学、桃店小学、茶场小学、蒋家冲小学和年秋季可达到小班化的拽车小学、双桥小学、袁码头小学、凤良小学、冯口小学、大埠街小学、泰洲小学、金龙寺小学、沈家店小学、横店小学、紫荆岭学校(初中)、安福寺中学、中学、顾家店中学、董市一中、七星台一中、七星台二中、百里洲中学、江口学校(初中)等36所学校中,选择4—6所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试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投入、编制问题、师资结构、班级管理、课程安排、座位编排、师生交往、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
(二)推动缩小班额,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小班化;扩大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范围,基本形成政策性支撑平台和小班化教育方式与体系(年秋季学期—2013年春季学期)。推动安福寺小学、小学、紫荆岭学校(小学)、小学、老周场小学、顾家店小学、董市小学、小学、问安小学、七星台小学、石套子小学、百里洲小学、同意小学、白洋小学、雅畈小学、民主路小学、公园路小学、团结路小学、实验小学、江汉路小学、江口学校(小学)、问安中学、董市二中、刘巷中学、白洋中学、雅畈中学、马家店中学、老周场中学等28所学校缩小班额,进而基本达到小班化。在已经实现小班化的学校中,再选择6—8所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基本形成教育投入、编制问题、师资结构、班级管理、课程安排、座位编排、师生交往、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问题的政策性支撑平台和小班化教育方式与体系。
(三)全面实现小班化,义务教育学校小班化教育全面实施;开展高中阶段学校小班化教育工作研究(2013年秋季学期—2015年)。实验中学、高中学校达到小班化要求,小班化教育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组织高中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工作研究。
五、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股室及部分校长组成,并设立推进小班化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运作小班化教育的具体事务。同时,建立小班化教育课题专家组,具体负责小班化教育的基础调研、试点推进、过程指导、理论研究、考核评估等工作。
(二)建立三大机制。第一,建立促进机制。开展督导,强力推进,凡师资、办学条件符合的学校,必须缩小班额,进而实现小班化,实施小班化教育。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在教师配备上予以倾斜,把班级数量作为拨付公用经费的基数之一。定期组织召开小班化教育经验推介会。第二,建立奖励机制。针对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涌现出的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果,每年组织开展“教育创新奖”评比,对试点学校小班化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学校实行奖励。第三,构建协作机制。教育股、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教研室等相关股室与学校要紧密协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做好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课题研究、人员配备与培训、经费保障等工作。
(三)着力队伍建设。开展以小班化理论与实际操作为主题的教师全员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试点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相关教师赴上海等地考察,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指导,使广大教师掌握并具备小班化教育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度调整教师编制核定办法,变师生比为班师比。通过教师转岗培训等途径,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师队伍。
(四)实施课题化管理。成立全市小班化教育课题组,确立以小班化实现教育优质化的研究总课题,落实成员单位,鼓励学校、教师申报子课题,将试点学校或课题研究领域相近学校建成“课题协作体”,定期召开课题协作体成员联席会议,加强交流研讨。通过课题的引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到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来,制定实验方案,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和条件保障。
- 上一篇:畜牧蔬菜产业规划意见
- 下一篇:发改委经济改革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