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防治工作总体意见

时间:2022-03-12 02:50:00

导语:瓦斯防治工作总体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瓦斯防治工作总体意见

为切实做好我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坚决防范遏制煤矿瓦斯事故,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2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煤矿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全面强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瓦斯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树立“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2.发挥政府监管职责。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落实瓦斯防治监管责任,建立以煤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监管第一责任人的瓦斯防治监管体系和以煤炭执法队伍为主体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通过签订瓦斯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瓦斯防治目标落实到煤矿企业。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瓦斯防治责任制,细化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瓦斯防治责任。要建立瓦斯治理考核奖惩制度,健全“一通三防”管理体系和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配备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设置通防职能科室,强化专业技术力量。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矿井瓦斯防治系统。要强化现场管理,严格落实瓦斯防治有关规章、规程、规范,严防瓦斯事故发生。

二、加强生产管理,夯实防治基础

4.严格执行矿井瓦斯等级管理规定。正常生产矿井每两年要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采深大于600m的矿井新揭露的主采煤层要及时进行瓦斯参数测定。新建矿井初步设计前,应向立项管理部门提交经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的煤层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预测报告。在建矿井揭露煤层后必须立即进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必须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申请验收。技改和资源整合矿井项目在转入正式生产后3个月内,要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并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以上鉴定结果应报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中分局备案。

5.完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所有矿井都要有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要实现双回路供电,并备有不少于2小时容量的UPS电源,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要严格按规范安装各类传感器,处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要安装具有瓦斯超限断电功能的甲烷传感器。要加强瓦斯智能巡检系统的改造升级,科学设置智能巡检卡,确保瓦斯巡检正常进行。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力争今年实现市、县、企业三级联网。

6.积极创建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继续做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创建工作,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督促煤矿企业全面抓好隐患整改,进一步提升瓦斯管理水平,力争每年新增瓦斯治理示范矿井3处。

7.加快矿井通防装备更新。对富裕容量大、运行效率较低的主通风机,鼓励进行变频控制系统改造,改善调节效果。大力推广使用新型节能低噪局部通风机,全部选用直径500mm以上的供风风筒,提高通风效果。

8.加强爆破瓦斯管理。各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爆破作业前后的瓦斯管理,井下爆破时的“一炮三检”工作必须由持证瓦检员操作。要严格记录管理,装药前、爆破前后都要按环节逐一检查、填写记录,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严禁爆破结束后补填记录。否则,一律按假检、漏检处理。

9.严格回采工作面上下两巷以外开采区的瓦斯管理。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地质探查和分析预报,切实掌握煤层赋存状况,合理确定工作面巷道布置,优化生产系统,避免工作面上下两巷遗留煤柱过大。确因断层走向变化频繁或其他原因出现煤柱需要开采时,背风侧带采深度不得超过3.0m,迎风侧带采深度不得超过5.0m,且必须采取风障导风措施,保证带采处全风压供风。煤柱带采深度超过上述要求的,必须补掘巷道,提前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10.做好综合防尘和防灭火工作。加强对煤尘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杜绝煤尘爆炸事故发生。按规定完善各地点的隔爆设施,规范安设地点、隔爆袋规格、水量、长度等。对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和进行复采的煤矿,要健全防灭火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井上下要规范设置各种防灭火设施,所有进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火铁门,井下各采区及采面的进、回风巷要在通风系统形成后10天内构筑合格的防火门墙,并足量储备封闭材料,做到防、治结合,杜绝煤层自燃现象。

三、落实扶持政策,推进技术创新

1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本着“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改造资金,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煤矿灾害治理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煤炭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发现阻碍或不按标准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等行为的,要严肃查处。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安全费用的审计监督,确保提取到位、专款专用。

1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合作,加快煤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展“一通三防”特别是瓦斯治理、煤尘防治、自然发火预防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努力在“一通三防”重大技术课题和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方面实现突破。

四、加大监管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13.完善防治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事故约谈、警示和瓦斯防治督查督办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要逐级追究责任,对因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晰、推诿扯皮造成事故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

14.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建立瓦斯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并依法保护举报人权益。

15.严格按通风能力组织生产。把矿井通风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严格按照标准核定矿井生产能力。对超能力生产的矿井,责令停产整顿,并按有关规定的上限,对煤矿企业及负责人进行处罚。通风系统等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必须重新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16.加强煤矿瓦斯超限管理。煤矿发生瓦斯超限的,要立即停产撤人,并比照事故处理查明瓦斯超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因责任和措施不落实造成瓦斯超限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个月内发生2次瓦斯超限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凡1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瓦斯超限未追查处理,或因瓦斯超限被责令停产整顿期间仍组织生产的矿井,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提请县(市、区)政府予以关闭。

17.从重处理煤矿瓦斯死亡事故。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瓦斯事故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停产整顿时限由县(市、区)政府确定。凡发生较大及以上瓦斯事故,且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生产系统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防范瓦斯事故的矿井,要依法予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