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基本改革实施意见

时间:2022-03-01 06:17:00

导语:生态恢复基本改革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恢复基本改革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江四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意见》(保政发〔〕13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两江四路”区域(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尽快实现重点地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恢复,结合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历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85%,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怒江流域地区,部分群众长期延续下来的开荒种地、陡坡耕作的生产方式以及工程建设中随意设置砂石场等情况的存在,不仅生产率低下,而且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给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影响。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线沿岸沿边是我县生态恢复治理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加强全县生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怒江流域地区乃至全县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拓展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尽快使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较大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着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县、促进科学发展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重点围绕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保护这一中心任务,加大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的力度,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和产业支撑,促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不断改善,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面分析生态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和发展规模、建设布局以及保障体系基础上,突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和城市面山等重点区域,重点围绕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状况,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生态质量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基础、产业发展规划,分类制定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建设方案、扶持政策措施以及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各级政府作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应用和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能力及经济扶持力,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4.坚持统筹发展、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管理的协调发展机制,把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落实管理措施,使该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确保生态恢复治理与保护持续长久的坚持下去。

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按照“重点地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原动力,努力形成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和社会效益,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护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三)目标任务

1.生态恢复治理重点区域

(1)怒江干流沿线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怒江重点一级支流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公路两侧视线范围(150米)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第一层山脊界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3)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脆弱地区25度以上陡坡耕地;

(4)城镇面山和重点坝子周边、风景旅游区周边25度以上陡坡耕地,风景旅游区公路沿线两侧100米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5)重点饮用水源区、大中型水库周边150米以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通过实施一批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强管理保护,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生态退化趋势,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努力实现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3.建设内容

积极探索符合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路子,在生态恢复治理区域内,杜绝毁林开荒,停止陡坡耕种,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水土流失工程治理等工程,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提高这些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实施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植被,增强森林植被的屏障功能,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2)开展荒山造林。对宜林荒山进行因地制宜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覆盖率;

(3)加强公益林建设。切实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景观和防护作用;

(4)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抓好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巩固原有建设成果,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成效,加快新建速度,有效解决广大农户依赖森林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问题,切实减少对生态的压力。

三、科学建设和依法管理

(一)优化造林结构。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林种和树种,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生态系统,实行乔灌草结合。对怒江流域较为干旱、土壤瘠薄和难以发展乔木树种的荒山,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方式上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坚决杜绝新的毁林开垦。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和陡坡耕地,实行多林种结合,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种树种,可以通过发展热带水果、澳洲坚果、咖啡、核桃(含美国山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和适宜热区生长的柚木、印度黄檀、紫檀及铁刀木、合欢等珍贵用材树种,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产业培植统筹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嬴。

(二)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撑。针对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生态恢复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怒江流域营造林关键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抗旱保苗技术和治理模式,帮助广大农户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全方位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服务,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采石采砂和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切实巩固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成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林果基地、灌草饲料林基地、能源林基地和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四)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基础上,认真做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便于操作的原则,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责任化,以利于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

(五)科学开展建设成效监测和评价。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体系。县发改、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建设成效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乡镇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开展本区域建设成效监测评价工作,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充实和完善建设内容,改进和强化管理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合力建设我县生态环境。二是实行绿化责任制,凡在的机关、单位、部队、学校等,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出资、出力绿化荒山,共同承担区域绿化任务。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营造“公仆林”、“劳模林”、“三八林”、“青年林”、“红领巾林”、“军民共建林”、“新婚纪念林”等不同形式的纪念林。

(二)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造林绿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分别颁发奖牌和绿化奖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不能按期完成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任务的单位及领导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渠道筹措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县情的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县选择1—2个乡镇或3—5个村作为试点,乡镇选择1—2个村或小组作为试点,通过示范点的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以此来带动和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和“生态立县”的全局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安排部署全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实施管理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具体负责对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日常工作,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任务。按照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将建设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发改局负责牵头做好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开展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地、林权监督管理,查处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违法案件。县水务局负责组织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生态恢复工作;负责区域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县农业局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农作物耕作新技术,提高耕作水平;负责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等项目的实施,并进行指导监督;负责清理查处违法砂石场和违法用地。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监督相关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恢复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和监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县民政局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减少埋坟占地。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筹集;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辖区内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安排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实施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督促检查乡镇抓好落实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面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好政策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统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违法挖砂取石;督促村组制定村规民约,落实管护人员,加强管理保护。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对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启动问责。切实加强督促检查,由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督查各乡镇生态恢复治理进展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