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教培训实施意见
时间:2022-02-22 04:17:00
导语:农民职教培训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党的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党中央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大举措。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要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让农民人人拥有资格证书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的这一重大决策,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就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范围上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目标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就是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延伸职业教育触角,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突破口,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要使农村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当前,我市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偏低,从业技能薄弱。从劳动者文化结构看,全市238万人口中有100多万劳动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1.2万人,仅占总人口10%。从后备劳动者培养看,全市每万人口中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仅有167人,每年有近3万名初中毕业生和6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不足三分之一,高中毕业考入大学的只有3000人左右,全市每年有2万多名青年学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全市农民素质的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备现代科技素质,在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广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是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增收致富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民主自治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经。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基础在农村、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农民。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抓“三子”促“三化”为载体,到2020年在“人的富裕度、人的居住质量和人的创业环境”三个关键领域的发展上接近或达到省内发达地区水平。我市97%是山区,80%以上人口是农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着力培育一大批长期扎根农村、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致力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以职业教育进乡入村为载体,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产业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从粗放耕作向精耕细作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村庄,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不同程度的滋生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和不良行为,背信弃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消费陷阱成为社会公害,黄、赌、毒问题和邪教问题成为社会毒瘤。尤其在文化发育程度并不高的广大农村,很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侵蚀。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证书培训,要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学习培训作为农民接受良好教育的大课堂。要以学习培训为平台,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什么,倡导什么,帮助群众廓清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体系,通过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聚全市人民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力量。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提升“三个核心指标”,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在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具有初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民证书培训,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农村实际原则、贴近产业发展原则和贴近农民需要原则。贴近农村实际原则,就是要结合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农民需求多样、农事繁忙等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农民证书培训。贴近产业发展原则,就是要围绕到2012年全市建成1000万亩上等高优农产品基地的目标,紧密结合全市大力培育泡核桃、甘蔗、茶叶、烤烟、畜牧、林果、橡胶、澳洲坚果等基础性产业的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开展最贴近产业发展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让农民随时能学,学了能用,用了能增收致富,提高证书培训对推动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贴近农民需要原则,就是要立足于农民的实际需要,本着需什么教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民得到有效培训的需要,让参加培训的农民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绿色证书或其它项目培训证书。
三、目标任务、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
(一)目标任务。按照“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培训百人、带富一村”的目标,从年开始到2013年,年均培训8万人,共培训40万人(其中,学历教育3万人、短期培训37万人)。通过培训,使受训者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全市每户农户都有一名持证科技明白人,促进农村人才学历、专技、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使人才在产业、区域、城乡间的分布趋于合理,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培训内容。开展农民证书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类,即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核桃、烤烟、茶叶、甘蔗、橡胶、膏桐、紫胶、木瓜、蔬菜、水果、药材、花卉、油菜等产业的培育和管理技术,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沼气建设和管理、民建技术、市场营销、电脑基础知识等。学历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学习愿望,由市、县(区)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专业,具体专业设置和招生章程由市、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
(三)培训对象。农民证书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以18—45岁农民为重点的农村科技示范户、营销大户、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能人、农民经纪人、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人员、乡村干部、农民党员、产业协会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退役士兵等各类需要培训的农民。
四、保障机制
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让农民人人拥有证书是从源头上和机制上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开展农民证书培训这项事关农村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市建立培训责任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一)培训责任机制。为强势推进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培训工作,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发改、财政、教育、农业、人事、卫生、扶贫、科技、审计、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证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证书培训工作,负责对证书培训工作进行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各县(区)要参照市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将农民证书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确保农民证书培训进乡入村,责任落实到人。
(二)资源整合机制。农民证书培训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大对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形成财力、物力和人力合力,为证书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具体整合中,重点要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培训机构、统筹项目资金、统筹师资。统筹培训机构,就是将教育、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以及各级各类专业学会和协会的职业教育培训职能统筹到市、县(区)中等职业学校,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乡(镇)成技校办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分校。通过统筹,要构建以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农村中学、乡村成技校为基础,行业、企业密切配合的农民证书培训体系,使分布在各行各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延伸到乡村,形成遍布乡村的农民证书培训网络。统筹项目资金,就是把主要集中在教育、农业、扶贫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按照农民培训计划的任务,由证书培训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项目,统一捆绑使用资金。统筹师资,就是由证书培训领导小组统筹调用分散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并按照培训规划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统一选派这些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由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安排课程。
(三)经费保障机制。开展农民证书培训的经费,按照“渠道不变、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通过有效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金的方式筹集。在市、县(区)财政局建立专户,经市、县(区)领导小组考核认定,由市、县(区)财政局按培训情况将培训经费拨到培训单位。各培训机构要按照“先培训、后申领”的程序,以取得证书人数申领培训资金。原所涉实施项目和调度资金的职能部门,要做好与上级对口行政主管部门的衔接工作;涉及年终考核验收的,由原实施项目和使用资金的职能部门抽专人负责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农民学历教育直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录取。
(四)考核奖惩机制。要研究建立责任明晰、运转协调、可操作性较强的奖励考核机制,具体考核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要把农民证书培训工作纳入年终教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单项计分,单独考核。对在组织证书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以及在参加证书培训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组织不力,影响证书培训进度和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问责。
(五)选人用人机制。合理的人才选用机制是培养造就人才、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把选人用人作为开展证书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大对农村科技推广、生产开发、经营管理、能工巧匠等农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政治素质好、有抱负、有责任心、致富带头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并获得农民学历教育证书的农民,在政治上优先发展入党,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扶持,在技术职称评定、免费培训和考察进修上优先考虑,在村“两委”班子选拔上优先任用,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领路人。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五、工作要求
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是立足我市农民文化状况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出的具有特色的惠民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在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一)制定规划,逐级下达培训任务。实施农民证书培训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分年度,分县(区)组织实施”和“就近就便,方便农民”的原则制定农民证书培训规划。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开展一次农民文化状况摸底调查和建立一个农民文化状况基础台帐,在此基础上,按照“三贴近”原则,由市级农民证书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市农民证书培训规划,市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由市证书培训领导小组下达培训任务;县(区)根据全市规划制定辖区内以乡(镇)为单位的县(区)农民证书培训规划;县(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由县(区)证书培训领导小组下达培训任务;乡(镇)根据县(区)培训规划制定辖区内以村(办)为单位的乡(镇)农民证书培训规划,乡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由乡(镇)证书培训领导小组下达培训任务;村(社区)根据乡(镇)规划,制定以户数和人数为单位的村(社区)农民证书培训规划,按培训规划制订年度农民证书培训计划。
(二)立足职能,根据职责开展工作。市、县(区)教育局是组织实施农民证书培训的主管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市、县(区)中等职业学校是开展证书培训的业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农民证书培训;农村中学和乡(镇)成技校是辖区内的证书培训阵地,在乡(镇)证书培训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乡(镇)政府和村“两委”是证书培训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申报培训科目和宣传、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工作。市、县(区)领导小组要把培训任务具体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初中、乡村成技校、烟农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广校、农函大,统一选派教师、统一教学计划、统一组织教学、统一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发证书。市、县(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能开展工作。
(三)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组织培训。农民证书培训要从广度上拓展和深度上强化,广度上拓展就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确保参训农民获得培训证书;深度上强化就是要以农民学历教育为着力点,实行学历教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齐发制度。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严格遵循证书培训“三贴近”原则,可采取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一、教学班进乡入村等办学模式和长短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料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农民培训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把培训延伸到乡、到村、到田头地角。农民学历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实施,要按照“就近就便,方便群众”的原则,采取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日校加夜校等方式进行,由乡镇、村(办)负责组织生源,职业学校负责组织教学和发放学历证书。可将学历教育教学班办在乡(镇)、村(社区)成技校、农村中学或企业,也可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专门的农民学历教育班,鼓励农民随班就读。在乡(镇)村办班的,由乡(镇)、村确定专职人员担任班主任,负责学员集中学习期间的生活管理和纪律管理。
(四)规范业务,有序开展证书鉴定。对证书培训工作要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坚决杜绝只培训不考核或只考核不培训等走过场的现象。在取得培训证书的同时,要实行职业资格鉴定,由有职业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鉴定,鉴定以初、中级技能鉴定为主,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参加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
(五)加强监管,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各县(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证书培训工作的监管,对组织领导、业务培训、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加强监管,对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三农”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献计出力。
- 上一篇:三五扶贫指导工作意见
- 下一篇:供热站站长党廉建设自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