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意见
时间:2022-02-06 04:04:00
导语: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津上级管理单位: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44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近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主要目标,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二)力争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目标任务。十二五”末。口粮基本自给。重点打造花椒、柑橘、蔬菜、生猪、水产品等特色产业。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0万吨、2万吨、2万吨、3万吨、178万吨、42万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粮食、蔬菜、生猪、水产品等主导和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达到7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300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某市领先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所有镇(街)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三是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检验检测、执法检查和技术支撑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所有行政村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区级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能够满足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检查工作。
二、认真抓好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培育一批从事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和市场,搞好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与农民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链条,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利益这根链条把农民联起来打造一批“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多镇一品”多村一品”特色镇,特色村。2015年,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把某建成50万亩花椒,10万亩晚熟柑橘,100万亩蔬菜,100万头生猪,1000万只家禽生产基地。通过实施“生态鱼业”和“稻鳅双千”工程,2015年,全区安全水产品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
三、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生产程度
鼓励有生产能力、懂经营、有技术的能人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鼓励和支持种植、养殖大户和基层供销部门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业主制农业”加快“自然农户”向“法人农户”转变步伐,精心培育与安全农产品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平台。2015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达到320家以上(新增150家)新增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数12万户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以上。新增龙头企业50家以上。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参合率提高到50%以上。
四、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精心培育一批国家、市级和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在推行农业标准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三园两场”创建活动,坚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为全面推行实施农业标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快建立粮食、柑橘、花椒你蔬菜、生猪、草食牲畜、家禽、生态鱼、有机茶、油菜等市级和区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实行项目和投资倾斜,支持各镇因地制宜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场)示范乡镇、示范村社。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编制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十二五”末,全区新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制定和修订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0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产品生产企业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五、精心培育安全农产品品牌
鼓励特色农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和原产地标识认证,实施以保障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农业品牌化战略。着力提高地产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将某晚熟柑橘、某花椒、石蟆清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扶持“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和品牌打造。从年起,区财政对获准“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适当补助。要通过政策导向,带动农产品标准化发展,加强安全优质农产品市场份额大提升。十二五”末,全区力争获准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以上,达到某领先水平。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宣传力度,提升某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六、着力打造安全农产品骨干产业链
探索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摸式,支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衔打造粮油、柑橘、花椒、清果、蔬菜、生猪等安全农产品骨干产业链。改变大宗农产品分割、涣散的生产经营格局。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推进安全农产品流通、经营网络体系建设,实行全程冷链运输,保障物流环节安全。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城市社区、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专(直)营店或销售专柜、专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涉农资金,集中打造一批安全农产品骨干产业链。对参与安全农产品骨干产业链建设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税费优惠及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支持。
七、逐步推行基地农产品准出
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互监督和行业自律。按照基地与市场质量对接的要求,菜篮子”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行准出制度。将质量安全巡查、监督检测、执法查处、责任追究等监管制度落实到生产单位和农户。建立“菜篮子”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实行农产品上市标识编码制度、不合格产品退出制度、质量安全诚信公示制度,逐步引导和帮助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检测,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农产品上市前进行例行质量检测,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方可准予上市销售。十二五”末,某的主要“菜篮子”基地,基本建成集检测、标识、追溯、管理于一体的菜篮子”基地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体系。
八、健全完善监管服务体系
县乡有机构,根据某市“政府负总责。监管到村社,检测全覆盖”总体要求,建好四大体系。一是行政监管体系。区农业委员会要内设机构负责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配强班子,充实力量。同时充实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事业服务机构人员,负责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各乡镇要通过增加人员,农业服务中心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并相应赋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职能,确保乡镇服务机构“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各村社要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制度。二是检验检测体系。一是要加强某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某区土壤肥料检测中心、某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某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某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等专业检测机构的能力和队伍建设。二是此基础上加快推进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人员要求标准,加强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区编委和财政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上述检测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措施。各镇(街)要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覆盖全区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每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配置速测仪器2―3套。并扶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依法履行自检义务。十二五”末,全面建成以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区级专业检测单位为基础,镇(街)和企业(市场)为扭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员法律法规、检测知识和检测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执法检查体系。充实区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配强执法人员,切实改善装备条件,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农业执法队伍。四是技术支撑体系。区农委农技、经作、畜牧、水产等公共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推广高效低毒新型农(兽)药、无害化肥料和抗病虫新品种。着力加强多形式、制度化的宣传培训,及时有效地向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质量安全标准、安全消费知识等信息技术服务。
- 上一篇:节假日期间食品安监经验交流
- 下一篇:安全生产非法打击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