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财务管理实施意见

时间:2022-01-31 04:26:00

导语:城乡财务管理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乡财务管理实施意见

加强镇乡街道财政管理是财政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主要内容。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镇乡街道财政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建设投入,建立镇乡街道财政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认识加强财政管理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保障镇乡街道财政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必要的工作经费。要完善区乡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逐步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镇乡街道财政管理运行机制。要将财政所作为镇乡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会议的固定列席单位,充分发挥镇乡街道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区财政局要明确镇乡街道财政管理指导机构,加快推进财政部及市财政局联系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推进全区镇乡街道财政管理工作。

加快把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二大城市,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切实发挥镇乡街道财政职能作用,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64号)市财政局《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渝财基〔〕82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镇乡街道财政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转变镇乡街道财政职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区级相关部门及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深化认识,镇乡街道财政作为财政部门连接城乡、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镇乡街道财政职能“两大转变”即由收入征管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由财政资金分配型向资金监管型转变。镇乡街道财政要紧紧围绕服务和管理,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资金监管能力。要立足财政特点,切实做好预算编制管理、组织协调收入、补贴资金发放、专项资金监管、政府性债务监管、国有资产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和政策研究、执行及反馈等重点工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二、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财政管理机制。

一)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公平、合理、科学调整完善区对镇乡街道财政管理体制。通过合理划分财政收支范围,按照“减压驱动”原则。重新确定收入基数,支出基数实行“零基预算”着力保障基层政权组织运转,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调动镇乡街道的积极性,着力理顺财政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区对镇乡街道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构建统筹城乡发展、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为镇乡街道财政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深化“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

规范镇乡街道远程会计核算和区财政远程监管。确保镇乡街道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区监管”业务网上综合应用。从改革资金拨付方式入手,深化乡财乡用区监管、推进镇乡街道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先局部、后全面”先试点、后推开”原则,稳步推进专项资金区财政直接支付改革,最终实现“乡财乡用区监管”全覆盖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改革目标。

三)规范“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

统一开设基本结算户,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村社财务委托中心。安排12名财政干部或农经干部负责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镇乡街道财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遵循“自治、公开、民主、监督”原则,将村社财务委托服务落到实处。要按照法定程序,将村及社区、村(居)民小组的村社组织资金和财务全部纳入“双代管”范围。要加强村社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三资”管理专项制度,加大村社财务公开力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三、促进基础工作规范化,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一)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各镇乡街道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要严格执行“以票管收”收支两条线规定,按照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88号)从2011年起。收款后5日内或收入达到5000元的使用“缴款书”直接缴入区级金库。严禁镇乡街道坐收坐支、违规使用财政票据、隐匿转移非税收入,一经查实,从严处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及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要加强对所属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将非税收入计划、协税护税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单位,合理安排支出预算,充分调动部门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二)财政财务集中管理

由财政所统一开设银行账户,镇乡街道财政部门要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单位财务收支纳入财政所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取消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财务核算会计。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对预算单位财务实行报账制管理。原则上各镇乡街道开设财政总预算会计户、行政事业单位基本结算户、村财民理乡代管基本结算户,从严控制专户开设。各预算单位设报账员,负责财务报账结算。各财政所要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和监督,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基础工作规范化

严格实行预算追加单、预算拨款凭证制度,各镇乡街道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预算指标台账、协(护)税收入台账、财政票据收入台账、财政票据领销存登记簿、固定资产登记簿、办公材料物品领用登记簿等。规范财政所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财政业务规范化水平。要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厉行节约,规范财政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资产购买、配置、使用、处置登记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防止资产流失。

四、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建立公共服务新机制。

一)逐步建立涉农补贴资金基础信息平台

以种粮直补软件为基础,各镇乡街道财政部门要本着“方便群众、保证安全、渠道畅通、提高效率”原则。按补贴项目,以户为单位建立涉农补贴基础信息平台。所有涉农直补基础数据,包括涉农补贴资金、农户身份证号及“一折通”账号等基础信息统一纳入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要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本辖区补贴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二)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

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为避免多折发放。根据区财政局招标确定的财政直补委托金融机构,由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负责确定各直补农户“一折通”银行账户。涉农补贴资金由区财政局直接拨付金融机构实行“一折通”发放,不得拨付其他部门或单位。区财政会同金融机构逐步建立涉农补贴资金短信平台,实时发送短信通知直补对象,方便农民群众领取补贴。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补贴资金“一折通”收集、审核、公示、申报工作;每年底将全年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汇总整理,以户为单位打印成“明白卡”分户寄送,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三)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管理新机制

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各镇乡街道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大厅或窗口,将面向群众的所有事项纳入公共服务大厅或窗口集中办理,实行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方便农民群众。各镇乡街道要逐步建立涉农政策公示长廊,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政策宣传进村入户到人,确保城乡居民群众的知情权。要将受益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在公共服务大厅的宣传公示栏”以及“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下沉到村民小组进行公开公示,加强社会监督。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问题,镇乡街道财政要会同相关部门到村社及时核实,对骗取、截留、挪用、贪污财政补贴资金的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

五、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强化专项资金监管。

一)落实资金监管责任

原则上由项目主管部门管理监督,除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区政府明确要求由区业务主管部门实施的财政投资项目外。镇乡街道牵头组织实施。镇乡街道财政部门要发挥基层第一线熟悉情况、贴近城乡居民的优势,认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就地就近监管工作。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镇乡街道、村及社区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以及部分镇乡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逐步纳入镇乡街道财政监管范围。

二)建立委托监管和信息通达机制

区财政局应逐步委托项目实施所在镇乡街道对专项资金实施监管。区财政局要确定专人负责收集项目资金安排拨付相关信息资料,部分仍由区级部门单位或业主实施的项目资金。利用乡财区管业务网络平台,及时将项目计划、资金预算等文件资料传递给相关镇乡街道财政所,做到信息及时通达。

三)把握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

并向区财政提出意见建议。二是督促相关单位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财政所要会同相关单位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鼓励城乡居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三是跟踪项目实施。独立自主地开展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展情况的实地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区财政报告,按照区财政书面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监管工作。四是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评估验收,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六、切实减轻基层财政负担,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采取措施,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二五”期间债务化解计划。分步实施,确保全面完成政府性债务化解及制止新增债务目标。要加强债务动态监管,禁止举借新债,为债务行为提供担保,或成立政府性投融资公司变相举债。区级相关部门不得将债务负担转嫁镇乡街道承担,不得出台达标升级活动增加镇村债务。各镇乡街道财政所应建立健全政府性债权债务台账,逐笔反映债权债务的形成过程、原始依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债务化解、债权回收、债权债务余额等情况。

七、提高乡镇财政履职能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一)规范镇乡街道财政所机构设置

科学合理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财政干部,区级相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密切配合。原则上每个财政所不低于3人,从现有人员中调整充实,确保镇乡街道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能职责。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要严格实行财政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科学合理定岗定责定员。财政所设所长、总会计(或结算员)核算会计、补贴资金发放专干、专项资金管理专干、信息传递员、出纳等必要岗位,并要根据工作实际增加岗位,部分岗位可实行一人多岗或多人一岗。要建立健全财政所工作规则、岗位职责,学习、会议、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内部审计、资金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印鉴管理、计算机操作、信访办理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建设。

二)完善镇乡街道财政所“双重管理”机制

区级相关部门及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镇乡街道之间的财政干部交流和优秀人才优先选拨机制,按照财政所行政管理以镇乡街道为主、业务管理以区财政局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镇乡街道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财政工作政策性、专业性、连续性强,财政所所长的任免,须书面征求区财政局的意见。各镇乡街道财政所要严格执行岗位任职资格制度,相应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并开展年度工作绩效考评。

三)强化镇乡街道财政队伍建设

全面掌握人员基础信息,全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镇乡街道财政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管理。以“忠诚奉献、务实创新、勤政廉洁、理财为民”为宗旨,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增强财政干部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镇乡街道财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建人民满意的镇乡街道财政所。按照全市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财政改革和管理趋势,围绕财政中心工作,面向基层实际需求,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培训,力争每3年对镇乡街道财政干部轮训一次,全面提升镇乡街道财政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大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和谐型的镇乡街道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