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意见

时间:2022-01-13 11:30:00

导语:区委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委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年〕41号)和省、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科学、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所需,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2020年)》明确了学前教育的职能定位、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和重点措施,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各级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主导职责,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增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虽然我区已在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看,我区学前教育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优质幼教资源总量不足,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政策、经费扶持,设施简陋,保教质量较差;无证民办园仍然存在,纠而复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上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加快落实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政府分级管理,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长合理分担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坚持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挥公办幼儿园示范作用,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和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展目标

——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5%以上。

——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网络。“城镇按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按服务人口3~6千人应设置1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规划原则上不超过360人”进行布局建设,保证适龄幼儿就近入园。不断扩大公办园的覆盖面,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区每个街道都有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

——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采取名园办分园、名园扶持弱园、名园帮农村园等多种模式扩大优质资源,争取公办幼儿园均达到市、区示范园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提升民办园的标准化建设水平,到2015年增加一批达到市、区示范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

——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足额配备幼儿教师,实现全区幼儿园保教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以上,专科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

——构建儿童早教指导服务网络。示范性幼儿园开展面向社区家长的早教培训和咨询活动,到2015年各街道要建立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机构,0-3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普遍获得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指导。

三、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五)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行“政府履职,统筹规划,乡镇(街道)分级负责,有关部门协同管理”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区政府承担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统筹建设和管理职责,负责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工资统发和办园经费的统一管理,负责民办幼儿园设置审批、保教工作和质量评估的统一管理。乡镇(街道)政府负责辖区内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建设并办好区域内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扶持村集体办园,补助集体幼儿园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可在乡镇和大的建制村独立建园,无法建园的建制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可举办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托儿所等多种形式幼儿园,鼓励举办季节班、周末班等,解决幼儿托管问题。构建以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园为核心,延伸至区域内各建制村(社区)的学前教育网络,切实保障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六)建立规划建设落实机制。区政府、各乡镇(街道)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优先保障幼儿园的建设用地,切实做到幼儿园与城镇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实现全区农村每个乡镇、城区每个街道都有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土地出让前,规划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商请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标准、所有权属和建设时序、明确办园主体等要求。承建方必须按照土地出让合同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建设幼儿园,与住宅小区项目同期竣工验收,教育主管部门作为住宅小区项目竣工验收组成单位之一,参加竣工验收。承建方将建成后的幼儿园房产产权交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由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组织竞标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已改变性质和用途的,或没有按照时序要求与小区同步竣工的,要限期整改。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闽政〔年〕141号)下发以前,已建成或在建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土地出让合同中没有明确建设时序和产权归属的,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促成承建方,个案解决幼儿园建设时序和产权归属问题。

四、加大投入,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七)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建立幼儿教育考核机制,年起每年安排3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含早教指导补助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公民办幼儿园达标创优、农村学前教育扶持、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早教示范点表彰奖励等。专项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

(八)建立公办幼儿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在建设公办幼儿园项目时,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争取省上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专项补助。

(九)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对政府给予扶持的民办幼儿园,符合税法规定的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民办幼儿园报经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且在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教育费、保教费,按照《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463号)要求,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

(十)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其收取的收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缴入区财政专户,收入纳入部门预算收支范畴。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报备、审核和公示制度,严禁人为抬高成本,高价收费。对于不合理的收费和乱收费,要坚决查处。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名义另行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

五、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

(十一)创新办园模式。采取名园办分园、名园扶弱园、名园帮助农村园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以现有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组建一个或若干个“名园集团”,统一师资调剂,统一内部管理,统一教学教研活动,统一保教质量评价,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十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品牌幼教资源、优秀园长举办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的幼儿园。落实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投资经营管理权益,建立公办与民办幼儿园联动教研制度。

(十三)建立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准入及年检制度。区教育局会同消防、卫生等部门审核幼儿园的办园资格;每年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类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场地、设施设备、教职工配备、保教工作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加强动态监管,实行分类管理,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实行信息年报制度,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招生情况、收费标准、人员资质及工资待遇等重大事项变更及时上报。

(十四)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综治、公安、消防、建设、工商、卫生、食品、安监、质监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调配合,依托乡镇(街道)、社区组织建立全覆盖、无缝隙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完善幼儿园校舍安全监测制度,强化园舍、设施、教玩具、交通、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建立和完善安全主体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落实保安人员和安防设施设备的配备配置,落实保安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经费来源;落实幼儿园卫生防疫、食品安全制度,幼儿园要根据在园儿童数量,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认真落实晨检记录、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

(十五)强化幼儿园质量监管。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市相关规定,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幼儿园达标创优活动,鼓励各类幼儿园整体提升办园水平,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增强教研力量,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科研活动,组织开展幼儿名师下农村、进薄弱园开展支教帮教活动;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和保教质量自评机制;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全面发展;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十六)进一步推进托幼一体化。建立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服务网络,组织幼教骨干参加省、市早期教育师资资格培训并开展区级二级培训,省、市、区级示范性幼儿园以及今后新创建的各级各类示范园,全部面向社区家长或看护人员开展早期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早教机构,严格准入制度,扩展早期教育的普及面。

六、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十七)配足配齐幼儿教师队伍。区编办等部门严格按照《关于颁发〈省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人员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闽编〔1990〕035号)和《关于全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问题的通知》(闽委编办〔2011〕84号)文件规定对公办幼儿园定期进行核编,并逐步配齐教职工。建立幼儿园公办教师补充机制,由区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参照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办法,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幼儿园工作。非公办幼儿园也要参照这一标准,配足教师、保育人员、保安、校医等。

(十八)严格资格准入制度。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幼儿园园长要经过相应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建立民办幼儿园园长报备制度,民办幼儿园园长应具备规定的任职条件,并经教育局审核后方可任职。全面实行幼儿园园长负责制,明确园长岗位职责,建立园长岗位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对园长管理;幼儿园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均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对已经在岗尚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或逐步解聘。区教育局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予以注册登记,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其业务培训、专业发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优评先和有序流动等提供制度保障。

(十九)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师德奖励机制。教育局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落实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在职幼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以函授形式参加学前教育学历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幼儿教师培训,建立每五年一周期的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省、市、区三级培训,五年内将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做到教师、园长100%持证上岗,提升学前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人事部门在安排业务培训、教研活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活动时做到公办与民办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二十)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和待遇。推进公办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和全员聘用制,逐步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编制外聘用人员工资按不低于当地同类型用工工资标准确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要与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及时足额兑现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镇人民政府要关注中心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的待遇,对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的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给予补助。

七、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十一)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职责,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落实工作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扶持、引导民办园办学行为,努力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效益,取缔和杜绝无证办园。

(二十二)健全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局要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力量,健全区、镇、村三级管理网络,抓紧完善各项政策,按照相关标准和准入要求,对幼儿园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编办要根据有关人员编制标准,结合实际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改局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幼儿园建设发展。物价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管理。财政局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劳动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政策。人事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工资待遇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公安、文化、城管、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整治、净化周边环境。综治办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将其纳入年度综治考评。卫生局促要加强对幼儿园膳食营养与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指导,认真做好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等方面的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监、安全生产监管、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登记、设施设备、餐饮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二十三)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机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制度,把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保教质量、教师待遇等纳入教育督导内容,把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儿园建设项目纳入“教育强区”内容,把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到对乡镇(街道)教育督导内容,定期组织督导和评估,对学前教育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评估结果及时通报。

(二十四)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的政策、意义和在发展学前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区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