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农业管理报告与明年发展意见

时间:2022-01-09 11:19:00

导语:区委农业管理报告与明年发展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委农业管理报告与明年发展意见

年,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区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以实施农业“五新”工程为抓手,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了全区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预计我区全年农业总产值可实现32.43亿元,比增7%,其中农业产值8.96亿元,比增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6934元,比增11.28%,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预定的农业工作目标。

一、基本成效

(一)粮经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粮、经各产业稳步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4.45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完成21.8万亩;杂粮种植面积12.6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达12.7万吨,比去年增加2000吨,增长1.57%。二是经济作物平稳发展。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4.48万亩,同比增加5000亩,比增3.6%,产量20.8万吨,比增4%;食用菌种植5100万袋、产量(鲜品)27020吨,分别比增6.25%、4.65%;果树现有面积11.7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新植面积150亩),产量达8.85万吨,比增2.3%;茶叶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25万亩,茶叶产量887吨,比增1.37%,茶叶产值达1419万元,比增10%。

(二)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是省、市、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区委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年年初我局积极争取中央新增项目投资,获中央国债投资农村户用沼气1050口及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1702.45万元,中央补助金额462万元。今年以来我局能源办干部积极深入基层指导辖区内家庭散养的养殖户开展“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沼气建设,重点实施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全区已全面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050口,完成任务数100%;建立乡镇、村两级沼气服务站建设4家,完成全年任务数100%;加快畜牧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建设步伐,今年已通过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审批的南平市宏远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等五家重点污染整治畜牧养殖场目前正加快大中型沼气建设力度,项目总投资1357万元,其中央投资352万元,地方配套352万元,预计12月底能完成今年投资任务。

二是测土配方施肥节肥增效明显。上半年农业部组织对福建省测土配方施肥共抽检2个县(区),区抽检5个项目全部合格(另一个县未能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系2007年农业部项目,总投资200万元,今年投资50万元,主要开展果茶园土壤成分检测,面积10万亩。已对500个专业种植大户的果茶园土壤进行外业取样工作,目前进入土壤样品化验阶段。同时,全区已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500亩。共发放施肥建议卡19万份,确保了核心示范村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率达到100%,其它示范区达到90%以上。通过施肥建议卡发放,有效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促进我区25万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改变农民盲目施肥行为,达到节本增效目标。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这项技术比习惯施肥方法每亩每年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15%以上,亩可增效益25元左右,全区38万亩耕地和园地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年可为农民增收950万元。

三是省粮食高产创建取得良好成效。年,省农业厅把区列入全省16个县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区)之一。我区以推广超级稻、再生稻生产为主要载体,开展超级稻、再生稻“万千百粮食创高产”生产竞赛活动。在峡阳、王台两乡镇建立2个1万亩超级稻示范区;在峡阳、王台示范核心区建立2个1000亩再生稻示范片;在峡阳小梅村、王台山尾村、王台村建立3个百亩示范方创建任务的落实。高产创建实施以来,组织推广一整套高产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经8月11日及9月21日省农业厅组织的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组对峡阳镇小梅村核心示范方基地实测,示范方亩产(湿谷)平均达801.7公斤,最高达1056.1公斤;万亩项目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648公斤,比种植普通杂交稻品种(平均亩产590公斤)增产58公斤以上,增长比例9.8%,高于省厅下达的5%高产创建目标。

(三)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局继续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强化服务职能,为农民做好有关农业政策法律、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一是加大了“五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一年来,我局坚持把实施农业“五新”技术推广,作为促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广运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争取上级农业“五新”项目扶持资金100多万元,承担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再生稻高产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紫云英种植示范片、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片、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等示范和展示点22个,示范推广面积18万亩。大力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加快传统劣质低产品种的淘汰步伐,主推农业生产新品种达30多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其中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围绕我区主导产业今年重点推广了以下7项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农作物轻简栽培技术,再生稻、超级稻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与专业化防治技术,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柑桔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等。

二是突出建基地、抓示范。粮食生产方面,以我区列入全省16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区)为动力,认真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王台、峡阳两个乡镇的2万亩超级稻生产示范区建设,龙得宝稻米合作社订单粮食示范片10000亩,辐射带动全区15万亩超级稻、5万亩再生稻生产,实施粮食高产配套技术,促进我区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蔬菜生产方面,依托南平享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天新蔬菜有限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在夏道镇洋头村、茫荡镇岩山村、南山镇明洋村、塔前镇虎山村、西芹长建村、大横镇博爱村、王台镇坋垱村等地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样板基地2万亩,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食用菌生产方面,依托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鑫龙食用菌有限公司两个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及白金针菇室内栽培。其中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恒温制冷控制技术和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施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已建成2.5万平方米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厂房,年产杏鲍菇达2250吨,产业规模已跃居省内同行业前列。果业生产方面,我局根据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部署,今年在王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溪后村投资30万元建立30亩果树丰产试验示范园,目前已引进台湾椪柑,红肉脐橙,巨峰、亚京葡萄,翠冠梨等品种进园栽培。局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地开展生产管理、技术示范,组织生产培训。今后三年拟将该园建成我区集科研、生产、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的多功能示范区,以辐射带动王台镇果业振兴发展。

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农民对农业技术要求越来越迫切的现状,组织广大农技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提供服务,特别是大力推行了课堂建在基地上的培训做法,农技干部结合季节作物田间管理特点,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展了“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技术指导。区、乡镇两级共组织农业科技下乡70多场次,发放科技宣传图册7500册,科技宣传光盘1000片,技术、市场信息310条,技术人员入户指导1300人次,举办技术培训165多场,田间指导230余次,培训农民8200多人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四)农业标准化建设稳步发展

一是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果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已认定、产品认证5000亩果业基地管理,重点强化坎下果场瓯柑、王台翠冠梨、太平五风果场柑桔、洋后绿航果业美国黑梨、油奈等已认证的标准化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开展无公害果业生产基地和已认证水果农产品的全面核查,规范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管理,逐步提高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蔬菜生产方面我区主要依托南平享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天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两家蔬菜龙头企业,在大横博爱、夏道洋头、茫荡沿山、南山明洋、塔前虎山、王台镇坋垱村等地建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主创享通蔬菜品牌,以做大做强我区蔬菜产业;稻米生产方面主要依托恒大米业有限公司,抓好水稻订单农业生产,在王台、西芹、峡阳等乡镇建立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万亩,提高我区优质稻生产效益;食用菌生产方面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和意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杏鲍菇标准化工厂化生产。通过加强省、市、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基地和农户自觉推行标准化生产。

二是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有新的突破。年继续组织和指导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2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4个绿色食品认证,截至11月底,已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18个;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1个(“和意杏鲍菇”),实现了种植业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积极指导和意农业和享通农业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省级名牌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申报省级名牌农产品创建2个,年12月享通“菜苔”及和意“杏鲍菇”荣获省农业厅名牌农产品称号。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南平享通农业、和意农业、天新蔬菜、金龙食用菌等农业(种植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1.5万亩。新评审认定了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平享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南平市添丰果蔬合作社等4家市级龙头企业,使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80家,全区规模以上龙头农业企业年销售收入(交易额)预计可达25亿元以上,农民从产业化中得到的增收2.5亿元,比增15%;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预计510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通过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整合原有流通资源与新生民间合作经济组织,把过去“松散型”协会发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据调查统计,年全区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83家,成员1096人,注册资金29887.92万元,其中种植业38家,林业8家,畜牧业22家,水产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三是农业招商工作取的较大成效。加大闽台农业合作宣传和招商力度,提高了延台农业招商引资实效。年“9.8贸洽会福建大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与台湾中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福建鑫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计划在王台镇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园,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规划发展果蔬示范基地500亩、名优花卉、盆景基地300亩、淡水养殖400亩、建立2000头规模祖代纯种种猪核心养殖场一个、有机肥厂一座,建设公寓式休闲山庄10000平方米,分3期完成。

(六)农业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村财实时监管。全面实现村集体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监管,全区有244个村全部实行帐户集中管理。局经管站每月通过全区村帐监控网络平台对全区各村的做帐进度、财务收支合理性、合法性进行适时监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并通知乡镇进行整改,使农村财务管理由原来的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核监督,把住了开支的关口,有效遏制了过去农村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污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推行了村集体财务收支流水账一月一公开制度,全区100%的行政村都实行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工作,真正做到让村民对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看得见、看得懂、看得早、看的明白”,增加农村财务收支透明度,防止腐败发生,维护农村稳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级接待费限额管理、村级委托招投标、村公有资产监管等各项制度,节约了村财开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有效防止村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前离任审计工作,确保村级换届顺利开展。全区共有244个行政村就2006-年财务收支、债权债务、财务管理、财务公开、财经纪律等情况,进行离任审计,审计总金额达107066.56万元,从审计的总体情况看好于上一届,但也查出违纪违规使用村财的行政村有49个,比上届77个减少28个村,总金额57.51万元,比上届200.4万元减少142.89万元。同时,做好重点信访村的审计工作,根据区委安排部署,我局派出审计小组到夏道镇徐洋村、樟湖镇新岭村等重点信访村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村财专项审计,对乡镇村民上访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审计,以澄清事实,还百姓一个明白,为维护农村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农民减负得实惠。坚决落实国家粮食综合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民政策,积极开展对农民建房、农村教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负担专项检查,没有发现有乱收费的现象。一年来,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共计减轻农民负担3545.81万元,农民真正感受到政策带来实惠。强化村财监管,重点检查村组招待费、农民补贴补偿和村级财政性补助资金到位等情况,确保我区村级招待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增强农村发展后劲;进一步规范我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管理,年我区有69个村开展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占总村数28.3%,推动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全区连续保持17年没有发生涉及农民负担的严重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确保我区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四是开展农资监管,维护农民利益。积极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深入开展春、秋两个重要季节农资打假清查行动、迎国庆60周年专项监测等一系列执法行动,行动期间对农业投入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执法检查。开展依法护农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能购到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放心苗。一年来,共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61人次,检查种子、肥料、农药18个市场的65个经营单位,抽样送检农资样品9份,完成农药标签普查118个品种,查获涉案数量7.5吨,涉案金额23.8万元,查处假劣种子、农药、化肥等违法案件8起(简易程序3起,一般程序5起),处罚金额1.1402万元,无出现一宗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结案率达100%;调解处理较大影响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资纠纷农民投诉案件10起,赔偿、补偿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9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院关于加强食品等安全监管管理的特别规定》。在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农产品源头及农村批发市场监控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一年来出动农业执法检测人员40多人次,深入大横、王台、夏道、樟湖、塔前等蔬菜生产主要乡镇,对个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店的农业投入品进行专项检查,对亨通的博爱、洋头、岩山、留墩、洋坑、虎山、塘下等7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进行巡查,并深入南平市金龙菇业有限公司茫荡食用菌生产基地对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检查,检查农产品合格率为97%,严格把好农业投入品的源头质量安全关,确保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

去年我区农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抗灾防灾能力依然较弱;农民生产经营分散,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低、环节多、链条长、安全隐患多,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难度很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然存在机构不顺、队伍散、经费缺的状况,农业服务体系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进城就业难,继续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压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等。面对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困难的挑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促进我区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年工作意见

面对当前不稳定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农业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工作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防通涨”的方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的战略,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和为农服务水平,为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作出新贡献。

――农业工作目标:全区农业产值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的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2万亩、杂粮种植面积13万亩、粮食总产达12万吨;蔬菜瓜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量23万吨;水果总面积稳定在11.7万亩,总产量达9万吨;茶叶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产量890吨;食用菌种植5400万袋,产量28500吨。

为了完成年工作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抓稳定粮食生产,提单产增效益。年我区要继续把稳定水稻面积、扩大杂粮面积、重点发展再生稻主攻单产,作为保障粮食增产增效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确保全区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2万吨以上。为此,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以继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区)和良种工程为突破口,推广适宜我区生产的优质稻品种和加工专用型杂粮新品种,重点发展再生稻、超级稻和脱毒甘薯、马铃薯生产,力争今年推广再生稻生产面积达5万亩,超级稻面积15万亩,马铃薯面积1.5万亩、甘薯面积4万亩,实现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率达97%以上。二是大力推广高产节本技术,推广粮食经济效益。重点推广省工省力节本效轻简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稻田机械化作业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和发展粮食惠农政策。要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的政策,确保种粮农民享受到国家政策给予的优惠,充分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抓六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实施农业“五新”推广行动计划。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引进适合我区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争取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0种以上,主推农业新技术8-10项,推出测土配方新肥料2-3种,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3-5种,引进水稻耕作机械4-5套,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实施高效示范区行动计划。围绕“五新技术”推广,多渠道争取农业、科技支农资金,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建立优质稻、优质瓜果、优质蔬菜、优质果茶、珍稀食用菌等示范片(区)10片,示范面积7万亩。在水稻主产区王台、峡阳、南山夏道、大横等乡镇建立3万亩高产优质稻和再生稻示范区;在蔬菜主产区西芹、夏道、水南、大横、茫荡、王台等乡镇建立2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在茫荡、西芹、洋后、峡阳等水果主产区建立2万亩优质瓯柑、脐橙、血橙、早熟梨、早熟桃、黑李、杨梅等精品水果示范片;在大横、茫荡、樟湖、水南等食用菌主产区建立5400万袋杏鲍菇、平菇、白金针菇、竹荪示范基地。着力推广适合我区自然条件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实施生态农业示范行动计划。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和畜牧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计划今年新建农业户用沼气池1300口,续建大中型沼气5处,加强沼气池建后服务网络建设,新增乡镇沼气管理服务站10个,做到区有沼气管理服务中心、乡镇、沼气重点村有沼气管理服务站。并在沼气建设示范村、沼气项目建设重点村配全沼气管理员,开展建后的培训、管护和维修工作,保障我区所建的沼气池都能正常、长期、高效运行。要加大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大力推广沼气和沼液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大力开展猪-沼-果(菜、粮、茶、菌、竹)等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提高沼气、沼液、沼渣的利用效能,发展循环农业,不断改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继续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计划,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推广使用新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四是实施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控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防控工作,积极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覆盖面,以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和桔小实蝇、稻水象甲等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为重点,突出加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准确病虫预报,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努力将病虫为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五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扎实推进我区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普及化肥、农药、施药机具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的检测,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专项整治,控制面源污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抓好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打造品牌,做大做强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年计划新增农业“三品”认证5个以上,培育省级农产品品牌1个,建立“三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3万亩。六是实施农业科技园区的招商引资行动计划。积极策划农业可行性合作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引进1-2个农业台资合作项目,落户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拓宽我区农业与台湾农业合作与交流的领域,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层次和质量。

3、抓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立足我区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果业基地建设。加大扶持优势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带动、品牌带动,促进产业集聚、总量扩大、优势增强、品牌突显、质量提升,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变,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一是认真研究农业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根据福建省农业厅有关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目录,结合我区产业优势,认真做好相关项目策划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扶持粮、菜、果、菌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培育扶持一批有品牌影响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生产和经营有较大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享通蔬菜、天新蔬菜、和意食用菌、鑫龙食用菌、龙德宝稻米、坎下果业等我区种植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种结构调整,加工工艺改造、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着力提升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二是抓品牌创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蔬菜产业上,积极扶持南平享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享通蔬菜品牌建设,继续扶持开展生产无公害生产认证,通过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改善包装,加强产、供、销对接,推动区蔬菜产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食用菌产业上,重点扶持和意、金龙两家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和意的“杏鲍菇”产品争创省级农产品新品牌;扩大金龙白金针菇、金福菇等珍稀菌种生产规模及标准化生产,加强灵芝产品开发宣传,壮大区食用菌产业,增加区食用菌知名度。果业生产上,关键抓创优,在柑桔生产区要适度发展纽荷尔脐橙、血橙、瓯柑等优质品种;落叶果树生产区要重点发展早熟梨、早熟桃和鲜食李等优质品种种植,重点依托茫荡坎下果场、太平五风果场、洋后一品岗果场、王台翠冠梨专业合作社、峡阳柑桔专业合作社,加大落实科技兴果措施的力度,推广果园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4、抓农业科技服务,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采用各种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积极争取省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努力提高科技入户率。以农广校为阵地,以农业“五新”技术培训为抓手,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农民和村级农民技术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农业。二是抓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升信息服务功能。继续建全网络管理,做好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和“三电合一”工程的实施,搭建起农民和农业专家互通公用平台,破解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民“点对点”的联系,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抓好“969155”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农业信息网》、“植保手机短信通”等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即时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发展和培训农村信息服务员,提高应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的水平。三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发挥现代市场组织功能,以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法宣传和业务辅导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做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指导和规范管理工作,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上依法和规范化发展轨道。加强农民合作社的指导服务,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完整经营链,积极实施合作社品牌战略,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

5、抓农业监管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一是抓农业执法和农资监管,维护农民利益。要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的抽检,根据农资使用季节特点,继续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集中行动;积极开展农资下乡进村工作,向农民宣传推介优质农资产品和如何鉴别真假农资产品,加强假劣农资和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加大农资市场的巡查和质量抽查力度,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农资问题多的农资批发市场和偏远农村农资销售网点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违法违规的农资产品,坚决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继续采取“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分析和案卷交流评查,加强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执法办案水平。二是抓村财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强化村(政)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账托管指导服务和村级资产网络化监管工作,继续完善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制度,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规范村级公有资产管理,防止村级资产流失;突出抓好村级接待费监管,增加财务收支透明度;加大对重点信访村的审计、审查力度,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严格土地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要妥善处置乡村债务,积极化解农村债务负担。三是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农民减负得实惠。全面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继续保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高压态势,加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重点开展农村教育、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热点收费监管,对加重农民负担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给予查处,坚决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农民反映的涉农负担问题,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6、抓机关队伍建设,创文明行业新风。一是抓干部队伍素质建设。要落实全年的工作任务关键在人,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农业部门干部职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树立廉洁勤政,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切实提高农业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文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要积极配合干部人事职称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健全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正、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干部队伍,为海西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抓行业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机关管理的各项制度,推行“四牌”、杜绝“四岗”,加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完善服务承诺制及跟踪、督查、反馈等制度建设,努力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树立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要进一步实施“阳光工程”,落实行政自由裁量权制度及政务党务公开制度。对涉及人事、职称评聘、重点农业项目资金安排、大的经费开支、考勤、奖励表彰、评先评优等重大事项坚持对内、对外公开,对金额超万元的大宗物品、办公设备全部实行政府采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为政清廉。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把教育与管理,预防与惩处紧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努力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中心强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