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29 03:23:00
导语: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切实做好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步完善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年度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意见》(省农指〔〕2号)和市政府《关于建立市抗旱减灾长效机制的意见》(黄政秘〔〕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为保证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抓紧一切有利时机开展工程建设。年11月—年1月份要集中力量,加快开展水利兴修活动,掀起兴修热潮,基本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年2月开展总结评比表彰工作。
一、充分认识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水利工程在抗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减灾效益,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保障作用。但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为薄弱,病险水库仍是防洪工作中的最大安全隐患;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抗风险能力弱;全市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多,洪灾也显露出水利基础设施仍不牢固、抗灾能力不高等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在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市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纳入民生工程后,今年又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纳入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水利工作力度。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十一五”末,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抗旱减灾长效机制的意见。全市基本消除现有的143座病险水库的险病情,解决农村33.3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立起抗旱减灾长效机制。因此,搞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职责。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和三中、四中会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深化农田水利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不断提高面上防洪除涝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深入持久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农田水利发展新格局。
解决8.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完成土石方450万立方米。除险加固一批小型病险水库,新增抗旱机井1000眼,清淤塘坝3250口(处)新增蓄水池500个,改造机电灌站5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具体见-年度市各区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一览表。
三、工作重点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被列入全市民生工程,全面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步伐。从年开始。并纳入各区县政府目标考核。各地要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细化目标,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确保除险加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今年除险加固59座小型病险水库(其中年计划开工的29座要在年12月底前完成验收工作,年计划实施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任务要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要根据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落实好国家、省补助资金,积极协调落实区县财政配套资金,确保资金投入。同时,利用冬春时期,积极发动群众,加快土方工程建设。要加强建设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做到加固一座、脱险一座。要把改革水库管理体制作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建立符合水库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防洪安全,充分发挥水库灌溉、乡镇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
(二)规范建设管理,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工程建设。严格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如期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解决8.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三)受灾地区要尽快成立水毁修复组织领导机构,抓紧修复水毁工程。为确保年农业生产和汛期安全度汛。组织技术人员对水毁水利设施进行摸底、核查,制订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按照“先应急、后完善,先恢复、后提高,先重点、后一般”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明确重点,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有序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其中影响防洪、灌溉、饮水的三类重点水毁工程必须在年底前完成修复任务。
(四)各区县要加快现有水源工程设施配套和维修,确保完成抗旱减灾长效机制年度任务。今年是实施市政府建立抗旱减灾长效机制意见第三年。提高蓄水抗旱能力,清理塘库长年淤积,因地制宜打井、挖池、修水窖、建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维修管理近几年所打的机井,维修改造丰乐水库、东方红水库、万安坝、风景水库等四大灌区和区县重点灌区灌溉设施,维修、改造机电灌站,实现年度开门红。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末,全市水利设施得到有效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抗旱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被动抗旱局面得到根本改变。
(五)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国债项目。逐步建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合理配置的水土保持综合保护体系。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快水土保持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行政领导任期内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区县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将其作为今冬明春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层层建立党政领导参加的指挥机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积极主动地加强技术指导,农业、财政、林业、国土、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服务帮助,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
(二)全面掌握工程现状,依据规划实施。各区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机构和水利部门要依据本区域批准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20年)要深入调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安排切实可行的年度水利兴修计划,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最急需的问题。要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水利工程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调配和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水利问题,确保工程及时发挥整体综合效益。
(三)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都要设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同时要积极筹措落实各类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以区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平台,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农村建设等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整体推进。今年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各地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围绕农田水利建设开展议事活动,努力争取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民自主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模式,切实提高面上农村水利工程的管护水平。
(四)严格规范建设程序,强化建设监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质量保证制度。把好项目规划、设计、审批、招投标、物资供应、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关,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要通过开展水利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巡回检查等方式,加强施工监督,同时各地要制定水利工程质量举报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五)并加以完善和推广,重视舆论宣传。各地要及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指导本地农村水利的发展。要结合实际深入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专题与典型报道,积极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重视水利,齐心协力办水利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及时召开汇报会、现场会等,交流先进经验、学习先进做法,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升温。通过抓先进,促后进,努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开展。
(六)今年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杯”竞赛评比活动,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发挥好、保护好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评比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县年度兴修计划、区县乡组织发动、一事一议”活动开展成效、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年度兴修完成工程量、工程效益等方面情况,并将我市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的区县推荐参加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竞赛评比活动。通过将水利兴修与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工程项目安排、基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工作考核等挂钩的方法,充分调动区县水利兴修积极性。
- 上一篇:创建精神文明县城年底总结
- 下一篇:党政办年底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