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标准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29 10:20:00
导语:农村低保标准管理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我市各地照民政厅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工作,保障范围稳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基层力量比较薄弱,农村低保工作发展不平衡,对照省规范化要求还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为进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根据省民政厅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就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深入基层,改进工作作风。民政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关心基层。办实事,重实效。要加强政策业务指导和制度建设,重视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政策规定。加快推进低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民政厅工作部署,强化政策意识,推行科学管理,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方针,推进我市农村低保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将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和操作程序,强化保障措施,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低保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三、规范内容
一)均属于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坚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操作,纠正“保人不保户”不规范做法。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注意防止和纠正随意扩大保障对象范围的做法。解决水库移民、失地农民等特殊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应当依靠专门的政策措施,不能不加区别地将这些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避免离开低保标准、人为扩大范围而影响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配合有关部门扶持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发展生产,对象范围。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脱贫。搞好农村低保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分别采取相关救助政策解决困难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困难需求。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有效解决低保边缘贫困人员的临时性困难,减轻实施低保制度的压力。
二)划定低保范围、核定低保对象和实际补助水平、安排低保资金的重要依据。各地要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并切实按照低保标准组织实施。低保标准的确定与调整,首先要经过科学测算。按照既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又与当地财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采取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等方法,合理使用统计调查数据进行测算。其次要经过法定程序。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等部门共同测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和颁布。要避免主观决策或盲目攀比,确保低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农村低保补助水平,保障标准。低保标准是农村低保政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应不低于1300元。
三)根据农村低保对象人数和实际低保补助水平,资金管理。各地要按照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知》财社[2011]28号)要求。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及时编制农村低保资金需求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年度预算。要加大投入,并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分配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既要向贫困程度深、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倾斜,又要体现工作激励因素。要采取措施强化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受理、调查、审核和动态管理的职责,审核、审批、发放程序。进一步健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区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特别要注重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区县民政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应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审批对象的家庭情况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实行由财政集中支付,通过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直接发放低保金的办法。低保金原则上采取差额补助的办法,即依据调查掌握的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补齐至当地保障标准。
五)明确调查项目及各项收入情况的测算办法,重点工作环节。1.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区县民政部门应出台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文件。编印统一的调查表单和操作手册,便于基层工作人员操作。乡镇人民政府要对低保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覆盖面要达到100%调查应由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包括驻村干部)牵头组织,村级组织工作人员参加,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法实施。申请人应提供家庭经济收入、财产状况等证明材料,并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调查人员和申请人应分别签字确认调查结论。2.村级民主评议。村级民主评议要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熟悉村民情况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评议小组,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列席会议,所有参加评议人员均要签字确认评议结果。村级民主评议不是批准程序,评议结果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将申请人的完整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3.社会公示。区县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分别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民主评议以及审核审批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调查及民主评议结论、否为村干部直系亲属、否纳入低保与拟给予保障金额的审核(批)意见等。公示信息要真实完整,公示地点应为申请人所在自然村(组)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机构要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及通讯方式,确保公众能对公示内容进行反馈。对于群众有异议的公示内容,应再次调查核实并重新公示。4.动态管理。区县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区分低保对象不同情况,采用分类定期复核办法:对于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变化不大、长期贫困的家庭可以实行年度复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群众产生新的异议的对象要缩短复审期限。要根据复查掌握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低保金的手续,及时向社会公示,并按照一乡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袋(册)要求,明确专人负责,按年度做好所有农村低保档案材料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农村低保作为民生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项目,已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要强化乡镇政府的责任,加强同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商,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共同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统筹考虑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需要,解决基层困难。区县民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通过调剂、聘用等多种途径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以上农村低保专职工作人员,并按工作量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区县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委会的工作指导和监督监督,通过下派、选聘、委托等方式,确保村委会有专人协助做好农村低保工作。
三)通过组织媒体宣传、设立固定公示栏、资金发放媒体告之等方式,搞好宣传培训。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及实施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了解农村低保政策规定,清楚自己在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中的权利,主动参与和监督农村低保工作。重视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民政部门和基层农村低保岗位培训,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为基层培训高素质的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重点检查资金到位、保障人数、低保标准、补助水平、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落实监督检查。要经常性地开展对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定期通报。要完善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要建立举报核查制度,加大对审核、审批、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查处力度,对群众举报事件,举报一起、查实一起;对违法违纪行为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 上一篇:城市低保就业工作调研汇报
- 下一篇:开展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