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开发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10-29 05:34:00
导语:农村扶贫开发管理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继续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结构性调整,创新体制机制。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联动扶贫。探索扶贫资金直接到村到项目的模式,减少扶贫资金落实的中间环节。扩大社区自主决策发展模式,把扶贫项目参与式规划与落实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有机结合,提高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行竞争机制,对重点项目安排、项目规划、资金使用、物资采购、项目承包等实行公开竞争确定。
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解困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11年扶贫开发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扣落实“四件大事”推进“四大战略”和建设“个主题,积极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有效构建“大扶贫”格局。加大贫困村建设投入力度,突出整村脱贫工作重心,积极推进整乡脱贫工作,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和开放式扶贫,扎实抓好全县农民万元增收工程,加快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县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二、目标任务
新启动1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新建和改造乡村扶贫公路500公里,实现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达标。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2万人,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2000人,培训贫困人口5000人;实现低收入人口1万人脱贫。
三、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整村脱贫。按照“实施一个、脱贫一个、销号一个”目标要求。集中力量抓好贫困村各项建设事业。对照整村脱贫“七有四通三解决”建设标准,着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社会民生保障、基本素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五大工程”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年启动的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确保顺利通过市上达标验收;按照竞争定村方式,新启动1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积极探索整乡脱贫工作思路,宜居乡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二)扎实抓好产业扶贫。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抓手。大幅度增加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的投入,重点培育牛、羊、鸡、油茶、青花椒等扶贫支柱产业和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养蜂等其它特色扶贫产业。抓好一批产业扶贫示范村、示范片、示范带和示范长廊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为全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产业扶贫提供样板和典范;制定标准并认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多形式扶持,促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和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巩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成果,对可开发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到户,从种苗、种子、信息、技术等环节给予支持,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2项扶贫骨干产业,奠定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
(三)积极开展智力扶贫。把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业扶贫、旅游扶贫等工作推进,有针对性地组织贫困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务工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中高等职业教育等,让每户贫困农户拥有1-2项技能技术,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年完成扶贫培训5000人以上。
(四)推进片区扶贫开发。进一步加大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的整合力度。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片区分批分期实施扶贫综合开发,走好走通整村推进、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结合河旅游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以后溪镇“市旅游扶贫创业园”建设为基础,扎实抓好河流域旅游扶贫开发区建设,积极推进小河镇桃坡村乡村旅游工作,为建成地区旅游扶贫示范县奠定较好的基础。
(五)加快搬迁扶贫步伐。着眼于彻底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问题。加快高寒山区、偏远地区、深沟河谷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等贫困群众搬迁扶贫步伐。坚持整村脱贫村优先的原则,对有条件的自然村、组,探索推进整体搬迁。把搬迁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业园建设有机结合,与培训扶贫特别是创业培训有机结合,与产业扶贫特别是乡村旅游扶贫有机结合,有效解决搬迁对象增收脱贫问题。全年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2000人以上。
(六)以各种开发项目带动贫困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扶贫招商引资。要大力招商引资。并积极引导、鼓励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经纪人、农村能人,带动贫困村群众发展生产。要紧紧围绕全县扶贫骨干产业建设,借助外力推动扶贫开发进程。按照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全县林下经济、旅游富民、现代畜牧、高效农业、财产性增收致富、非农经济发展、劳务增收、林业产业、支农惠农政策增收等“九大工程”建设,积极包装、打造一批重点、亮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引导县内外投资者和外来资本、城市工商资本面向贫困农村,立足优势资源,发展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扶贫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快速增收致富。
(七)加快社会扶贫开发步伐。把整村脱贫作为社会扶贫的重点内容。渝北区结对帮扶实物量的30%要用于整村脱贫。加强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县内外及境外慈善团体、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县发展公益事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八)抓好外资扶贫项目。积极做好5个世行项目村实施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能力,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九)稳步开展金融扶贫。扎实抓好互助资金项目和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加强监管并规范运作现有41个互助资金组织,确保互助资金高效安全;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力争在小额到户贷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争取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到位1000万元以上;继续争取对扶贫工业园建设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给予贴息,争取到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贴息贷款1亿元以上。
(十)大力实施救济式扶贫。充分发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成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让不同困难群体得到扶持,使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资金监管。作为提高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项目,全面推行贫困村项目参与式规划,逐步扩大社区主导型扶贫模式;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三专”管理制、扶贫资金报账制、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制度,着力打造“扶贫”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扶贫资金检查监督,实行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制度,落实扶贫项目常年督查制度。由县扶贫办牵头,县财政局、发改委、民宗委、审计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常态化检查监督。
(二)整合政策资源。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的扶助,特别是围绕贫困村整村脱贫“七有四通三解决”建设标准,确保整村脱贫村验收达标。信贷扶贫、片区开发、扶贫培训、生态和扶贫移民、产业扶贫等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特别是整村脱贫推进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世行和亚行扶贫项目贷款、信贷扶贫资金等要加强项目统筹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对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整村脱贫村、连片开发地区给予重点倾斜,多为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办实事,共同促进扶贫开发。
(三)推进开放扶贫。加大对我县的对口帮扶,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管好用活对口帮扶资金和物资,使其充分发挥效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打造一批对口帮扶重点、亮点项目,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展示对口帮扶工作成效。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捐钱赠物、出谋划策和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并完善特殊困难群体信息系统和社会帮扶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县扶贫、济困和助学事业。深入开展扶贫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推动我县扶贫开发各项事业。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帮扶单位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帮扶着力点,每年为定点帮扶的贫困村解决几个群众愿望强烈、要求迫切的重大问题,切实深化对口帮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考核,落实责任和任务。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性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督查巡察办要把整村脱贫工作纳入专项督查巡察,确保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县上将对扶贫开发工作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和表格化管理,严格考核奖惩。
- 上一篇:自治县蔬菜生产工作意见
- 下一篇: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