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标准化建议
时间:2022-06-23 04:30:00
导语:县农业标准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现就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明确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农业主导产业标准研制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逐步建成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产品、生产、农业机械、检验检测方法等标准相衔接,产品门类齐全的农业标准体系,为农产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提供有效监控的支撑平台。年-年力争全市有20项农业地方标准得到重新确认或修订。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与检测机构加入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制定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出口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和联盟标准,减少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
(二)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布局,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创建与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开发有机结合,建设一批辐射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年-年力争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20个。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技推广与标准推广有机结合,逐步推广农产品生产记录、索票索证、产地标识、包装标识、认证标志等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可追溯。
(三)加快农产品检测网络建设。按照科学布局、合理分工、资源共享、体现特色的原则,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基地、市场、企业速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检测网络。全面推行农产品安全例行检测、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产品年度监督检测不少于一批次。
(四)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主导产品与各级名牌产品评选有机结合起来,择优申报浙江名牌、中国名牌和区域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名牌产品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产品参加各类展会,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农业相关工作创优评优、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县两级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质量技监部门负责牵头编制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牵头组织农业标准化项目安排和实施效果评价,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和农产品认证的监管工作。
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生产环节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包括:农业地方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的规划,农业品牌申报的组织,农业投入品、农业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信息等。
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农产品的监督管理,引导建立流通领域农产品行业质量安全自律机制;负责在农产品交易场所推行设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产品交易专区或专柜。
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餐饮服务环节农产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工作;负责在餐饮消费环节推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产品。
财政部门负责农业标准化专项工作经费的安排、管理和监督。
科技部门负责农业标准化科技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将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标准化项目列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范围。
农办、发改、环保,检验检疫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政策调研、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二)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各地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同时,整合农业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教育与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懂标准化知识、又懂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标准化专业队伍。从年起,全市力争每年培训2000人以上。
(四)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政策法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等知识和农业标准化实施成效的宣传,提高生产经营者按标准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依托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技术院校等,通过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将农业标准送到农民手中,使广大农民熟练掌握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生产技能和水平。
- 上一篇:在市区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小组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县党建领导小组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