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治进家庭建议

时间:2022-06-16 04:07:00

导语:实施综治进家庭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施综治进家庭建议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家庭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现就全市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就是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把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家庭,通过创建家庭平安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施综治家庭”工程是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织密自防网络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大平安、服务经济大发展的重要体现。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增强开展这项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全面推进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稳定。

二、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面向新老市民家庭及成员,以服务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参与、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室)和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网络平台和力量,充分发挥各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家庭、防范工作进家庭、参与工作进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创新专群结合工作新机制,完善群防群治新途径,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目标

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细致的工作,也是关系社会平安、家庭幸福的一件大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力争在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家庭成员的综治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每个家庭能自觉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分别提高10%,“人人参与、家家行动、自主防范、自我管理”的氛围基本形成。

2.家庭成员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家庭法律明白人和懂法明理之家,80%的家庭都有一名成员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成员都能积极地学法、懂法、守法,公民履行义务、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违法违纪事件和非法信访事件得到减少。

3.家庭成员的防范应对知识水平有新的提高。治安防范知识全面普及,80%的家庭成员了解和掌握安全防范以及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基本常识、要领和技巧,可防性案件和人生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4.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新老市民和谐的氛围基本形成。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和睦融洽、互帮互助、包容谦让,新老市民相互融合、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更加深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改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广泛,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不断减少,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不断增强,全市95%的家庭达到“六无一好”(无家庭暴力、无邻里纠纷、无吸贩、无黄赌行为、无非法宗教信仰、无违法犯罪,安全防范工作做得好)。

三、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措施

(一)宣传教育进家庭

宣传教育进家庭,就是使防盗、防抢、防诈骗、防火、防事故、交通安全知识等防范知识进家庭,碰到上述问题如何应对的方法措施进家庭,具体措施为:

1.制订宣传手册。由市委政法委编印《家庭安全防范手册》,由镇(街道)发送到新老市民家庭,做到一户一册。

2.组织宣讲队伍。由市司法局组织青年律师普法服务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各地乡音讲师团,深入村(社区)、企业、暂住人口集中居住点,对暂住人口进行法律知识巡回宣讲。由市公安局组织责任区民警在村(社区)开展“社会治安防范警民恳谈”活动,了解群众的治安安全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知识、应对知识的宣讲。由市委政法委组织政法各部门及各地综治办开展“千名政法综治干部法制宣传教育进万家”活动。通过广泛宣讲,实现“千场宣讲进基层,万户家庭受教育”的目标。

3.开展咨询服务。政法各部门、信访局、暂口局、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科技局等综治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根据群众需求,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进百村入万家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活动”,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宣传群众关注的拆迁政策、保障政策、“三农”政策,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4.加强阵地建设。市“一报两台”和新闻网、网等媒体要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家庭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市图书馆等法制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教育传播的功能。市教育局要抓好全市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和“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做到一人带法全家懂法。市妇联要通过村(社区)维权站、家长学校、“平安家庭”示范户、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阵地建设组织全市妇女带头学法,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确保每个村(社区)、城市小区要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的法制宣传窗(板),有三条以上的固定普法标语,每个需求服务站要有一批法律图书,每个村(社区)的法制学校都有计划地组织家庭分期分批开展学法学政策培训活动,每个村(社区)都要组建起一支义务普法宣传队,利用调解、帮教及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深入家庭教育宣传。

5.组织走访活动。各地责任区民警、治保主任、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组)长,每半年走访一次涉及归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精神病人、老访户、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人群的重点家庭,了解需求和学法等情况,积极开展帮教帮扶。

(二)防范工作进家庭。

1.大力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网络平台和宣传窗、宣传栏、旗幔等宣传载体,创编一批文艺节目和策划一批形象直观的图片,广泛宣传各类法律法规,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结合各阶段辖区治安特点和发案动向,及时向群众通报治安状况,广泛向居民发放防范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和自防水平。各地各部门在活动中要重点开展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事故,禁黄、禁赌、禁毒、禁酒驾,反邪教、反传销、反家庭暴力等“五防”、“四禁”、“三反”宣传,做到宣传到户,教育到人。

2.大力开展物防技防建设。物防上,广泛推行十户联防制度,积极推行农村封闭式小区和城区小区围合式管理,构筑覆盖每个家庭的防控网络;抓好居民小区、楼道、案件多发地的灯光工程建设,进一步普及推广防盗门、楼宇对讲系统安装,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推行实效性强、价格适中的家庭报警装置,提高居民家庭的防盗水平。技防上,在有条件的重点部位推广安装监控系统,不断提高防控科技含量。

3.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充分利用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网络和和谐促进员队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疏导群众思想情绪,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重要信息早报告,矛盾纠纷早处理,重点对象早转化,及时疏导、依法处置各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激化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4.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倡旅馆式星级管理,强化房东责任,防止出租房屋藏污纳垢,成为违法犯罪分子藏身之所。加大对出租房屋安全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加大对居民特别是暂住人口防火、防煤气、防中毒、防台风的教育宣传,防止发生火灾等人身伤亡事故。对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全面落实物业安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减少治安隐患,消除治安死角和盲点。对无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要开展夜间巡查等,确保各类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整治,预防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三)参与工作进家庭

1.开展“我为社区巡一夜”活动。引导新老市民家庭确立“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平安建设共建共享的参与意识,广泛组织干部群众主动参加村(社区)义务夜巡活动。这项活动根据村(社区)实际,由村(社区)统一安排,以片(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要编好轮流表,划好巡逻路线,备好巡逻器材,开展好安全教育,形成户户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

2.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各村(社区)都要建立邻里守望公约,印制居民之间的“邻里守望”联系卡,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组)长要承担起邻里守望制度的宣传发动工作,要求邻里之间相互熟识,互相了解家庭情况,主动对接治安防范措施,发现邻里之间有火情、警情、险情等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及时询问或提醒,及时报警,相互救助,做到“相互提醒防范、相互支持防范、相互照应防范”。

3.开展邻里关爱互助活动。大力倡导、引领全市家庭参与“平安家庭”、“和谐邻居”建设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家庭节、邻里节等活动,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有效促进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坚持新市民家庭与本市居民家庭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积极开展“房东房客共同关爱行动”,激励广大房东做到“五多”(多一句问候,多一份关照,多一些宽容,多一点沟通,多一项责任),影响并带动房客做到“五多”(多一份热爱,多一点了解,多一些配合,多一些学习,多一次参与),进一步促进新老市民家庭的相互交流,培育引导新老市民相互融合,平等友爱,减少摩擦与冲突,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4.开展特殊人群的帮教关爱活动。认真排查精神病人、对社会严重不满分子、邪教人员、上访重点人员(老访户)、社区矫正对象、有犯罪倾向的帮教安置对象、闲散青少年、家庭困难人员、孤寡老人等各类重点人群,分别情况落实家庭加强监管、开展医治,组织志愿者、和谐促进员定期走访开展结对帮教和生活帮扶,发挥邻居的守望互助作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作用,掌握信息动态,促进教育转化,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5.开展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大力开展和谐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节能绿色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科普家庭的创建,广泛组织开展“邻里节”、“读书节”、“学习文明礼仪”“学习交通法规”等活动以及“好儿女、好婆媳、好邻里”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奖励见义勇为行为,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弘扬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教育引导群众“讲道德、讲文明、讲科学、讲秩序、讲奉献、树新风”,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全面地推进平安和谐建设。

四、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年月—月)。制订工作实施意见,选择先行试点镇(街道)、村(社区),召开动员大会,编印《家庭安全防范手册》,组织各地综治办主任及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长进行“综治进家庭”工程业务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推进阶段(年月—月)。各地各部门按照实施意见,制订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员,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服务活动、参与活动、创建活动,一级抓一级,把“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各项内容和措施落实到各村(社区),落实到新老市民家庭,确保四项主要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年月)。各地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树立一批先进示范和先进典型,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制订新一轮的“综治进家庭”工程实施意见。

五、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综治委和各综治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综治进家庭”工程,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之中,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和综治委的部署,结合实际,精心谋划,找准切入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加以实施,真正形成综治委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各地、各综治成员单位要深入调查,根据群众、家庭所需所求,精心设计载体。在宣传上,要从小处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着手,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在知识传播上,要充分运用群众语言,运用直观的演示,使群众获得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各类防范知识和技能;在组织参与上,要加强专门人员的指导、加强参与群众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让更多的群众在参与互助中得实惠。各地各部门要将“综治进家庭”工程同“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六五”普法活动结合起来,同扶贫帮困活动结合起来,整合多方资源,增加活动内涵,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提高活动的辐射力、影响力,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渗透到每个家庭和成员。

(三)加强指导,强化保障。在活动中,各地各综治成员单位要认真挖掘“综治进家庭”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综治进家庭”工程的新经验,用先进典型、先进事例、先进经验的学习推广,抓点带面,推动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市综治委将“综治进家庭”工程纳入对各地各部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内容,并适时推出、表彰一批“综治进家庭”工程先进集体和个人。各地各综治成员单位要加强对“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各项保障,党政领导班子要经常听取汇报,提出要求,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各地综治工作中心(室)要充分发挥综治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听取有关单位和各片的工作落实情况,部署阶段性工作,加强指导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各综治成员单位要持之以恒地开展这项活动,及时了解掌握社会治安新动向、家庭成员新需求,及时增加和改进综治进家庭活动的新内容、新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