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实施提议
时间:2022-06-12 10:29:00
导语:加速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实施提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委〔〕43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市委〔〕11号)精神,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培育目标,突出发展重点
(一)主要目标。建立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打造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家级品牌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前茅,省级品牌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市级以上工业品牌企业产值力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强市”。
到年,中国名牌达到5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3个以上,国家免检产品达到80个以上,力争培育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名牌达到250个以上,省著名商标达到300个以上,省级品牌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名牌达到300个以上,市著名商标达到500个以上。培育和建设10个以上产业集群或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区域品牌,其中5个力争成为全国或全省知名的区域品牌。
(二)着力发展信息业品牌。以打造“天堂硅谷”为目标,加快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光通信产业基地、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等建设,优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品牌。
(三)大力提升制造业品牌。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级品牌和国际品牌。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发展,努力打响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引领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提升发展。
(四)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发展都市农业为目标,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业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品牌。以建设“休闲之都”为目标,以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行业品牌化经营,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
(六)加快发展出口品牌。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名牌产品,努力提升杭产品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二、加快技术创新,夯实发展基础
(一)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品牌基础工作。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等认证步伐。扎实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活动,加强计量保证能力建设,完善计量检测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争创“国家质量奖”、“省质量奖”。引导企业注册并规范使用商标、商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注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在主要出口国开展商标国际注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企业共同协作,联合注册创建区域性集体品牌。
(三)推进先进技术标准的采用和研制。以重点骨干企业和自主出口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及时掌握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发展动态,力争技术标准制订权,为品牌竞争力提升赢得主动权。
三、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
(一)加大政府奖励力度。加大对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奖励力度,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等企业由市政府进行奖励。其中,对中国名牌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等的奖励标准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8号)规定执行。
(二)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对品牌企业,在有关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倾斜,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对其进出口业务简化审核程序,提供便利条件。对省级以上品牌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开展以品牌等无形资产为担保的信贷服务。实行省级以上品牌企业以无形资产出资制度,商标等品牌无形资产最高可占公司注册资本的70%。
(三)优先纳入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拥有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优先列入《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目录》,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要优先购买。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项目审批过程中,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的预算。对于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装备采购项目,要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
四、加强品牌管理,健全工作体系
(一)坚持梯队培育发展。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每年制定年度培育发展计划,明确培育对象,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品牌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梯队培育、逐级提升”的原则,国家级品牌原则上从省级品牌中推荐产生,省级品牌原则上从市级品牌中推荐产生。
(二)完善品牌认定方法。坚持科学、公正、公开和企业自愿申请的品牌认定原则,以市场评价、用户评价和质量评价为主,实行总量控制,好中择优,不搞终身制。市级品牌认定由市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研究决定。
(三)健全品牌推进机制。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三力合一”的品牌培育方针,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政府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负责品牌战略推进的综合协调,以及品牌建设政策的研究。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推进全市品牌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四)健全品牌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在品牌建设工作中的作用,着力完善品牌建设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认证咨询、商标事务、专利事务、法律咨询、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品牌战略、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和名牌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建设、关心品牌建设、支持品牌建设,为品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五)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完善品牌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品牌维权网络建设,健全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活动,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市政府授权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开展品牌认定或评价活动。
- 上一篇:人事编制工作会议领导发言稿
- 下一篇:中介服务业发展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