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健全财务管理整顿意见

时间:2022-02-09 12:01:00

导语:农村健全财务管理整顿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健全财务管理整顿意见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财务双制度

各镇乡(街道)要在全面推行村集体财务双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办、县府办《关于全面推行村集体财务双制度的意见》和县府办《关于规范村集体财务双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要求,继续抓好规范和完善工作。

(一)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财务监审。财管中心人员应配备到位,票据审核、出纳、会计、会计审核岗位明确,权责清晰;程序符合操作规程,票据手续完备,账务处理核算准确。

(二)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确保集体资金安全完整。在确保“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保障集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资金利息要在年底及时结算并足额返还给各村。如发现镇乡(街道)平调、移用村集体资金,或财管中心人员挪用、侵占村集体资金等行为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

(三)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业务质量。逐步实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会计、出纳应取得由主管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已在岗但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须在今年年底前限期取得。人员有变动的,须事先报请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四)妥善做好村集体财务双扫尾工作。针对部分镇乡(街道)双实施不全面的情况,要积极做好双扫尾工作,努力使财务面达到100%。

二、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

各村要严格按照《*县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它相关规定,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规范和健全开支审批制度。各镇乡(街道)要根据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对村级开支的使用范围和额度、审批权限及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实行村集体财务支出联审联签审批制度。村集体日常经费支出原则上由村两委会负责人联合审批;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两委会负责人审批;数额巨大的经费使用和支出必须在村两委会研究基础上,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授权村两委会负责人审批。

(二)完善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村工程建设项目、集体产权交易、集体货物采购等三项交易活动,必须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镇乡招投标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行操作。凡按规定需进入县、镇乡(街道)招投标(分)中心的,必须进入。项目完成招投标后,必须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并报镇乡(街道)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备案。

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合同或协议进行施工,不得自行增加投资,确需变更设计增加投资20%以上,或增加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按审批权限提交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同意后方可执行。在招投标中,必须坚持整体项目或工程不可分割原则,同一建设项目中主体工程以外的附属工程,原则上要与主体工程一并实行招投标。

严格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预领和拨付手续,规范村级工程项目款的结算办法、财务审批和账务处理程序。严格控制预领款的额度,同一工程前款未结清之前不得再次预领新的款项,项目竣工结算时,工程承包方需凭*县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统一发票向村结算。对有上级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必须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按项目进度使用资金,上级要求实行报账的资金,必须按要求报账。项目完成后,要进行项目验收,必要的要实行绩效评价或项目审计。

(三)严格村干部报酬(误工)、通讯费和招待费管理。村干部报酬、误工标准及村干部通讯费用补贴标准,须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具体方案,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决议后,方可执行。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县、镇乡(街道)干部下村“零招待费”制度,从严控制村级商务接待,其接待额度可实行按收入比例或费用总量控制。

(四)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各村统一使用由县农经部门监制的《*县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和《*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付款凭单》。票据由县农经总站负责印制,实行领用核销和分级控制制度。各镇乡(街道)农经站统一向县农经总站购买,并登记编号;各村向镇乡(街道)农经站购买,并登记编号。镇乡(街道)要严格控制各村票据购买数量,用完时须审验存根后再予购买。要从严掌握“*县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据支出证明单”的使用条件和范围,禁止以“无据支出证明单”代替合法凭证。乡镇(街道)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要对票据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和核对,如发现违纪违规的,要及时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集体资产融合处置工作,理顺集体资产管理关系。各镇乡(街道)要根据县政府《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后集体资产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件精神,结合本镇乡(街道)自身实际,做好行政村撤并后集体资产处置后续工作,理顺各核算单位的资产管理关系,实现村集体资产的平稳融合。同时,对符合股份制改造条件的村,可按照“依法、自愿、民主、公正”的原则进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

(六)继续抓好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和示范村创建活动。根据省市有关财务规范化管理建设要求,继续抓好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百个农村财务规范化示范点建设”活动。按照“制度健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群众满意”的总体要求,创建一批省市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镇乡(街道)和示范村,力争使全县的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

三、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三年一轮审”工作

各镇乡(街道)要积极组织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土地征用补偿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及离任审计等,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

在审计方法上,可根据集体经济现状和实力,进行分门别类,实行分层次审计:一是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审计、抽调具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资格证的乡镇农经干部和会计等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二是委托会计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三是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由各镇乡(街道)农经站审计人员按简易程序,以查(财务清理)代审。

各镇乡(街道)要结合本镇乡(街道)的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每年完成三分之一的村,使“三年一轮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健全财务监督体系,深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一)完善财务监督组织,明确工作职责。各村应及时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健全村务监督组织,规范财务监督行为。村务监督小组要定期对村级各项收支、集体土地征用征收、工程项目招标等村务公开内容和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开支的村务会议。各村的收支票据在上报镇乡(街道)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记账以前必须经村务监督小组审核盖章。

(二)强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要严格按照县委办、县府办《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文件要求,规范财务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程序和公开时间,加强对群众公开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完善镇乡(街道)、村两级财务公开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

(三)发挥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功能,切实深化财务公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真正达到财务收支透明、票据管理规范、民主监督全程、管理手段现代的目标。

财务公开内容应由网络软件的“财务公开模块”自动生成,统一以A3纸制单,公开内容须同时接受网络监督。

五、切实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稳定农村财会队伍,确保财会工作连续性。要保持农村财会人员(会计、出纳或报账员)的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不能随意调换。确需变动时,应由村两委会讨论提出,报乡镇农经站审批同意。财会人员的从业年龄原则上控制在男65周岁以下,女60周岁以下。同时,根据“德、能、勤、绩”的要求,选拔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财会队伍之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实行财会人员回避制度,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或近亲属(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以及配偶亲关系)不得担任村财会人员。村会计、出纳、保管员之间不得是直系亲属或近亲属关系。

(二)实行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村会计和出纳应取得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方可上岗,对原已在岗无上岗证的财会人员,应在年底前取得上岗证,对新从事人员应在上任后三个月试用期内取得上岗证,没有上岗证的原则上不得上岗。鼓励有条件的财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逐步取得由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农村财会人员实行年度继续教育制度,应每年接受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连续两年没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取消上岗资格,不得继续从事农村财会工作。

上岗证资格的认定发放、培训、考核工作由*县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意见从发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