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意见
时间:2022-04-14 11:19:00
导语: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总体目标;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步伐缓慢,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人员队伍不稳,技能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活,条件建设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明确工作职能、科学核定编制、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加强领导、经费保障、严格管理、强化宣传。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7〕34号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功能,有利于拓宽农业技术服务范围,扩大农业技术推广效应,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素质,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步伐缓慢,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人员队伍不稳,技能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活,条件建设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30号文件精神,以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设施条件建设,整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以国务院30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坚持公益性定位,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大力支持,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为农服务实效。强化市农业主管部门作用,切实解决农技人员缺位问题。
(三)建设目标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改革与建设,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真正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建设目标是:建设10个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50个村级服务站点;10个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三、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
(一)明确工作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职能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
(二)科学核定编制。全市设置10个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确保在乡镇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三分之二,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八十。我市现有10个乡镇农技推广站,设置总编制25人,其中卿头3人,于乡3人,蒲州3人,栲栳3人,韩阳3人,开张2人,张营2人,城北2人,城西2人,城东2人。
(三)创新管理机制。各镇、街道农技推广站,要明确市级主管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指导职责,在市农业局指导下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一系列公益性职能。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市农业部门意见。
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
(一)实行人员聘用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对口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
(二)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3年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办班培训、试验示范基地现场实训、派送农科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修深造等方式,力争3年时间内使一线农技人员接受3次培训,使其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三)送聘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引导鼓励素质高、能吃苦的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为我市基层农技推广储备新生力量。
五、不断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建立一套农技推广责任制和绩效考评制,全面推行工作日志考勤办法,将农技人员工作量、进村入户推广技术实绩以及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全面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大力推广参与式(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培训式(组织专家培训推广员和农民)、带动式(利用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社会化服务)、示范式(建立示范区、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
六、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
(一)镇(街道)农技推广站的设施条件建设
具体建设任务是全市要建设10个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具体建设内容是业务用房建设,仪器设备、培训和信息服务设备、办公设备以及交通工具的购置。
(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
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在全市建设50个村级服务站点,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点,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点。
(三)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在全市建设10个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每个面积100亩),将其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集成展示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农民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基地,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基地。
七、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将成立由市长冯方汇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彩凤同志任副组长,政府办、农业局、财政局、编办等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长兼任,加强对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领导。理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落实建设用地和工作经费,制定优惠政策,确保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经费保障。市政府将加大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等的支持力度,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项目按规划要求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转。
(三)严格管理。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确保建设质量与进度、资金安全与效益。建立产权明晰的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后,要及时建立健全资产档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
(四)强化宣传。对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取得较大成绩的基层农技人员,要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大力宣传基层农技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农技人员新形象,为开创*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