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一体化意见
时间:2022-02-09 08:56:00
导语:城乡规划一体化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实施《城乡规划法》,按照“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破除重城轻乡的思想,以观念更新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着力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发展目标相协调、部署相适应、成效相促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双向受益、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明确城市化目标与政策,科学划定城市和乡村规划区,突出城市、农村各自特色功能,设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路径,着力推进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具体措施
(一)推进城乡规划体系一体化。
1.实现“三规”协调,明确城乡总体规划的纲领性作用。“三规”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要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发挥其在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纲领性作用,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2.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宜居环境的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新格局。通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建立由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卫星城、小城镇构成的城乡空间体系,因地制宜,突出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方向和特点,形成“城带镇、镇带村”的发展格局,促进市区和镇村、城和乡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中心区、副中心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主动融入珠三角城镇群、引领“大*”发展、全面实现城市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水平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各类中心功能区。
卫星城、小城镇要通过花园城镇建设,引导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卫星城、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经济环境良好、城乡交融、以人为本的宜居型花园卫星城、小城镇。新城建设应优先考虑配套乡村城市化集聚安置点,带动城镇边缘乡村地区城市化进程。
农村地区要建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村庄分类规划指引,根据村庄城市化程度划分成城市建设范围内的村庄、城乡结合部的村庄以及远郊区的村庄等类型,制定不同的城市化路径,明确不同的规划与发展重点。
3.合理划分城市发展区与农村发展区,分区推行“三集中”、“三改”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全市城市化目标与进程,科学划分城市和乡村规划区。对位于城市发展区内高度城市化的村庄分批逐步推行“三集中”和“三改”。农村发展区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居住环境。
(1)“三集中”即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田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园,建立健全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政策引导、利益分配、投资促进机制,全面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科学布局农村社区,积极推行农民公寓建设,逐步推行分散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归并,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征用的“留用地”政策具体措施,引导村办企业向镇、区、市园区集中。
(2)“三改”即以城市标准规划建设高度城市化的乡村地区,在科学城市化目标下有序推动村改居;探索宅基地置换机制,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引导村庄空间形态的转换。
4.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与协调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1)从化、增城县级市辖镇应当编制镇总体规划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各区辖镇应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单元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2)近期推行两个层次村庄规划,即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规划。争取2009年底前完成全市各区、县级市村庄布点规划与村庄规划(规划期限3至5年),指导村庄近期建设与环境整治。
根据各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等方面对镇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布点规划,指导镇域居民点布局和规划管理。
在镇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在行政村村域范围内,对发展型、保留型、搬迁型村分别进行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整治规划,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村交通、防洪排涝、供水、排水、能源以及信息化建设,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布局垃圾集中处理站和再生资源回收站,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与人居环境。
(3)远期根据《城乡规划法》要求进一步明确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编制重点以及实施效能,按照新一轮*市城市总体规划思路,结合城市化目标与进程分步骤有序地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分类指导,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村新貌。
5.加快中心镇规划建设,把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城镇化,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化卫星城。
(二)推进城乡规划法规一体化。
1.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法规政策体系。
及时出台与《城乡规划法》相衔接的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根据《城乡规划法》,补充符合*市村镇规划建设特点的技术规定,包括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指引、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技术指引、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引等,使村镇规划编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及时出台与《城乡规划法》对接的法规政策。在省有关法规政策出台后,全市应及时制定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抓紧推进《*市城市规划条例》修订工作,制定一系列关于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政策办法,研究解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村镇房屋产权制度、村镇违法建设处罚制度等具体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化土地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
市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要尽快完善和细化全市的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和补充行之有效的涉及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关内容。
市发展改革委从完善城镇功能和改善城乡环境出发,尽快制订适应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发展指引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结构升级、效率提升,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三)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一体化。
1.建立市、区、镇、村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深化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统一规划、分级审批、重心下移、加强监督”的市、区、镇、村一体化规划管理机制。理顺市、区规划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积极下放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区(县级市)规划部门在规划管理个案审批中和规划编制审查中的作用。
2.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村镇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补充完善村镇规划管理组织架构,补充人员编制,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加大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基层村镇规划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3.保证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落实《城乡规划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并按计划执行。每年安排专款统筹村镇规划编制,保证村镇规划全面推进。
4.建立并完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1)明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及附图附件名称等。
(2)明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适用范围。《城乡规划法》规定在城乡规划确定乡村规划区后,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在经确定的乡村规划区内实施。在村庄规划区确定之前,下列情形的建设实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一,县级市辖镇行政区域内,经批准的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以外范围的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民住宅建设,依据经批准的村庄规划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县级市巳批准村庄布点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的区域内新建村民住宅建设和原有宅基地上村民住宅改造;在上述范围内的非乡村建设项目,仍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二,市辖四区(番禺、花都、萝岗、白云区)内已批准村庄布点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的区域内新建村民住宅建设和原有宅基地上村民住宅改造。
在城乡规划确定村庄规划区后,在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规划区内,对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民住宅建设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3)明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发放程序,简化办证手续。
第一,村民申请使用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新建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由村民委员会向所在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城乡规划部门或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委托其派出机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二,村民申请在已取得合法权属的原有宅基地范围内新建、拆建、改建、原址重建村民住宅的,应当持农村房地产权证或其他合法权属证明等材料,向所属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提出初步意见,并经村民会议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同意后,向所在镇人民政府(具体由镇规划管理机构承办)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加具符合一户一宅意见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经批准的村庄规划核发加建、改建、扩建、原址重建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4)明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延期申请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1年内,未开工建设,且未申请延续的,发证机关可依法注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所确定的内容,否则按《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5.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委托审批权限,解决村民住宅建设问题。
(1)市规划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各区村民住宅建设实际,核定各区村民住宅建设的用地规模、建设标准等,控制农村建房的总量规模,将个案审批的管理权下放给区规划分局。即各区规划部门、县级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各区(县级市)内的村庄布点规划,报市规划局审定后,由市规划局委托各区(县级市)政府及规划部门,按照相关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规、规划以及经批准的村庄布点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该区(县级市)各村的村庄规划并具体核发农村村民住宅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各项规划行政许可。同时,市规划局要加强对各区(县级市)政府及规划部门具体规划管理的监督检查。
(2)村庄布点规划应根据各区至2010年新增分户数,按照户均用地指标,推算出需要的新增村民住宅用地总规模,严格控制总量。同时还必须依据已审定的上层次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核定(根据村人口发展规模核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界限,确定村民住宅用地选址。应合理确定户均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按照节约用地原则及省市有关规定,新批准的住宅建设用地面积按如下标准执行:平原地区80平方米以下;丘陵地区120平方米以下;山区150平方米以下。
(3)分区域控制住宅建设形式。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以及各村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引导村民采用分区域制定住宅建设形式的控制要求。现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要求采取公寓式建设村民住宅;现状城市化水平较低且规划定位为以新市镇及农业发展区为主的地区,建设形式为联排式或独立式住宅。同时,还应鼓励村民建设公寓式住宅,减少建独立式、联排式住宅,尽量节约用地,村民如使用公寓式住宅节约出的土地可用作村经济发展用地。
关于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现就推进我市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和形成“一核(主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两极(南面南沙港临海产业和北面新白云机场临空产业)、三大集群(东翼、北翼和南翼产业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城乡对接、区域统筹、集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构筑全市城乡产业关联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引领,坚持“城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以城乡资源要素双向对接为抓手,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乡社会化服务一体化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城乡工业企业配套协作发展一体化格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格局,努力形成城乡资源共享、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三二一”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服务业布局一体化
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引导服务业资源拓展延伸,以城乡商贸流通、城乡金融服务、城乡科技服务布局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形成以中央商务区、国际性商务会展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金融创新服务区、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区和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特色服务功能区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乡服务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以发展连锁经营为途径,积极培育大型连锁企业集团,鼓励、引导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引入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电子拍卖等营销方式。支持龙头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批发企业二级城市配送中心,加快推进江南果蔬、黄沙水产、嘉禾生猪、*花博园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支持区(县级市)对辖区内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大中型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发展有潜力的市、区两级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批发市场,加快推进“*中央大厨房项目”,建设“肉类、三鸟、蔬果、餐饮辅料、食品生产、国际大型消费品物流中心”,鼓励农民以多种方式进入流通领域,逐步建立以区(县级市)为中心,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资及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形成覆盖面广、效率高、成本低的农产品城市配送网络。
(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构建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商业性及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履行支农服务职能,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区金融服务,鼓励设立多种类型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发挥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杠杆作用,整合利用市财政农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和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积极启动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金融服务,在有条件的区(县级市)开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用合作,支持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问题。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探索组建现代农业担保服务有限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区(县级市)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市场化模式组建担保有限公司。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扩大融资渠道,进而做大做强。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估监控体系。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加快建立现代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及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促进农村产权流转。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在内的农村产权流转政策,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进入专业市场流转,为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市场提供平台和通道,提高农业产业资本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加快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采取“电视、电话、网络合一”的综合服务方式,建立区、镇、村便民服务网络,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推动大型商贸市场完善门户网站、批发市场园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重点批发市场园区或大型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探索实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补贴政策,力争农业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
(四)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合作社”格局。每年确定3-5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示范点,引领创办花卉、蔬菜、水果、养殖等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强化农户之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以及基层供销社、营销商、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之间的联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三、推动工业集聚发展,促进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
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工业与农业、生产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的“一核、两极、三大集群”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一)科学规划工业布局。树立全市域观念,加强工业发展规划引导,把从化、增城等县域地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确立全市工业发展空间定位和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产业梯度布局及错位竞争格局,明确各区(县级市)产业发展定位,使各区(县级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产业定位基础上,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各区(县级市)工业协调发展。结合“退二进三”工作,加快推进*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增城市新塘镇)、石滩工业基地(增城市石滩镇)、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镇)、明珠产业基地(从化市民乐茶场)、鳌头产业基地(从化市鳌头镇)、纺织产业基地(花都区炭步镇)、赤坭工业园(花都区赤坭镇)、*石化产业基地(南沙区万顷沙镇)、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白云区钟落潭镇)、番禺现代产业基地(番禺区石楼镇)等10个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二)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尽快出台《*市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推动县域产业错位发展,支持从化、增城两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形成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和近远郊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体化空间格局。通过落实财政资金支持和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从2008-2010年,市发展改革委从统筹资金中每年安排5000万元、市财政局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承接影响环保类企业搬迁产业基地的建设专项资金,产业基地所在地政府按照市、区(县级市)1∶1的比例配套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抓紧实施《*市“退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穗府办〔2008〕63号)和《关于印发退二产业基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程序的通知》(穗发改工〔2008〕42号)。
(三)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遵循“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要求,加快对区(县级市)、镇、村工业园区的整合建设。加快制订产业集约用地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提高单位土地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鼓励各区(县级市)结合中心镇建设和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大力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良性发展。
(四)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和城乡联办出口基地等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总部+基地”等模式,承接一、二圈层的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各乡镇比较优势相适应的特色工业。引导部分镇村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分工、劳务协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及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
四、推动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布局一体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以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态林业等为重点的块状农业经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与都市、村镇、工业区相衔接的“组团式网络化多板块”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
(一)优化都市型农业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按照北部山地丘陵农业组团、南部滨海农业组团、西部平原农业组团、东部平原农业组团和中部城乡结合区农业组团等五大组团的战略布局,切实加强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规划保护,引导全市农业产业集中连片、集约集群、规模化发展。
(二)打造现代农业板块经济。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种子种苗、林业、渔业等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加快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省市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引导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积极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大型农业企业入穗,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农业、绿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采取财政补助、政策性信用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出口基地的扶持,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三)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镇、村及农民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民俗资源,继续改善农村入居环境,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充分发挥*作为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核心地位以及北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和番禺、南沙等地滨海农业优势,集中力量抓好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香观光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将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农家乐”、“农家旅馆”、“森林旅游”等体验式度假旅游。加快*市万亩果林的保护与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城市果林湿地公园。制定资金扶持政策,建立政府引导扶持、企业(集体)运作经营、农民参与的投融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旅行社、社会资本参与观光农业开发。将乡村旅游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同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实现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
(四)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制定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提高承担保护基本农田任务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区位类别,以“按地取酬”与“按劳取酬”,相结合进行补偿,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补偿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性,确保生态区农民增收。
五、推动统筹构建公共政策支撑,促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把统筹构建公共政策体系作为促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重要配套举措,与推动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各项政策措施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为促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
(一)统筹城乡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对区(县级市)财政体制,明确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收支范围,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做大市、区(县级市)财政收入“蛋糕”。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弥补区(县级市)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财力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重点投入到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及基础设施相关的全市性项目中,确保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抓好城乡公路网规划编制调整,加快构建*市域l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完善旅游公路网和旅游景区(点)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全面提高全市旅游通行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到2010年,基本完成146万亩农田和15万亩连片鱼塘的标准化改造任务。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水库安全达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和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村庄布点规划保留型、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建设,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供排水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规划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争到2010年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0%。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
(三)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养老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给予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同时,积极解决原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保障问题。
(四)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科学编制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等城乡规划的协调统一,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及村庄建设布局规模,引导村民住房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城区、集镇和中心村等地区集中。将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用地和农村经济留用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引导村集体利用经济留用地兴建与工业园区相配套的标准厂房、员工宿舍等设施,获得稳定收入。在工业集中发展区采取联营入股等方式有偿使用集体土地,解决工业用地不足矛盾。按照“集中留地、统筹利用”的原则,探索建立健全实物留地、物业补偿、货币补偿、参股经营、等价置换、指标抵扣等多种模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对把土地承包权流转给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田能手的农户,市、区(县级市)按实际流转面积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加强林地的使用和管理,完善和健全征占用林地的审批手续,以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省林改试点方案为指导,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培育活立木市场,促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力求做到农民得实惠,林业得发展,生态得改善,确保我市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保护和发展全市优美的林业生态环境。
(五)统筹中心镇建设。迸一步加大中心镇政策扶持力度,在资源要素配置上予以倾斜,经济社会管理上进行扩权,管理体制上推进创新,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化卫星城。强化中心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做强、做大中心镇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居则居的原则设立产业集聚区,引导二、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发展。创新投资体制,大力拓展中心镇建设资金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中心镇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教育文化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镇的土地集约利用,通过挖潜、改造、迁村并点、开发荒地和废弃地等土地整理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做到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合理引导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实施“农转居小区”建设,打破镇域界限,鼓励农民进镇购房置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在城镇规划的住宅区统建住房或到中心村及农村居民点建房,退出宅基地还耕后,扣除新建住房所占耕地,多出面积可用作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
- 上一篇:语文新课改探讨论文
- 下一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