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意见
时间:2022-02-02 11:33:00
导语: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将加快农村流通市场建设作为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注重经济效益,依托各种经济成份的大型流通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中小流通企业参与竞争,有效整合流通资源,采取兼并、重组、合作、联营等多种方式,促进大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推进连锁经营,为农民提供渠道畅通,购物方便,安全放心的生产、生活消费服务。
(二)指导原则。一是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连锁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面向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原则;三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从2007年—2010年,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畅通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市场体系;2011年—2015年,全面形成城乡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通有序、诚信和谐、繁荣丰富、高效畅通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市场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发展一批日用消费品、农资连锁经营店。第一阶段新建和改造40个重点乡镇连锁乡镇超市、农家店800家左右。第二阶段覆盖全市79个乡镇和千人以上的村;农资连锁经营额占全社会农资销售总额的90%以上。
2.支持扶持一批配送中心。按照交通便利、辐射面宽、物流成本低、配送时间短的原则建立,日用消费品、农资产品连锁配送率达60%以上。
3.支持扶持一批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在人口密度较大、交通便利、辐射面宽的区、县、社区和乡镇,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标准,新建和改造一批“绿色回收站”。
4.扶持提升一批标准化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周边产业带的农产品通过产地批发市场辐射省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及超市。
5.扶持一批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其中,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企业5个,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比例达25%以上。
6.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0个以上,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年出口额比2006年翻一番。
7.培养现代农村经营人才。有计划的培训乡镇超市、农家店连锁店长,实施店长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培训和培养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店长培训达800人以上,农产品经纪人每村不低于2人。
三、主要内容
(一)推动农村流通主体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产销大户等现代农村流通主体,整合利用供销社原有农村流通资源,建立新型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出口。
推动农村流通方式创新。大力推广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农村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规范农村市场经营行为,改善农村商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农村流通政策措施创新。完善和落实已有的促进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调整和改革不利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借鉴和引入国外和外省的先进政策措施,积极出台有利于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从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村市场,壮大一批出口基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商业行政布局和管理的模式,加快“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建设,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促进流通企业在农村健康发展,加快农村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
(二)构筑“六大体系”。
1.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以工程试点为突破口,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快“农家店”的建设步伐。大力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向农村发展,支持城市大型流通企业利用品牌、管理、货源、信息、技术等优势,整合基层供销社企业网点资源,在县城建设配送中心、发展连锁中心店,在乡村通过直营、特许经营等形式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发挥城市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聚集、辐射的功能,鼓励各类批发企业与农村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商品配送,发展农村自愿连锁经营。
2.构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动农资经营龙头骨干企业在全市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农资直营、加盟连锁店,实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与农技服务一体化。积极整合原有农资供应网点资源,充分发挥供销社、农业三站等原有网点资源的作用,推动其加强联合,开展农资和农技专业服务。加强农资品牌建设,建立经营者诚信体系,严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省心”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
3.构筑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进“*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以示范点为引导,突出龙头企业,加快“绿色回收站”的建设步伐。积极鼓励骨干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向区、县、乡镇发展。整合社会行业资源,在县城按规划要求选址建设再生资源分捡中心及相关市场,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连锁绿色回收站。
4.构筑农产品国内销售体系。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构筑农产品销售平台。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结合城市网点布局和小城镇发展,在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城镇、交通要道、优势农产品产地,培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交易灵活、辐射面广的区域性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完善市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及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动规范化经营,提高流通辐射能力和效率。扩大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依托现有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扩大农产品连锁销售规模和比例。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便利店。积极引导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农产品直接向连锁超市、便利店配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培育农产品经营市场主体,发展大型区域农产品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模式,推动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农产品流通。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大力创建名牌农产品,通过举办展示会、交易会等方式,推介名牌农产品,推动名牌农产品进超市,提高市场占有率。
5.构筑农产品出口体系。鼓励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工作,扶持园艺产品、畜禽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出口。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和我市比较优势,加强蔬菜、中药材等重点品种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出口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密切监测并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等动态扩大出口。
6.构筑农村市场运行服务监控体系。加强农村市场运行信息监测,设计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国内销售和农产品出口等四大体系监测指标,有关重点企业、出口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及中心店均作为监测样本点,并与上述四大体系建设实行同步监测。加强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在信息网络系统上及时有关试点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市场供求等信息,为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服务。加强试点企业信用建设,制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开发信用评价软件,及时高效收集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科学评价企业信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07年起3年内,市级财政在原有支农、服务业发展预算基础上,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各区、市、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现代流通业发展资金,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流通改革试点。
(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连锁企业市内跨区域设立的直营门店,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与总部微机联网、并由总部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并且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的,由总部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
(三)加强信贷支持。把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作为信贷重点。金融部门对实力强、资信好、效益佳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要给予综合授信贷款,并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利率优惠。要积极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等方面予以倾斜。要积极利用网上银行向农村延伸服务资源,推进连锁经营。要合理运用扶贫贷款,支持企业在农村开展连锁经营业务。允许连锁经营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进行抵(质)押贷款,有关部门要做好资产权证确认和相关服务工作,尽量给予便利。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要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信贷投入。
(四)规范工商管理。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设立全资或控股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于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连锁经营企业经营卷烟、食盐、药品、书籍、报刊、音像制品,代售邮票、信封、明信片、电话卡、代办公用电话等业务,可由总部向审批机关申请办理有关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总部取得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后,门店不需再办理相应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可由总部(或委托门店)持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复印件,向门店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并由门店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即可。有关部门在办理连锁经营企业经营上述商品或服务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时,对不同地区和系统内外的所有企业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对连锁经营企业要求设立非企业法人门店和配送中心的,门店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予以支持,不得设置障碍。
(五)扩大经营范围。连锁龙头企业直营门店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由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许可申请,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予以认可,简化审批手续。连锁龙头企业直营门店经营音像制品、书籍报刊,可持经原发证部门加盖确认印章的连锁总部许可证复印件,到当地县级文化或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后,直接换领相关证件。连锁龙头企业的加盟门店,经总部承诺担保经营责任,可参照直营门店办法执行。连锁龙头企业直营门店经营卷烟零售业务,可由直营门店或连锁总部统一向各门店所在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并可适当放宽经营数量和间距限制。卷烟制品可由门店、总部或区域配送中心向所在地烟草公司统一订货,由烟草配送中心送货上门。
(六)创建“绿色通道”。对合法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不得随意检查,要继续坚持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涉及超限超载的,可将信息通报给车辆注册地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对整车运输各类新鲜蔬菜、瓜果、水产品、家禽及肉、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过开放式收费站点,凭有效货物运单,免征路桥通行费;对整车运输本地产化肥的车辆,凭化肥生产企业和县以上供销、农资部门开具的当日销售发票,以及运管部门统一印制的运单,免收满载单程车辆通行费。
(七)优化外部环境。编制县、乡(镇)消费品、农资连锁经营发展规划,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有序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支持连锁龙头企业拓展网点,建立配送中心,其仓储等项目用地,按仓储用地执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对配送运行提供市区通行便利。严格依法行政,对不同地区和系统内外的连锁企业,在办理批准文件、许可证以及监督检查时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进一步清理有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特别是打破县级区域封锁,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市场体系的形成。
五、组织实施
(一)分步实施。2007年,试点从市、区(县、市)两级供销社入手,充分利用、盘活供销社现有的流通存量资源,打破区域所有制关系,按照市场规则和《公司法》的要求,整合市、区(县、市)两级供销社资源,形成有规模、有活力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施一网三通(农资产品配送经营、日用消费品配送经营、农产品购销经营)、再生资源回收的营销网络体系。将市、区(县、市)两级供销社企业组建的连锁经营企业纳入首期试点企业,供销社要广泛的吸纳城市和农村流通资源,共同打造我市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0*年,在全市全面实施试点工作。
(二)加强领导。我市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在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关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要求,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试点工作。
- 上一篇:破产法统一化方式分析论文
- 下一篇: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