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经济改善发展环境工作意见

时间:2022-01-27 10:20:00

导语:县委经济改善发展环境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委经济改善发展环境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2009年大项目建设年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实施“双十双百亿”工程,“*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冲刺全省十强县”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深入推进“八项制度”的落实,重点解决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企业反映的不作为、慢作为、办事难、效率低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结合我县开展的“整顿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年活动,深入推进“八项制度”落实,加强机关和“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为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下大力气营造优良的行政服务环境。坚持经常性明察暗访,对管理不到位、办事效率低、刁难推诿、服务质量差的部门或“窗口”单位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并实施行政问责。建立和完善企业监督评议机制,继续开展“千家企业评机关”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严格执行《*县推行“八项制度”考核办法》,建立与之配套的单位和个人奖惩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好窗口”评选活动的“品牌”效应,对在落实“八项制度”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此项工作由县直机关工委、县改善办牵头,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考核办、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责任单位。

(二)加大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重点解决随意执法的问题。针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乱检查、乱罚款、滥收费等不依法行政问题,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各行政执法机关要集中组织开展“树立公仆意识,端正执法理念”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哈尔滨市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建立健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经常性、动态性监督,建立企业监测点制度,凡到监测点企业检查、收费的部门均要实施登记,写明检查或收费的理由、事项、依据、处理结果等,并由企业对检查或收费结果签署意见。县改善办建立十个企业监测点,定期对登记情况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和纠正不依法行政等违法违规问题。深入推行《企业轻微违规不处罚制度》,对轻微违规的企业,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处罚的,原则上按下限处罚标准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实行备案审查。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大项目推进工作的监督,对不作为、乱作为,为谋取私利而损害项目建设的单位和执法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此项工作由县法制办牵头,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地税局、县交通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物价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行政执法局、县文体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监察局为责任单位。其中继续规范各类收费行为、着重解决乱罚款、滥收费问题,由县物价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为责任单位。

(三)强化司法过错责任追究,重点解决司法不公的问题。针对办案过程中有意拖延、明显偏袒、滥用自由裁量权、执行不力等司法不公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办案人员的过错责任。建立和完善执法人员科学考评体系,构建公正司法长效监督制约机制,结合开展以“增强服务发展意识,完善服务发展措施,提高服务发展能力”为主题的政法“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加强“依法办案,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执法理念教育,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落实和完善司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办案过程中以案谋私导致的司法不公、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损害大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逐步构建企业法律援助机制,建立企业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诉讼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继续落实涉诉企业回访制度,定期走访涉诉企业,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主动纠正错误,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此项工作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县监察局为责任单位。

(四)大力推进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守信的问题。按照《哈尔滨市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出发点,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尽快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严厉惩戒政府部门失信行为。加快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工作,对重大项目建设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归集,为政府部门服务企业和开展监管提供依据。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并逐步建立成长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信用征集、失信惩戒等机制。全面提高社会诚信水平,逐步建立“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此项工作由县政府办牵头,县文明办、县工商局为责任单位。

(五)强化对投诉、举报问题的调查工作,重点查处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问题。改善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受理企业投诉、举报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问题,重点从严从速查处损害大项目建设的违纪违法问题,对影响恶劣的典型问题或案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诉、举报问题的查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在查处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发现同类案件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充分发挥查处工作的治本作用。此项工作由县改善办牵头,县委政法委、县法制办、县监察局为责任单位。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真心实意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要继续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企业和群众参与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各乡(镇)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组织机构。各牵头单位要会同责任单位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各责任单位要主动衔接配合,定期检查和督导各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

(二)突出重点,主动延伸。要根据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全年工作要做到“四个延伸”,即由被动受理企业投诉向主动同企业联系听取企业意见延伸,进一步落实涉诉企业回访制和企业联系点制度,定期走访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侧重监督检查县直部门向监督检查基层站、办、所、队延伸,把明察暗访的工作重心下沉,重点转向发生问题较多的基层执法、司法单位;由事后查办向事前预防问题发生延伸,督促、检查和指导执法部门、司法机关持续加大对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牢固树立“亲民执法”和“公正司法”的理念;由注重正面典型宣传向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延伸,工作中注意发现、查办、分析、总结、通报具有警示作用的负面典型案件,用负面典型教育人、警示人、挽救人。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和制约执法、司法人员的行为,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三)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明察暗访活动,对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八项制度”、“七条禁令”等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将明察暗访结果进行通报。继续发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和联系点企业的经常化监督作用,对企业反映的乱检查、乱罚款、滥收费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问题,特别是干扰、阻碍大项目建设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依纪依法从严从重追究有关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并予以通报。县改善办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要严格遵守督办件、交办件办理的时限与程序,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要开展监督检查与评议活动,把检查和评议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体系,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四)深入调研,科学指导。2009年市改善办与市社科院联合组织开展“优化环境调研年”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活动要求,就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逐步建立优化环境调研指导机制,并纳入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聘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和我县社会各界人士为经济发展环境特邀调研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水平。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以“我能为企业发展做什么”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施监督、跟踪报道;注意发现、总结、宣传正面典型,积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