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村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24 11:14:00
导语:农村生态村建设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着力农村社会建设、着眼农村民生改善,不断强化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化观念武装农民,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弘扬生态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主要任务是:以着力解决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农民文化素质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和农民家庭创业难、增收难等问题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延边特色的高效农业,山村、林地、庭院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农村优美的人居环境,使村民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培育以朝鲜族为主的多元和谐民族文化,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培养生态农民。从而,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环境和人文建设发展,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文明生态村试点建设的基本内容
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文明生态村包含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培养生态农民四个方面内容。每个乡镇要选出1个自然村,作为文明生态试点建设村,利用两年时间,把试点村建设成为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农民为一体的文明生态村。
(三)发展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优化融为一体,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利用延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经济,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营方式的重要创新形式,推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山区林地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绿色高效农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农村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基础。
(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生活环境。主要是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依据村庄的自然条件,修建村通往附近公路的干道和主村道,以及通往各家各户的巷道;进行破旧民房、影响村庄整体规划的房屋改造,和农户饮用水、厕所等改造;清理村周围、村内、房屋周围的垃圾、粪坑等卫生死角;建设绿化带、公共绿地或小公园,种植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树木花草,使之形成村内村外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的良好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家居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五)培育生态文化,就是依托延边是我国朝鲜族民族聚集区和满族发祥地等人文历史渊源,培育民族文化底蕴,弘扬民族团结、抗争和进取精神,展现少数民族风采。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移风易俗,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六)培养生态农民。生态农民就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农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培养生态农民,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教育,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农民具有生态意识、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维护公共利益(特别是生态公共利益),遵守已确立的环境法规,推动政府制定相关的环境法规,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主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各项规范。
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标准
文明生态村建设要坚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达到如下建设标准。
(七)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两委班子,能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班子成员勤奋敬业,廉洁奉公,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深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村干部依法行政,团结与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效果明显;村务、财务制度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八)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农村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山区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农民养老保险、就医保障和疫病防治机制逐步建立,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九)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干净卫生,整洁美观,人居环境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即连接公路主村道和通往各家各户的巷道全部实现硬化,且路面平整通畅,排水良好,无污水横流或积水;村内主要巷道架设有路灯,各种电线、网线、闭路线等线路架设(埋设)规范、合理,无私拉乱接现象;村主要道路、公共活动场所两旁统一种植花木,村周围有环村林带,外通公路有绿化带,农户房前屋后种有观赏或经济花木,花草树木前后掩映,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村庄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35%以上,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村内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区域卫生定时打扫,农户家里整洁卫生,村有固定垃圾堆放点,或集中焚烧掩埋点,户侧设置规范合理,村民的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人畜粪便得到有效处理,柴垛及农具杂物整齐摆放,无脏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现象,并且村民基本用上自来水或压力水井,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十)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村民文明程度较高。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教育得到有效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村民讲诚信、求致富、争先进、展才艺的热情较高;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较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邻里关系、村庄关系和尊老爱幼、助学助贫的乡风民风基本形成。
(十一)村民法制观念增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普法教育扎实深入,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得到根治;打架斗殴、酗酒吸毒、聚众赌博、邻里纠纷、封建迷信等治安事件和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村中无文盲,村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五好文明家庭”达到80%以上。
(十二)文体设施建设完善,思想文化阵地坚固。村里建有文化活动室,各种作用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文化活动室达到有适宜于开展教育培训的专门场所,能经常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科技、文化等知识教育培训;有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符合群众阅读的书报刊等资料,并做到不断更新;有配套的文化活动设施和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能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必要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能满足群众开展身体锻炼和体育健身活动的要求。
(十三)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携手共建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规宣传教育,使坚持“三个离不开”和调动“两个积极性”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十四)规章制度健全落实,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基本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其它有利于农村经济、环境、文化发展的各项村规民约健全、规范,并得到有效落实和不断创新。
五、文明生态村试点建设的要求
(十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文明生态村建设是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是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能够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发挥聚集效应。各乡镇要充分认清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放手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成立文明生态村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文明办负责做好文明生态村试点建设工作的牵头协调和督导检查,确保试点建设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帮扶和引导试点村的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农业,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认真抓好试点村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之中。
(十六)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在文明生态试点村建设工作中,要把各级支持的涉农资金统筹安排,把一些建设资金进行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认真抓好试点村改水改厕、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突出可操作性,切实使村容村貌大改变,农村经济大发展,让村民得到实慧、感到温暖。要根据试点村发展水平,认真做好建设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建设任务,逐步完成试点工作。
(十七)多方筹集,加大投入。资金筹集工作是文明生态试点村建设的一大难题,也是今后创建文明生态村成败的关键,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可采取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出一点,村委会筹一点,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捐一点,涉农单位和扶贫部门支持一点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十八)广泛发动,搞好宣传。要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群众广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营造创建氛围。试点村要加快“农村文化家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村镇图书室、广播电视网、电影放映点等阵地建设,靠先进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代表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
(十九)城乡共建,齐抓共管。试点村建设工作中,要积极协调各级文明单位与试点村结成帮建对子。帮建单位要及时摸清各村的具体情况,了解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农民收入情况,准确掌握村里的优势和不足,因地制宜,帮助做好规划。要切实帮助创建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要突出抓好路、水、气、电、广播电视等“五网”建设,切实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选好试点,打好基础。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试点建设也必须从基础抓起,要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前提,区分层次,分步实施,切不可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先期建设的试点村,要把群众创建热情高、集资条件好、有一定基础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村庄定为创建村庄。可着重体现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色教育型文明生态村。抗日联军组建地、根据地和著名战役、战斗区,是我县人民抵抗外寇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建设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的革命历史纪念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要选择有一定基础,代表性较强的村庄创建红色旅游型文明生态村。二是民族文化型文明生态村。即地处交通要道,具有浓厚的延边朝鲜族民族特点的村庄;三是特色产业型文明生态村。依托长白山特有的自然资源,建设以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药品、绿色保健品等为主打产品的文明生态村。aa县将确定2个村为全州文明生态试点建设村。
- 上一篇:青少年旅游市场培育模式分析论文
- 下一篇:国内电视直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