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2-12-16 03:32:00
导语: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州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江三峡上游,抓好*州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意义十分重要。要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遏制环境恶化。建设一个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为*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现就我市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严峻形势
“九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指示,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积极治理老污染,严格控制新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洁,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州市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创造了较好环境条件。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认识不够。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个别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赚取眼前利益。二是管理制度未从根本上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一把手对环保工作亲自抓、负总责”的精神未落到实处;执行建设项目第一审批权没有到位,造成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三是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二氧化硫处理率仅为8%,生活污水、废物处理率分别为9%、0.7%,按国家要求,2010年我市长江出口断面水质应达到二类水域标准,目前只能达到三类水域标准,沱江污染也较严重;永宁河、濑溪河水质在继续下降。四是环保部门基础薄弱。人员不足,环保建设投入少,县区机构不健全。五是依法执法难。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阻力大,依法处理困难。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有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根本不搞污染治理或故意闲置污染防治设施,使得大量废水、废气、废渣不经处置即向外排放,污染环境,以致多年来,全市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二、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的几件大事
“十五”期间,全市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要重点抓好六件事:
(一)以*州市区带动各县城区全面推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重点整治污水、噪声、废气、固体废弃物,抓好城市绿化,要加速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到200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强化非生产项目治污设施的检查验收,禁止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废物和废气污染城市环境;积极推广清洁燃料,使城市气化率达到95%,积极治理汽车尾气,减轻大气污染,使市区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各类噪声的环境管理,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标准;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防止扩散和污染环境;加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划定和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城市饮用水源达到地面水Ⅲ类标准,加大城市绿化力度,进一步扩大城市居民绿化占有面积,努力创造条件,使*州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二)保护“两江”(长江、沱江)、治理“三河”(永宁河、濑溪河、赤水河)。水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决不允许违法污染和破坏。要通过沿江河企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水土流失治理等综合措施,把珍贵的水源保护好。要加强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境内长江、沱江干流不加重污染。要制定和实施永宁河、濑溪河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使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要加强赤水河的保护,在“十五”期间,使赤水河水质保持Ⅱ类水质水平。全市其余支流都要切实加强保护,不能加重污染。
(三)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企业发展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找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对已经达标的企业,要实行在线监测,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严肃查处擅自停止或拆除污染治理设施的行为。对正在停产治理的污染企业,抓紧施工,确保达标,通过检查验收尽快投产。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治理无望的企业依法关停或转产;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何单位排放污染物不得突破总量计划;依法实施废水、废气、废渣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项目要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工商、文化等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或其它许可证前,要审查是否经过环保审批。
(四)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加强森林、土地、生物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兴建有污染的项目。积极申报新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对生物多样性实施抢救性保护;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绿化荒山、减少水土流夫;开展以“两江三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集中成片综合治理,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要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示范县(区),在“十五”期间,新增治理水土流夫面积2000平方公里,逐步把我市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区。
(五)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我市人口多数居住在农村,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授点示范,积极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大力推广家用气化炉,禁止秸杆在交通要道、机场附近露天焚烧,严禁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对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必须关闭;防治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灌溉带来的化学污染及其它面源污染;认真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切实落实小集镇建设的环保措施。
(六)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认证、ISOI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走向世界打通绿色通道。企业要结合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同时抓好环保应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工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富有*州特色的环保产业,实施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鼓励群众参与改善和保护环境,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企业和人民群众要提高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各级政府要把保护环境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经济建设决策过程中,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要把企业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工作。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经济主管部门要有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切实承担起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继续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
(二)增大投入,搞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投入是关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投入,大力引进外资,搞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目标任务的实现。各县区已纳入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的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要尽快组织实施,地方财政在资金上要给予保证。建立多渠道的环保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公众、企业、财政投入治理污染的渠道,并确保畅通。
(三)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氛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要坚持“面向领导,面向公众,面向企业,面向中小学”的方针,各级、各部门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积极配合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开展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化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公安、交通、文化、城管、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接各自职责实施环境管理;认真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实施“环境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依法行政;加速环境监理、监测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环境科研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和转化工作,逐步实现环境管理现代化;在服务上,规范程序,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加大现场监理和执法力度,增加硬件设施投入,实现环境管理经常化、制度化。
(五)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素质建设,各县区要认真落实朱熔基总理关于“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既要坚决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做好精减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又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水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的指示精神,加强县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县区也可在乡一级设立环保办事机构,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给予保证。要加强环保队伍素质建设,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环保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