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的意见
时间:2022-12-15 08:48:00
导语: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行为,理顺机关、事业单位用工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用工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现就规范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名称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使用的各类人员统称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管理职工。
二、范围对象
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因后勤服务工作需要,允许使用部分社会化管理的工勤人员。
事业单位因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允许使用部分管理辅助、专业技术、后勤服务等社会化管理职工。
三、用工原则
1.统一管理原则。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由市机构编制部门统一扎口管理,各部门(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社会化管理职工。
2.总量控制原则。严格控制编制人员增长,现有事业单位一律不再增核编制。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能够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律不准使用社会化管理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社会化管理人员的,必须在市机构编制部门下达的社会化用工控制数内使用。
3.公开招考原则。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社会化管理人员,必须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参照《*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4.规范使用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使用的社会化管理职工,不予办理进编手续,采用人才(劳务)派遣的模式,实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管理,做到规范使用、依法管理。
四、办理程序
1.申请。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社会化管理人员,须根据为保证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向市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社会化用工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用人原因、数量、岗位、待遇及本部门(单位)人员编制使用情况等。
2.审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运行的原则,对各部门(单位)提出的社会化用工申请,由市编办审核后报市编委会审定,下达社会化用工人员控制数。
3.招聘。经市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后,各部门(单位)凭市编办出具的《*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使用通知单》,由市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五、用工管理
自用工之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应与市人才市场签订派遣合同,市人才市场与被聘用的社会化管理职工签订《*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聘用(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期满,确因工作需要留用的,由用工单位提出继续派遣要求,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用工单位不再使用的社会化管理人员,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市人才市场,由市人才市场按《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人员办理聘用(劳动)合同解除手续。
各用工单位要切实加强社会化用工管理,负责社会化管理职工必要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建立社会化管理职工年度考核考评制度,并将考核考评结果存入职工本人档案,作为续签、解除、奖惩的重要依据。
社会化管理职工履行合同发生的各类纠纷及劳动争议,由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六、人员待遇
社会化用工人员的工资标准和增长机制,根据其工作岗位性质和任务轻重等因素确定。全额拨款单位社会化用工人员的工资标准由市人事局会同市财政局具体确定。
社会化用工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按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经费渠道
社会化用工人员的工资、保险及其他相关经费,一般由原渠道列支。
八、现有编外人员的登记审核
各部门(单位)要对现有的编外用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将名单上报编制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重新申报社会化用工计划,经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后,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下,可以通过内部竞争的方式择优使用部分现有的编外人员。对落聘的现有编外人员,重新登记待业,由市人才市场优先推荐就业。
九、监督检查
建立社会化用工督查制度。市编制、组织、人事、劳动、财政、监察部门负责社会化用工的监督检查工作,每年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聘用社会化管理人员的,机构编制部门削减或取消该单位使用额度,劳动部门及时监察、查纠违规行为,财政部门不予核准经费支出,监察部门及时作出处理。
本意见由市编办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 上一篇: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研究论文
- 下一篇: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