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07 05:37:00
导语: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逐渐增多。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以来的实践证明,大多数争议均可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具有灵活、便利、省时、不激化矛盾等优点,当事人容易接受并愿意选择这种解决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及时处理人事争议,切实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是及时处理人事争议、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开展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要遵循及时、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人事争议案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江苏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的有关要求做好调解工作。
二、各乡镇、市直机关各主管部门,市各群众团体和市各直属单位设立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是事业单位调解本单位人事争议的组织,其工作接受同级政府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单位代表、工会代表组成,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单位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由单位工会负责,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与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协商确定。
三、调解委员会调解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
(一)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因辞职、辞退发生的争议;
(二)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之间因公开招聘、聘用程序、聘用
合同期限、定期或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安置、聘用合同履行等发生的争议;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四、调解委员会调解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应遵循下列程序:
(一)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人事争议调解申请书》。
(二)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做好记录,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调解委员会应在四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对不受理的,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对调解委员会无法决定是否受理的案件,由调解委员会主任决定是否受理,发生人事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申诉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活动。
(三)及时指派调解委员会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应做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有争议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参加调解会议协助调解,简单的争议,可由委员会指定一至二名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委员会应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人事管理政策、聘用合同以及依照法律法规制定的单位内部管理规定,公正调解。
(四)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协议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单位、法定代表人)、职务、争议事项、调解结果及其他应说明的事项,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简单争议由调解委员)以及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各一份)。调解不成的,应作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意见书一式三份(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各一份)。调解不成或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提起人事争议仲裁。
五、调解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在受理调解中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六、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应保持公正,实行回避制度。调解委员会成员如果是人事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或与人事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或与人事争议当事人也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也可以口头或书面申请其回避。调解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七、调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调解工作,防止简单从事,激化矛盾。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调解工作人员,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对其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确不适合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应予以调整。
八、各乡镇、市直机关各主管部门、市各群众团体和市直属单位要在2005年5月26日前建好调解委员会,并于2005年5月30日前将名单分别报市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人事局五楼公务员管理科)和市总工会办公室。五十人以上的事业单位设立调解委员会;乡镇、主管部门建立本系统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能科室、工会、基层单位三方代表组成,职能科室代表由政治处、组织、人事、办公室负责人担任。工会代表由产业(系统)工会委员会负责人担任,基层单位代表由所属事业单位推举,承担本系统未建调解委员会的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调解委员会成员名单分别报送市总工会和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
各乡镇、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调解委员会的领导,尽快建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配备调解工作人员,建立调解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做好人事争议的调解工作,为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新新闻学研究论文
- 下一篇:公用事业建设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