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时间:2022-12-02 10:19:00
导语: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新型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已日益迫切。建立市、镇(区)、村(居)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城乡社区服务工作,对于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民政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84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四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意见的通知》(常政发〔20*〕197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市建立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建立三级公共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社区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二)工作目标。建立市、镇(区)、村(居)和城市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便民、利民、规范、高效的要求,将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事项纳入服务中心办理。立足城乡社区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要,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乡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到2008年底,所有镇(区)建成镇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30%的村(居)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和30%的城市社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其中所有在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被撤并乡镇的老集镇村(居)必须建成村(居)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其余村(居)和城市社区建成便民服务室;2009年,再有30%的村(居)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和30%的城市社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到2010年,市、镇(区)、村(居)和城市社区全部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二是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积极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向社区延伸,充分挖掘辖区内社区服务资源,发挥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三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经济基础强的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经济基础弱的可量力而行,但应基本满足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
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设置为:市级行政服务中心、镇(区)公共服务中心、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真正实现“既受又理”,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依托政府电子政务平台,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监察,逐步实行联网等。在强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市级社区服务中心,主要内容应涵盖为民服务中心(含婚、生、幼、教、职、助、孤、抚、残、贫、难、老、病、丧等服务内容)、市民求助中心(及时建立服务信息数据库和服务求助热线,存储加盟公司、服务项目、服务人员和相关社区居民情况等信息,合理调度各项服务)、法律援助中心、文体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培训中心等五大功能。强化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镇(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便民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活动、文体活动等五大功能。项目应包括规划建设、劳动保障、民政、残联、司法、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外来人口管理、供电供水、有线电视、集镇管理、国土、工商、税务、财政、农经农服、综合服务等。
(三)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要力争做到“八个有”,即有便民服务室(内设警务、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党员服务、民政残联、人武、司法和综治调解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受理和服务项目)、有能容纳村民代表人数的多功能会议室、有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有医疗保健室、有图书阅览室、有村务财务公开的宣传窗口、边缘村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连锁超市(含农技农资超市)、有农村合作组织(包括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慈善协会、志愿者协会、文体协会等),以基本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身娱乐、求医求助、便民利民服务等需求。
(四)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含居委会办公用房)每百户应达30平方米以上。服务项目应达到“*市星级社区考评标准”(常民基〔2006〕8号文件),要实行“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内容包括警务、劳动保障、民政残联、城管、司法综治、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外来人口管理、供电供水、有线电视、党员服务、居家养老、家政中介、志愿者服务、各类文体协会等15个以上,要有容纳社区成员代表人数的多功能会议室,有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图书阅览室,有居务公开的宣传窗口,有志愿者协会、慈善超市,室外有健身活动广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财政扶持。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镇(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的每个奖励10万元;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达到示范社区标准的每个奖励5万元,达到达标社区标准的每个奖励3万元。
(二)多元投入。1、大力开展社区共建活动。驻社区单位应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驻社区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要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机制,努力拓宽投入渠道。2、积极整合社区资源。要挖掘和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将镇、村闲置的存量资产以无偿划拨、低偿借租等方式给社区使用,充分利用被撤并镇、村的办公用房和其他场所建设社区服务中心。3、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经常开展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综合能力。要合理调配好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特别是调配好镇、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人员。镇(区)公共服务中心人员可从被合并镇富余人员中调配,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可从被合并村(居)富余人员或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中调配。
(三)强化领导。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点工作。镇(区)、村(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市社区建设协调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市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镇(区)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要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一级一级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各有关责任部门要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实际,将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事项纳入中心办理。各镇(区)、各责任部门要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工作和业务指导,又好又快组织推进全市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发挥综合服务功能。
- 上一篇:网络广告创意分析论文
- 下一篇:免费婚检服务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