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标准生活救助的意见
时间:2022-12-02 10:13:00
导语:城乡低保标准生活救助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改善重残人员生活状况,参照江苏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给予生活救助的通知》(苏民保〔2007〕12号、苏财社〔2007〕127号)精神,现就我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提出如下意见:
一、救助对象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籍,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登记为一至二级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盲视力残疾,未享受低保、五保待遇,本人无固定收入或固定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重残人员,可申请享受生活救助。
(二)固定收入包括:
1.通过就业等形式享有的工资待遇;
2.在工商部门以残疾人姓名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营业收入;
3.按月享受的养老保险金、养老补贴、退休金和退职、退养费;
4.按月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5.按月享受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
6.个人名下的房租收入;
7.应当计算的其他固定收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生活救助:
1.正在服刑期间的;
2.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从事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
3.参与盗窃、抢劫、破坏公共设施和扰乱社会秩序等活动的;
4.参与组织各种形式赌博、、、吸(贩)毒活动的;
5.其他经政府认定不享受生活救助的。
二、救助标准
符合救助条件的城镇和农村重残人员,无固定收入的分别按我市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有固定收入的分别按我市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差额发放生活救助金。
三、救助程序
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以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镇(区)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程序,按季度实施。对在调查、审核、审批过程中确定不予救助的,承办机构应及时告知救助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一)救助申请人向户籍所在村(居)委会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户口簿、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本人收入证明,领取填写《*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
(二)居(村)委会对救助申请人材料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在申请人居住地公示5日无异议的签署调查意见后,将《*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以及残疾证、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等,一式两份,上报镇(区)民政办。
(三)镇(区)民政办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上报市民政局。
(四)市民政局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签署审批意见。
四、资金保障
(一)城镇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农村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由市、镇(区)财政各承担50%。
(二)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自批准季度的下一个月起,按批准金额享受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金。
(三)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列入“其他城镇社会救济支出”和“其他农村社会救济支出”科目,按季度实行社会化发放。
五、救助管理
(一)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市残联负责建立完善重残人员数据库,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市民政部门提供重残人员相关情况。
(三)市民政部门负责做好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和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的申领、发放,对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向市残联反馈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情况。
(四)市卫生部门负责配合做好残疾等级鉴定工作。
(五)市财政部门负责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的拨付和监管。
- 上一篇:防火墙攻击方法研究论文
- 下一篇:中介机构规范化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