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管理意见
时间:2022-11-24 04:24:00
导语: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管理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加快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稳定社会中的作用,筑牢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全市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结合全区居(村)委会建设的现状,现就全区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主题,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建设城乡一体和谐社区为导向,以规范事务管理、规章制度、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居(村)委会自治职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逐步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
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3?4年的努力,全区所有居(村)委会实现“四个规范”,即事务管理规范,做到工作职责明确、角色关系协调;规章制度规范,做到基本制度健全、程序流程清楚、公布形式多样;阵地建设规范,做到服务载体面积达标、功能布局合理;队伍建设规范,做到居(村)委会干部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机制完善。其中,到20*年底,全区80%的居委会和60%的村委会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600平方米以上,且功能设置达阵地规范化建设要求;到20*年底,全区所有居(村)委会的办公和服务用房达标。
二、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始终把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内容,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居民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二)坚持资源共享、统筹城乡的原则。充分调动区域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乡社区建设,以统筹城乡区域资源为根本,注重发挥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共有、共享,形成共驻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
(三)坚持完善管理、增强效能的原则。以健全和规范民主管理制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改进城乡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在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增强城乡社区的自治力、服务力和凝聚力,促进城乡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居(村)委会的事务管理。
1.建立健全居(村)委会信息化工作手段。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管理中的运用,建立集民政、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流动人口、兵役登记、社区矫正等涉及辖区居民的个人信息综合数据库,切实精简政府部门进社区的工作台帐,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居(村)委会管理与服务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居(村)委会工作资料收集归档严格按区政府《关于批转〈*区镇(街道)社区规范建档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发〔20*〕35号)执行。
2.普遍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民间组织承接政府社区社会事务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城乡社区要普遍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工作。要按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界定居(村)委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的职权,科学区分居(村)委会的民主自治权利和社区公共服务站办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权利。
3.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组织以及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城乡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要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引导和分类指导,规范运行,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培育发展专业服务类民间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
4.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以服务城乡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面向全体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突出以劳动保障、卫生计生、社会救助、文体教育、治安防范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使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向社区覆盖。
(二)规范居(村)委会的规章制度。
1.居(村)委会的主要规章制度。村委会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规范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的意见》(*委发〔20*〕30号)要求,完善村委会十项规章制度。社区居委会要参照村委会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可根据本地实际,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并实施其它规章制度。
2.规章制度的公开形式。居(村)委会各项规章制度可以通过上墙公布、网上、图册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公开。主要规章制度应当以镇街为单位,做到统一样式,统一制板,上墙公布。社区公共服务大厅内应有社区基本情况、办理事项基本工作流程等内容,其他各项制度可以根据其内容分别悬挂在相应活动场所,供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和便于群众监督。
3.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严格执行代表会议制度,凡是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决策,都必须经居(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规范居(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理财,严格按区委农工办统一下发的公开表公开居(村)务项目。坚持年度内实行一至二次居(村)委会干部述职评议和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并将考核评议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
(三)规范居(村)委会的阵地建设。
1.强化居(村)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的建设标准。全区居(村)委会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必须达600平方米以上。居(村)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的设置地点要考虑对居民的服务半径,一般设在所管辖区域的中心地带。对居(村)委会驻址之外,居民群众聚居的地方,可设置一定面积的服务用房,就地就近服务居民。凡尚未达标的居(村)委会,要通过新建、改造、购买、租用、置换、共驻共建等措施,切实解决服务载体不足的问题。凡新建的居民小区,应按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委发〔20*〕24号)的要求,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2.居(村)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功能布局。居(村)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要充分发挥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区服务的功能,至少应具备“一点、两栏、三站、九室”等办公和服务功能。一点即全民健身点;两栏即公开栏、宣传栏;三站即社区公共服务站、劳动保障站、卫生计生服务站;九室即党组织办公室、居(村)委会办公室、财务室、信息室(档案室)、教育培训室(代表会议室)、图书阅览室、信访调解室(综治办)、警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居(村)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中,用于公益性服务和活动的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较大的,可单独设置各类站、室,面积较小的,要加强资源整合,突出一室多用的原则,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要。居(村)委会外墙只可统一悬挂党组织和居(村)委会两块牌子。
(四)规范居(村)委会的队伍建设。
1.居(村)委会工作队伍的产生。居(村)委会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所辖区域居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各街镇要统一组织,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等形式,面向社会选聘职业社区工作者,由居(村)委会聘用并管理,逐步实现换届选举和选聘社工同步进行。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力争在3?4年内每个居(村)委会都要配有一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
2.社区工作者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推行社区工作者任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规范社区工作者选聘、培训、考核、奖惩办法,定期开展考核评优活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按*政发[20*]14号文要求,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职业社区工作者队伍。
四、合力推进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是和谐城乡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和系统性工作。各镇街党政组织要从构建和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入手,充分认识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切实把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纳入和谐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计划,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帮助基层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部门支持、协调配合。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协调和配合力度。区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指导、协调、督促的职能;财政部门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对按要求完成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社区(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从社区建设专项经费中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区各有关部门工作进社区,要切实加强资源整合,服务于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在委托居(村)委会承办相关事务时,要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必要的工作经费。各部门、各单位要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
(三)健全机制、强化考核。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在区,基础在社区(村),关键在各街镇党政组织。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街镇“三个文明”考核内容,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考核,作为创建和谐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严格奖惩。各街镇党政组织要切实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把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研究论文
- 下一篇: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