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11-06 03:57:00

导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致力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与发展,20*年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全市“环境建设年”活动,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金融良性互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为基础,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增强金融竞争力和资金吸引力,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全市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市社会信用意识较强,法制和政策支持有力,市场竞争规范有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组织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先进,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经营状况良好。金融业各项主要指标适

度较快增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高。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创建活动,增强市场主体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监控网络。制定实施征信评估标准和监管办法,按市场需求逐步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活动。

(二)加强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加大对金融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支持金融部门依法开展业务,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资产和提高经营效益。建立对各种失信行为的惩戒制度,有效打击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合法债权,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政、银、企之间的有效协作。建立政、银、企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彼此交流和沟通,增进了解和共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

(四)加强中介服务市场监管,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规范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行为,建立中介机构信用信息披露和信用激励惩戒制度,不断提高中介服务的市场公信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五)积极支持金融改革,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全面改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创新,开发金融产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局的推动作用,促进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成立*市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规划、制度和措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行长、市银监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法院、检察院、发改委、经委、农委、文明办、法制办、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审计局、司法局、监察局、商业局、物价局、保险协会等部门和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金融办,负责承担日常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主管领导、成员单位和工作任务。

(二)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量化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全面组织落实。领导小组对本方案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并将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行风评议和目标考核办法中。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金融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责任人,要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建设合力。把建设金融生态城市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加强宣传动员,提升社会各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增强人们创建“诚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社会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踊跃地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四)统筹规划安排,分步实施推进。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由市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防止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建设。按步骤、分阶段安排各项具体任务,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实施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先试点,后推广;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转向市场化运作。

(五)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积极运用政策激励和惩罚办法,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领导小组依法制定信用信息征集、的规章政策,促进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奖励守信、惩罚失信的机制,对信用优良者给予优惠待遇,对违反诚信的行为予以严厉制裁。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属于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信用体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对信用征信、评级等服务机构的建立和运行,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五、具体任务

(一)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诚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门牵头,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在社区开辟宣传专栏,或举行有关文艺演出等,加强诚信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多层次的信用创建活动。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诚信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在市区、城镇、农村大力开展信用社区、信用村屯、信用户、信用公民评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社区和信用村屯的信贷需求给予优先满足。开展信用政府创建活动。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公报、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各类政务信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投融资约束机制,不随意干预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行政的透明度。

二是建立征信体系和信用平台。将金融行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行行业,由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负责,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逐步扩大数据采集内容,将中小企业担保信用记录纳入数据库管理。开展个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为全面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做好准备。由市信息中心牵头,会同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工商、税务、劳动、法院、公安、海关、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统一的信用体系数据采集、查询、使用规定和标准,在建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行业共享机制的基础上,整合分散的信用信息资源,加快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把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成既可服务于政府、服务于银行,又可服务于个人、团体、社会的现代网络平台。

三是突出做好企业征信工作。以企业金融信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将企业征信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守信企业正向激励机制,由深化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守信用企业评选活动,列出诚信企业“红名单”,由金融、财税、工商等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和鼓励。要求企业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财务制度,按照真实、合规、透明的要求,主动接受银行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在企业改制、重组、破产过程中,不得逃废、悬空金融债务。制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引导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级,在建立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

(二)建立完善政银企协作机制

一是搭建政银对话平台。由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牵头,定期召开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和重大经济决策,通报金融运行形势,研究国家金融政策,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有关问题,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确定信贷投向、促进银企合作提供便利。

二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完善项目融资推介制度,市发改委、经委、农委、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建立重大项目推介及资金需求资料库,促进信贷资金与企业、项目的有效衔接。要按照国家产业要求,及时筛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和项目,分行业、分区域举办专题洽谈会、推介会,多渠道促进银企合作。

三是建立紧密联系制度。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和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递和反馈重要数据信息,共同研究分析金融动态,定期出具金融运行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协调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在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中遇到的问题。

(三)努力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

一是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人民法院要加强对金融案件的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在受理金融诉讼案件时,积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金融机构降低诉讼成本。对审结的案件加大执结力度,切实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公证的事先预防和强制执行作用,积极开展金融公证业务,提高违约合同执行率。

二是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由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和市银监局共同制定逃废银行债务黑名单的认定办法和惩戒程序,建立金融机构内部逃废债黑名单同业共享信息库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制度。制定对恶意逃废债企业的限制措施,对逃废债务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在媒体上公开曝光。按照有关规定,被认定为恶意逃废债务的责任人不准评先、评优,不具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资格。凡申报省级以上先进个人和选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需审核其人民银行个人信息数据库的个人信用记录,以及其担任法人代表的企业的信用记录。依法打击财产转移行为,切实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

三是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有效识别非法集资、变相非法集资等非法行为。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金融部门做好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的调查取证工作,对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有关部门要依法迅速查处,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做好反洗钱工作。由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门配合,建立完善反洗钱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从源头上监测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异常和可疑资金活动,及时发现并截断违法犯罪活动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防止其扩大和蔓延,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四)努力构建协调的市场环境

一是强化中介服务环境建设。市财政、审计、司法、工商等部门会同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建立对涉及金融活动中介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规范中介评估市场。开展“诚信中介”评选活动,制定对“诚信中介”机构的具体扶持措施。建立严格的中介行业不良记录信息共享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每季度在金融机构内部通报,对情节严重者强制其退出金融相关业务。

二是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种违法商业经营活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整治力度,确保市场主体规范有序竞争。

三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市金融办、经委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市金融办、农委要积极推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商业性担保公司开展农业贷款担保,争取设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缓解“三农”贷款难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政策,积极吸引对我市企业和项目的风险投资,引导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到我市发展业务。

(五)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一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主动配合金融机构改革,帮助其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照“三年三步走”的战略,支持市农村信用社在全省率先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扩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规模,支持其实现更名辽宁省中小企业银行并将业务扩展至省内其他城市的目标。支持农业银行*市分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窗口指导,强化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研究,突出对我市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等重要领域投融资情况的分析研究,及时制定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工作指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市银监局要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市银行业经营状况,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步伐,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金融机构要努力争取各类信贷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行扩大授权授信范围和额度,从企业和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研究开发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信贷新产品。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防范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从根本上防范风险上来,实现银行与企业、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共荣。

三是不断改善金融监管。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要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基础上,注重完善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制度,及时制定有关金融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办法,增强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形成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辖区金融安全、稳定。各金融机构要自觉遵守金融法规,强化风险管理,规范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效规避、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四是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利用我市地处沈阳、大连两个区域性金融中心之间的优势,规划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抓住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机遇,大力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异地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到沿海产业基地设立营业网点。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产品创新,积极开办涉农险种。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合作,规范保险业运营与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