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28 04:17:00

导语: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保持我市纺织工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产业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纺织工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为满足大众衣着消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产业体系比较完整。2008年底,全市纺织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44家,从业人员11.89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1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1亿元,实现利税7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5%、15.7%和19%,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市工业的第3位。目前已形成以棉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为主,兼有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器材、家用纺织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装备水平有所提升。通过实施搬迁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清梳联、气流纺、自动络筒机数量,改造细纱机牵伸部分,新增紧密纺等新型纺纱设备,提高了设备水平和成纱质量,实现了产业升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纺织品所用原料由过去的以棉、涤为主,变为目前的棉、麻、彩棉、竹纤维、天丝、功能性纤维等多种纤维,产品由过去一般面料向功能性面料发展,深加工产品比重有所提高,服装和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增长迅速。

但在纺织工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容乐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国有资本退出迟缓,全市纺织服装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所占比重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特别是县域小纱厂、小布厂、小印染厂等大多为家族式企业,缺少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缓慢,除纺织服装基地和辛集皮革服装比较集中外,多数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产业竞争力不高。产品结构层次偏低,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高附加值的印染、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等比重明显偏低。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市场影响力不大,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销售收入的0.5%左右,远低于先进地区的3%的投入比重,与发达国家5%的差距更大,研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影响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面临形势。虽然我市纺织工业经过多年调整和发展,产业层次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趋升,使企业盈利水平持续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出口环境日趋恶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纺织工业困境加剧。但是,纺织工业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国家、省及时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我市纺织工业调整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国民收入提高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必然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因此,今后三年,抓住国家调整和振兴纺织工业的机遇,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已成为全市纺织工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三)发展思路。以国家规划、省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存量调强、增量调优,名牌带动、产业聚集,加快改制、做强做大”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行业发展后劲。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领军企业,实现投资多元化。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以纺织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集群经济,推动全市纺织工业发展。

(四)发展目标。总体实力增强。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15亿元,年均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80亿元;利税达到185亿元。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力争实现四年翻番。

创新能力提升。组建和完善省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2个,争创国内名牌2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

节能减排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年均下降4.7%、3.6%、3.1%。

三、主要任务

(五)围绕国家重点方向,加快发展三大领域。积极发展高档及新型面料。大力推进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的生产;加大高支毛精纺面料、半精纺面料及丝麻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印染行业重点发展差别化、功能性高档纺织品、新型纤维面料和多组分纤维面料。重点支持*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大东纺织印染集团、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改造优化升级、*市鹏辉纺织有限公司新型高档服装面料、河北业盛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牛仔布生产线搬迁改造、*润泰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及产业升级、*常山一印新型纤维面料染整、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天竹纤维3万锭涡流纺纱线等项目。

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大力推动自主研发和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织机械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纺织机械技术装备自主化。提高传统纺织关键整机的技术水平,加快产业用纺织机械开发和产业化,加强高效、连续、短流程等节能减排染整设备和能源、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可靠性为切入点,加大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配套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重点支持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新型精梳和纺纱机械产业化、*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产业用纺织品特种织机产业化等项目。

加快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大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耐高温过滤材料,节水灌溉、储水和缓释包装等农用纺织材料,多功能篷盖材料和膜结构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航天和航天器预制件材料。加快手术衣、床单、口罩、手套、纺织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和制品开发。重点支持河北益康针棉织有限公司、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河北益康针棉织有限公司辫带式水处理填料等项目。

(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纺织工业园区发展。重点建设正定纺织服装基地、辛集皮革服装基地、晋州纺织园、*卓达服装产业园“两基地两园区”。正定纺织服装基地以*常山股份公司为龙头,在整体搬迁改造中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新型高档纺织品。辛集皮革服装基地以束兰、西曼公司为龙头,引进先进工艺,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皮革服装及饰品。晋州纺织园以凯利、誉达等企业为依托,实施改造、整合、提升,提高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纺织、印染。*卓达服装产业园,加强成品加工、原辅材料生产、仓储货运等平台建设,吸纳千家商户,培育自主品牌,重点发展各类服装及家用纺织品。

(七)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纺织企业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鼓励和支持非国有资本进入,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强化知名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重点支持*常山纺织集团公司、河北新大东纺织印染集团做大做强,大力提升其在全市纺织行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加快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八)鼓励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常山恒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河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省、市级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和纺织工艺研发中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的力度,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为手段,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支持企业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九)淘汰落后装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棉纺行业重点淘汰“1”字头型号纺纱和织造设备,A512、A513系列细纱机;印染行业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以及其他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装备;化纤行业重点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湿法氨纶生产工艺。对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一律不得进行出租、转让、出售或异地转移生产。鼓励纺织企业在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严格禁止投资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污染排放从原料投放、生产过程到末端控制的全过程治理。

(十)加强市场开拓,确保平稳运行

引导纺织企业开发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强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对边远乡村的销售;结合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大力推进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出口,积极培育附加值较高和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在稳定已有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一)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省市实施意见的政策措施,针对鼓励出口、支持原材料购买、减轻困难企业负担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十二)设立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点项目、名牌产品和领先技术,以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的形式支持纺织工业发展。

(十三)抓住时机扩大投资。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促进轻纺发展的6项措施和《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我市《鼓励企业项目建设办法》,围绕国债支持方向和重点,在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机械、印染、棉纺等领域,切实做好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对争得国家、省支持的项目,市财政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多渠道融通资金,支持一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关键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十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成本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纺织服装项目入驻纺织服装园区。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积极承接纺织业的转移。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办法、经营理念和先进技术,形成我市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十五)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对重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减免,对重组企业在融资信贷、税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并购拥有知名品牌的市外企业,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十六)加快搬迁改造进程。对实施搬迁改造的纺织企业,在用地指标、土地变现再投入、电力热力等要素保障、资本金注入、税费减免、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实施搬迁改造、产业升级、产品升档、实现节能减排、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纺织企业,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职工可实行企业内部退养,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劳动部门在安排企业病退指标时,对纺织企业予以重点倾斜;政府安排公益岗位时,对纺织搬迁企业下岗职工给予照顾。

(十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国家减轻企业负担有关政策,对受金融危机影响极大、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纺织企业,按规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将目前仍由企业负担的属于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退休人员统筹外项目按省里的统一部署,逐步纳入社会统筹范围。对纺织企业适合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五、认真组织规划实施

(十八)明确职责分工。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切实把加快纺织工业脱困与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本实施意见。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具体实施办法,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十九)建立协调机制。建立调整和振兴纺织工业协调机制,成立*市纺织工业调整振兴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牵头,发改、工业、财政、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参加,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重大问题。组建市纺织工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贸易促进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及企业诉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企业使用本市生产纺织产品,促进纺织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