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实施意见
时间:2022-07-22 03:48:00
导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3]24号)和县[2007]4号文件的精神,现结合我乡实际,就全乡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农民整体健康水平和抗大病风险的能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健康保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重大疾病住院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整体健康水平,保护劳动生产力。2007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的农民人数占农业人口的90%以上,2008年*到95%,2009年力争覆盖全乡农业人口。
(三)原则
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农民自愿,互助共济,以县为单位统筹,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量入为出,保障适度;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科学管理,民主监督。
二、组织机构职责
(一)领导机构。成立*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乡长任主任,分管副乡长任副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乡新农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等工作。
(二)经办机构。成立*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新合办”)为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我乡参合农民的登记,参合费用的收取及《合作医疗证》的发放等工作。
(三)监督机构。乡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乡纪委委员组成,负责本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对象
凡本乡农村户籍人口(不含正在服役的义务兵),均属于参合对象,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四、基金筹集,管理与使用
(一)基金的筹集
1、基金的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资助、集体扶持和社会捐助等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2、筹资标准:(1)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费10元。其中五保户和无力交费的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由县民政局按每人每年10元标准从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中解决;无力缴费的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由县残联按每人每年10元标准,从残疾人保障资金中解决。其程序是:由乡、村申报,经县民政部门和县残联核实同意后,其经费集中划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2)各级政府财政专项资助资金共计每人每年4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资助20元,省、市、县财政按各自承担的比例,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资助20元。
3、收缴办法: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所筹资金,由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收取,登记造册,凭缴费存根向农民发放《合作医疗证》。乡财政所收缴的农民个人参合款,当日存入当地信用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渡帐户,3日内划入县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4、缴费时间:2007年参合农民在2月底前缴清个人费用,以后每年均在上年的第四季度进行在下年的1月1日前截止。
(二)基金的管理
凡参合农民的个人缴费、各级政府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和社会捐助的资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用分开、用拨分开,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1、建立家庭帐户。县新合办将参合农民每人每年所缴10元资金中的8元,存入其家庭帐户,其余2元和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40元作为大病住院统筹基金。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发给《合作医疗证》,由户主管理,作为农民参合和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时的凭证(以下所称“医疗费用”是指当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县财政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所收基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要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合理筹集、定期审计、严格审核、及时支付的原则,全面监控和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结算方法和程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公开、民主、制度化管理,按程序审核后由县新合办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一支笔”审批。
(三)基金的使用、补偿范围和标准
1、基金使用
(1)农民家庭帐户资金只能用于支付本家庭成员在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超支自理;当年结余自动结转下年,可继承,但不退还现金,不得作为冲抵下年度家庭成员应缴合作医疗的个人资金。
(2)大病住院统筹基金用于补偿参合农民在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在县外公立医疗机构(含经同意转诊至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
2、补偿范围:住院期间的药品费、基本医疗费、辅助检查费和普通床位费。药品费按《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修订)》(川卫办发[2006]393号)执行。省新颁发用药目录时,从其规定。特殊诊疗须按程序报新合办审批。住院医疗费用不予报销的范围按川卫办发[2005]301号文件执行。
3、补偿标准。
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补偿标准: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分别为40元、80元、200元,超出部分报销可报销费用的比例分别为55%、45%、35%;在县外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含经同意转诊至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标准:起付线800元,超出部分报销可报销费用的20%;对住院分娩者,顺产的一次性补助200元,不再报销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全年多次住院的医疗费用分次报销,全年个人累计报销金额不超过15000元。
(四)就诊和转院
参合农民可在县内定点的县级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就诊(村卫生站仅限门诊),实行自下而上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人,降低服务成本。如病情需要转入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必须由县级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报县新合办登记备案。凡未完善相关手续直接到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用一概自理(特殊情况除外)。
(五)报销办法
1、参合农民在定点县、乡(镇)、村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凭《合作医疗证》、门诊发票到本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审核,在家庭帐户资金中报销。
2、参合农民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先由农民垫付,出院后凭《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出院证、结帐发票、费用清单等有效凭证到所住院医疗机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审核报销;参合农民在县外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时需报告县新合办,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县新合办凭有效凭证审核报销。
3、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每月与县新合办结算上月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帮助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社会得和谐”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各村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领导。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第二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参合率*90%以上。
(三)强化宣传,正确引导
各村、乡级各部门要广泛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积极、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加强管理,优化服务
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尽快解决卫生服务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严格监督,定期评估。乡卫生院要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新农合微机化管理。
(五)强化督查,严肃纪律
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要强化对基金的管理,实行基金使用公示制度。要严肃纪律,对违规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经费的农民,取消其参合资格,并追缴非法所得。医疗机构服务站工作人员审核不严,随意补偿的,要严肃处理。医务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造成经济损失,除赔偿经济损失外,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到取消其个人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 上一篇:乡财务管理的意见
- 下一篇:化学知识能力教学管理论文
精品范文
10新型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