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跨越式举措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2-07-15 09:58:00
导语:工业企跨越式举措的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共*县县委:
为深入贯彻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市战略,抢抓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机遇,实现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新跨越,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实施工业跨越式发展作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工作认识,确定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工业经济是*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是促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就业,加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培植骨干财源,壮大经济实力,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县”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现实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坚持融入*州优势产业、服务城市发展工业。以大项目、大投入为突破,努力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链,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努力推进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实现富民兴县。
(三)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使我县工业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消耗降低、效益提高、实力更强,把我县建成四川省的工业强县。力争到2011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12115”发展目标。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全市第一”(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建好“两个园区”(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建设十强工业重镇,培育十强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天然能源化工、煤炭冶金、丝麻纺织、绿色食品和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利税年均增长35%以上;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到40%以上;工业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年均下降8%;工业新上项目和技改投入年均*到20亿元以上;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
二、优化工业布局,构建发展平台
大力优化工业布局,培育工业十强乡镇,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增强聚集效应,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工业经济的平台、城市经济的载体、招商引资的“窗口”。到2011年,力争工业布局集中度*到70%。
(一)加快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建设。始终坚持把建好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作为工业强县战略的头号工程来抓。成立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县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天然气化工产业区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抓好产业区内土地、建筑、户籍管理,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到2011年,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
(二)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园建设。依托巴河优质的水源和沿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以石梯镇为中心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园。发改、经委、国土、建设、农业、招商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园的立项、规划、选址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到2011年,力争把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园建设成为川东北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菜篮子”。
(三)打造十强乡镇。坚持工业新上项目向化工产业区、工业重点乡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聚集,逐步形成城乡工业经济互动发展格局。重点对南外、河市、斌郎、麻柳、百节、亭子、渡市、石板、大风、石梯等10个工业基础条件相对好、工业相对集中的乡镇,全力打造工业重镇,在规划用地上、资金上予以支持,政策上予以倾斜。
三、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
(一)能源化工产业。以*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为依托,以齐鲁石化、香港玖源、汇鑫能源、巴蜀电力天然气发电等项目为突破,加快发展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硫化工、盐卤化工及天然气开发配套加工业等。积极引进石油天然气钻探、输送、机械、加工、包装等配套型、专业型大企业,促进天然气能源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抓好“巴河九节滩电站”等水利资源开发。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增加值25亿元以上。
(二)煤焦电冶产业。以*钢发展为依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做大做强做长煤、电、冶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煤矸石发电、煤化工等产业。重点打造煤电冶、煤焦化产业链,全力抓好福*焦化二期扩能和煤焦化工新产品的开发、永康冶金(大海钢铁)技改扩能、煤矸石发电项目等建设。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力度,把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把建设、茶园等煤矿分别培育成15万吨/年以上的大矿。大力推动煤炭精深加工,在河市、石板、百节分别启动建设标准化洗选厂,不断提高我县煤炭的综合利用值。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增加值10亿元以上。
(三)丝麻纺织产业。以智鹏麻纺和南国印染为龙头,走“麻、纺、织、染、衣”之路,把*县建成中国苎麻生产加工基地。利用优质蚕桑资源,抓好缫丝、织绸、印染等项目的扩能、新品种开发,做大做强丝麻纺织产业链。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增加值5亿元以上。
(四)绿色食品产业。大力发展以粮、油、肉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顺鑫鹏程为依托,抓好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配套工程和熟食品深加工;以通川酒业为龙头,抓好川东名酒基地建设;以石梯为中心,抓好大米、油料、薯类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以百节为重点,加快乌梅、麻竹等农产品资源开发。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增加值6亿元以上。
(五)建筑建材产业。以斌郎、石板为中心,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水泥、空心砖、商品混凝土、陶瓷等为重点的环保型建材业;重点抓好亿禾建材80万吨水泥粉磨、60万吨商品混凝土、超发砼业15万吨商品混凝土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天浚环能150万吨一级粉煤灰、升*林产16万立方米地板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等项目。力争2011年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增加值2亿元以上。
四、推进技术创新,培育骨干企业
(一)培育十强企业。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品牌知名、管理科学、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壮大我县工业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推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大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力度,通过产权嫁接、资产重组、托管承包等方式,重点培育齐鲁石化、汇鑫能源、香港玖源、智鹏麻纺、顺鑫鹏程、通川酒业、瑞丰木业、福*焦化、茶园煤电、永康冶金(大海钢铁)、亿禾建材等优势企业。对全县的企业实行排位,每年评选十强企业,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尽快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管理科学、对全县经济发展有长效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大企业、大集团。
(二)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污染严重、高耗材耗能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推广和采用无害、低害、废弃物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效率。全县新上工业项目由过去的“三同时”准入原则,变为“四同时”准入原则,凡节能减排*不到设计要求的,一律不准上,从源头上把好关。积极开展企业节电、节煤、和清洁生产工作,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有10户企业列入国家、省、市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企业。
五、狠抓项目建设,激发发展活力
(一)扎实抓好项目工作。项目是工业发展的源动力,要集中资源、资金、技术和人力,围绕天然气化工、建陶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突出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工业项目和产品。确保全县工业生产性投入每年确保递增35%以上,技改投入每年递增30%以上。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南融重庆、西联成都、东引沿海、互动周边、延伸境外”的思路,坚持产业招商、项目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县发展。今后四年,每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占工业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投入的50%以上。同时,通过商会、协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工业,投向优势产业,增强工业对民间资金的吸纳力。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筹措改制资金,及早安置职工,彻底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
六、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
(一)强化服务职能。我们要牢固树立优先支持工业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为工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建立部门企业联系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加强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整治企业周边发展环境,加大企业治乱减负力度,严格控制对企业的经济检查,规范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行为,切实为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工业的行业管理和自律。
(二)保障要素供给。采取开源和节流并举的方针,努力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着重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困难。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汇通信用、*县光彩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三)培养工业人才。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业发展观。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力度。创新县内职业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同我县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和配合,努力培养一大批与全县工业发展对口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企业优秀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要大力表彰,在政治上给荣誉,在经济上给奖励。
(四)落实优惠政策。一是用足用活国家、省、市、县鼓励发展工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县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以上资金,重点用于发展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奖励优势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支持企业贷款贴息以及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等。三是凡列为全县十强工业重镇的乡镇,其所在乡镇的土地出让金政府纯收益和城镇建设配套费,全部返还乡镇,用于工业集中区建设;十强工业乡镇新上企业增加的税收,县上留成部分的50%返还乡镇,用于工业发展。
- 上一篇: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 下一篇:县工业地震受损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