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水资源保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7-09 05:53:00
导语:城乡水资源保障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作如下意见。
一、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2010年前的任务目标
(一)工作思路。
围绕保障供水、安全防洪、改善水环境三大任务,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南水北调东线*供水区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防洪安全、水环境保障工程体系;通过改革水利工程产权、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水利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快我市水利发展与改革步伐。
(二)2010年前的任务目标:
1.城乡水资源供给基本得到保障。以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和黄河为依托,加快构筑我市骨干调水网络,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优化调度,使我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并逐步实现优水优用。
2.防洪工程基本达标。基本完成全市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20年一遇,城区小清河河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3.节水型社会基本建立。节水灌溉率达到50%,农业用水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万元GDP耗水量下降到7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和工业节水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4.全市农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全面解决我市历史在册缺水人口、新增资源性缺水人口的饮水问题和北部高氟水、苦咸水问题。
5.水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加大南部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度,实施泉域水源涵养工程,严格限制和有效控制泉域地下水开采,实现正常降水年份泉水长年喷涌;根据水功能区划分,加大水质保护力度,使水质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借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小清河清污分流,主要河道、水库、湖泊水质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6.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分级管理、先急后缓的原则,20*年底前,完成崮头、杜张、垛庄水库3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对100座小型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10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17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综合治理任务。
(二)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按照生态景观河道的建设要求,对小清河市区段和玉符河、北大沙河中下游段进行高标准综合治理。对徒骇河、德惠新河河道的险工、桥闸涵等各类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并达到相应的国家防洪标准。巨野河、绣江河、漯河、南大沙河、北大沙河上游段、浪溪河、汇河等骨干河道的重点河段全部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搞好邢家渡、胡家岸等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对灌区干支渠进行防渗化处理和建筑物配套,并进行计量设施现代化建设。
(四)农村饮水工程。20*年底前,全面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难和平原沿黄地区群众吃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80%。
(五)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搞好*泉域、白泉泉域、明水泉域、长孝水源地补给区、洪范泉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设施建设。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积极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
(六)骨干调水网络工程。以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和胶东输水渠为依托,连接我市田山引黄供水工程、玉清湖和东湖城市供水工程,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优化调度,使我市水资源供给得到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继续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机制,确保全市水利投入有显着增加。市财政对水利的投入要继续稳定增加;各县(市)区也要根据经济发展与财力情况,相应增加水利投入。依法做好水资源费、河道维护费、水保两费等规费的征收和管理,并确保按规定使用。
(二)针对水利工程设施生态性、公益性和商品性等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经营和管理。坚持水利建设分级负担原则,划清责任权利关系。关系国计民生的骨干调水工程、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除涝工程和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工程等社会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市级以上投资主要用于跨县(市)区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地下水保护等。县(市)区管理的水利工程以地方投入为主,市以上给予政策性扶持。中央和省、市补助资金的建设项目因县(市)区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半拉子”工程或严重拖延工期的,将严格限制审批新项目。切实解决好库区移民安置,帮助库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三)各县(市)区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水利工程建设新模式,研究确定新的投资投劳机制和办法。农村基层组织可以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对河道清淤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小水库治理工程、农业节水工程、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行为进行“一事一议”,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加以规范。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一)依法建立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地表水、地下水和江河客水等各类水资源,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和调度。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实现洪水资源化。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要进行水资源论证;未通过论证的,不批准取水,不安排用水计划。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水时序。按照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的原则,“合理开发地下水,积极引用地表水,科学引用客水”,研究制定各类用水的规模和时序,实现计划用水、优水优用。城市生活用水尽可能使用地下水,工业用水由地下水向地表水置换。采取政府监管、社区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实施分质供水。重要水源地和工矿业集中采水区要建立地下水超采预警制度,编制供水应急预案。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围绕“改善水环境,保持泉城特色”的目标,积极采取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划定全市河流湖泊水功能区、地下水超采区、水源保护区;加强南部山区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涵养水源,积极开展拦蓄补源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泉域地下水补给量;禁止在水库库区等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设施。实施积极的地下水保护战略,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加强南部山区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涵养水源,积极开展拦蓄补源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泉域地下水补给量,力争实现泉水长年喷涌。
五、大力推行计划节约用水
(一)认真抓好节约用水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节约用水办法》,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尽快在全市形成统一协调、健全完备的节水管理监督体系。要加大节水资金投入,建立科学的水价调控机制和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积极搞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节水型单位(社区、校园、企业)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二)积极构筑全方位节水体系。坚持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科学制定和实施全市节水规划,构筑全方位节水体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从当地条件出发,搞好分类指导,逐步实现农业用水的零增长和负增长。蔬菜、果品等高附加值农作物生产地区,要以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微、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大中型灌区要加快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干支渠要基本做到防渗化。要努力创造条件,启动测水量水工程,使计量收费工作向农户延伸。要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污废水处理与回用,发展节水型高技术产业。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逐步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实施中水利用,提高雨水利用及污水处理回用能力。要尽快制定全市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指标体系,落实并执行用水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三)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器具的开发生产与推广使用。鼓励我市企业研发节水设备,改造和淘汰浪费水的器具和设备,鼓励山区和贫水地区搞集雨设施建设。通过结构调整、强化管理和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使我市城乡节水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六、严格依法管水用水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大力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和水患意识,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做到依法管水、用水,并依法保护合法的用水权益。
(二)加大水政监察力度,建立良好的水事秩序。要在20*年前完成河道和其他水利设施管理范围的确权划界工作。依法管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砂石资源,在河道内采砂取土,不得影响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认真贯彻实施《*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加大城区和城市近郊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
(三)依法征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建立统一征收、集中管理、依法使用、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落实“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等规定,加大征管力度,做到足额征收、专项使用,不得搭车收费和截留挪用。
七、不断深化水利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积极探索建立水利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现有水利设施要根据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经营。社会公益性和生态性水利工程由政府投资和管理。鼓励城乡供水设施和工程项目进入市场。鼓励水利行业发挥水土资源和现有设施优势,探索以水兴水、以地养水的有效措施,增强水利事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能力。
(二)加快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的水价逐步实现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化测算、用水户听证、政策性核准转变。农业供水价格逐步实现按补偿供水成本核定,力争尽早到位;非农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成本、运行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水价中所含的水资源费应占一定比例。
(三)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水利工程运营改革。鼓励盘活变现有条件的国有、集体水利资产,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民营资本、外资、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工程运营管理市场。鼓励水利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进行民营化试点,并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逐步加以规范。经营性水利建设项目,应尽快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探索和建立水利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投资的综合效益。
(四)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民营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积极鼓励采取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民营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可在政府指导水价范围内实行协议水价。
(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科学划分水管单位类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支付政策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加强供水协会、抗旱服务队等形式的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乡镇水利站和基层管理单位建设,确保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水利发展与改革。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抓住当前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步伐;发改委要将水利事业发展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合理安排年度建设计划;财政部门要合理调度和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规划部门要积极做好与水利部门的规划衔接和城市规划区内水利项目规划定点工作;公安、审计、交通、环保、新闻等部门都要落实措施,积极支持水利建设;通信、电力部门要在水利建设、工程管理和抗洪抢险上给予更大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大力支持水利事业发展,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