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沿海产业带发展工作意见

时间:2022-07-02 10:41:00

导语:独家原创:沿海产业带发展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沿海产业带发展工作意见

一、加强理念对接,实现发展共谋:

1、解决认识问题主动对接,而不是被动不到位,跟着走。积极宣传**区域沿海产业带建设的背景、格局、变化,宣传对接的发展前景、战略布局、重大意义、历史机遇。

2、树立五种意识:①强烈的开放意识:解放思想,正视现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②强烈的进取意识:不固步自封,小成自满,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区域竞争不进则退;③强烈的创新意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很多,必需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敢为人先,以改革创新的方法去面对、正视。④强烈的服务意识:搞好服务、管理工作,切实为加快本地区发展的项目着想,全心全意帮助他们尽快发展。○5强烈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提高效能建设水平。

二、加强规划对接,实现蓝图共绘:

1、考虑到洞头整个行政区域纳入**区沿海产业带建设这一实际,面对新一轮各类规划的修编,要以**指挥部现有的各项规划为基础性依据,以服务**开发建设为现实性依据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各专业规划。

2、围绕开发建设中的资源要素制约,如何破解,加强专题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并编制各专题规划。

3、各项规划要高起点编制,不仅要放在**区域,更应放在温州大都市区的这样一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因此与市**各项规划衔接。可以考虑编制转产转业规划,移民安置规划。

4、各规划编制都应邀请**指挥部全程参与,有的规划甚至要共同编制。反之亦然。

5、规划的编制原则:①服务**建设,②接轨大都市发展,○3紧跟沿海发展新观念,○4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三、加强项目对接,实现设施共建:

1、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沿海产业带建设计划,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浪费资源。2、努力把更多项目列入项目前期准备,储备项目蓄势待发,为加快进程创造有利条件。3、力促使更多项目开工建设。以下列出具体项目:

事关关键性,控制性的基础设施和全局性,战略性的产业项目以指挥部为主,洞头县为辅。要对洞头县与指挥部需共建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明确建设时序、资金安排、业主单位,防止推萎扯皮现象发生,贻误发展大局。

要尽快将洞头纳入温州大都市区组成部分来看待东拓城市,通盘考虑项目的建设,提前考虑其配套措施,有远见的规划好各种配套设施,使其在项目前期准备中就列入规划。

加快中心城区对洞头公共服务的延伸,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新区域的项目建设,市政供水、供电、环卫尽快考虑解决。

四、加强资源对接,实现利益共享:

资源包括自然、资本、人力、停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

我县有关的资源:土地、旅游、滩涂、港口、海岸线、电力、人力、科技、资金、道路、供水、政策、通信、环境。

1、整合资源要素优势为开发服务:举全县资源优势,优先支撑**区域开发建设。全县的经济体系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工不尽合理。要通过**区域的开发,推进全县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利用全县资源时,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支持、配合**区域重要的项目建设,要优先发展对**区域支持的电力、交通等产业和设施。

2、解决资源要素制约为开发服务:土地、电力、供水等制约应如何破解。**区域滩涂资源丰富,但受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土地功能难以调整的双重约束,后备土地资源难以快速转化为建设用地;受周围电网建设限制,区域用电还不能满足项目开发的需求,电力供应不足;环境设施建设不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平原河网和近海水域水环境质量较差,制约产业、城市布局的优化调整。在这些问题上,相关职能部门要参与**区域的规划,参与其蓝图设计,对各职能内的工作要尽早解决。

3、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为开发服务:要创新、改变原有的资源要素为开发建设而供给的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共享机制,确保洞头在资源要素开发中的利益,建立公开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利益均治、成本分摊、协调有序的发展格局。这不仅是实现洞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的顺利开发建设的重要途径。一要建立利益共享的开发制度。属于洞头区域内的资源,因开发涉及永久性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拆迁居民房屋、征用滩涂海域,切断了涉及群众的传统生产、生活、文化链,地方政府和村集体承担着资源开发造成的外部性增加社会成本,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和居民是利益悠关系。因此,要将社会成本经过科学拆算成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开发成本参与开发,享受开发收益。二是建立利益共享的税收分配制度。尽快出台市、县两级财政税收,调动我县对接沿海产业带的积极性,稳步提高我县的建设资金来源,保护我县的利益。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渔农民利益补偿机制。①完善社保体系。②提高保障水平。③提高补偿标准。居住、就业、养老、安置。探索以土地参股安置失地农民,以海域退养补偿作为参股安置退养渔民。

五、加强产业对接,实现繁荣共兴:

在产业对接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共同做好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并相对明确产业发展责任分工,根据洞头实际在产业分工上要重点促进七大产业的发展,对接沿海产业带建设:

一是港口物流业。在以前港口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物流流通,加大物流企业的培植力度,做大港口物流也;

二是临港型工业。借助临港资源,针对性的开发临港型企业,出台优惠措施,吸引相关项目入驻;

三是滨海旅游业。旅游业是绿色产业,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品牌化的旅游景点,突出海滨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光临,为**区域打造一张响亮的名片;

四是现代渔农业。借助传统地理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渔业科学工艺,更新守旧观念,大力扶持、推广新型渔业生产;

五是城市服务业。**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必将带来巨大的城市消费,推动、指导好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是保持、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保证。

六是滨海房产业。房地产业可以带动几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区域的发展,必将带动住房的需求,科学的开展房地产也,是本区域发展的又一直柱产业。

七是科教研发产业。**区域的发展,既要有基础设施、相关经济政策以及资金等硬件的物质支持,也离不开科教研发产业的软件支持,科教研发产业等高智力的产业,必将带动本区域跟大的发展。

指挥部应以大物流、大石化、大基地的产业项目引进为主。产业分工,互为补充,共谋发展,更重要是要甘当配角,又不等不靠,做到积极主动,顺势而为。

六、加强生态对接,实现环境共保: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洞头在区域竞争中最大的优势之一。尤其是在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中,把洞头发展定位为休闲、居住、旅游、科技,其中休闲、居住和旅游发展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因此要把生态环境优化的理念贯穿于**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始终,使**区域的开发建设整体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在开发建设中提高准入门槛,提高环保标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生态理念对接。生态环境的建设应该放在首要位置。这个观念不仅应是决策者制定政策的原则和生态学家们极力提倡的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心中的行为准则。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项目规划,政策制定,蓝图设计等方面都要考虑环境因素,;2、生态管理对接。可拟成立生态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编制生态城产业发展目录,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统一管理生态城的规划、土地、建设、环保、交通、房屋、工商、公安、财政、劳动、民政、市容环卫、市政、园林绿化、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管理工作;并将节能减排纳入全区域统筹;3、生态建设对接。在具体的建设中,应该遵行一下原则:一是依坡就势,保护原始地貌走势。二是重视林木、重视规模林地建设。三是绿色经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四是适应气候,实施建筑的生态策略。五是尊重自然,保留原状生态环境。

七、加强体制对接,实现优势共创:

管理体制问题是**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最根本性问题,也是最大软环境。必须创新管理体制,使**区一体化开发建设成为可能。洞头县整县纳入**区开发建设,而灵昆镇占整个区域的%,因此在开发建设上洞头占主体地位。

必须以一流的管理体制,促使**区域行政资源、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整合,形成具备强大优势的创业投资环境和休闲居住环境,才能驱动**区域沿海产业带建设加快进程,使该区域培育成为温州经济的新增长极。然而,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弊端,难以形成区域优势共创局面,甚至阻碍开发进程。因此,创新管理体制成为该区域开发迫在眉睫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考虑到洞头行政区是**区域的主要部分这一特性,对几种管理体制的选择给予考量:

一是将洞头县大部分行政区划出与灵昆镇组建“瓯江区开发区”,虽然有利于推进区域开发建设,但造成洞头县事实上行政管辖区域更小,仍实行以县建制非常不科学不合理,且队新设开发区的审批国家层面是严格限批的,因此该方案不适宜组织实施;二是将指挥部一拆为二,分别并入洞头县政府、龙湾区政府合署办公,同时也将区域开发一分为二,造成区域间各自为政、步调不一,难以统筹推进,不利于一体化开发,因此,该方案并不可行;三是以洞头县为主体,撤县建区,并划入灵昆镇,能高度整合区域资源,强力推进区域开发建设,该方案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发展方向,但考虑到国家对行政区划调整控制严格,在近期内难以做到,应作为努力方向给予考虑;四是以洞头县为主体,将指挥部与洞头县政府合署办公,并将灵昆镇委托洞头县管理,能整合区域资源,理顺利益分配,实现职、责、权、利的统一,形成有利开发建设的推进机制,且该方案能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市级层面就能组织实施,因此,该方案可以作为“撤县建区方案”的过渡方案来实行,应是目前的选择。

对以上述及的第四种方案能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有方面:一是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高配洞头县党政一把手,提高对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县两级财政税收分配制度;三是设立**开发建设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对洞头县的审批职能进行授权,行使市级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