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时间:2022-06-17 04:37:00

导语: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各镇(开发区)党委,县各直属党(工)委(总支):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四大发展战略,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与发展稳定不相适应的方面,还存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等问题。为深入开展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全县基层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现就加强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根本,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为实现“五年翻两番、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溧水”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维护稳定的能力。从今年起到2010年,所有基层党委及8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要达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标准,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县。

基层党委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1)组织坚强有力。强化基层党委管党意识,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党委班子能够驾驭全局,稳妥化解各类矛盾,担当起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党委成员能团结合作、勤政廉政、共谋发展。

(2)发展业绩明显。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扩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圆满完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3)党员作用突出。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党员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意识和作用突出。

(4)制度建设规范。巩固行之有效的制度,新的实践经验适时纳入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与推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持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运行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不断增强。

(5)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党建工作体现群众意愿,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基层党(总)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1)小康步伐迈得更快。围绕资源、区域、特色产业理清

工作思路,做足发展文章,坚持创业富民、就业富民并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民主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健全村(财)务、党务公开制度,丰富和拓展公开的内容,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不断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推行“党群议事会”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

(3)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大规模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努力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

(4)社会环境和谐有序。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建立基层干部尊重、爱护、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5)组织建设得到强化。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完善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工作网络,落实工作制度,加强软硬件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

3、全面落实县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央《关

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精神,落实县委管党责任,提高管党水平。县委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县委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制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好分阶段实施方案。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抓好创建活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牵头,县纪委、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县级机关党工委、政法委、县委党校、农林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共同负责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4、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常委会、全委会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通报、党内监督、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三是进一步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使常委班子成员既明确分工,又通力合作,发挥班子的整体优势。

5、坚持和完善联系点制度。建立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一个基层党委、一个支部。通过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努力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6、严格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县委组织员的督导作用,实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通过采取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抓落实、搞形式主义,责任范围内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执行保障作用

7、强化组织保障。基层党委要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要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委书记作为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管党职责,要用足够的精力,明确的思路,较高的水平,扎扎实实地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明确党委书记不抓党建“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党委会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按要求向县委陈述党建工作。要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切实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无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的问题。

8、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一切重大问题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建立健全基层党委议事规则、工作例会、民主生活会、党(政)务公开等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函询、诫勉等制度。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健全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为所在单位或联系点党员上党课或作形势报告1次以上。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督促党建工作开展。

9、分类抓好落实。根据农村、机关事业、社区、非公企业、工业园区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按照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抓好落实。农村党建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争创“五个好”党委(支部)活动为载体,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公企业党建要以提高建党率、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为目标,以推进规模非公企业单独建党为突破口,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力度,并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以在创新中做强一流园区党建的工作要求,通过创新党组织服务活动方式、创新园区文化理念,形成园区企业创业发展和党建工作良性互动、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社区党建要围绕建设和谐社区,逐步完善保障机制,落实人员待遇、阵地建设和活动经费,调整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机关党建以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规范管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要求,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

四、固本强基、增强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0、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选优配强基层干部。改进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健全“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完善组织调配、社会选聘、民主选举等方式,将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配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积极推进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依法按章交叉任职,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支持村两委及其他配套组织,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健全村级组织工作网络,完善村二级党支部和队组干部的配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发挥他们协助参与村务管理的作用,构建农村基层组织有效管理体系。按照分级培训的要求,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尤其要抓好“三带三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其发展经济、整合资源、为民谋利、依法办事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健全政治激励机制,做到政治上关心爱护他们,对群众公认度高,成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标准的村干部优先提拔使用。稳定村干部队伍,逐步健全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医疗和工资报酬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健全考核评比机制,完善村干部“双评”、“勤廉双述”等制度,开展评比表彰活动,严格奖惩。参照县管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标准和程序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热心农村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实村干部队伍。通过实行助理制、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双向培养”、完善考核等措施,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

11、改革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总结“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经验做法,探索完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和村企联建等新的组织设置形式,增强党组织引领发展的作用。针对村改社区和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进城务工党员进社区的实际,建立楼幢党支部(党小组),合理设置党组织管理层次和幅度。要大力推进规模非公企业单独建党,实现非公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要积极探索在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就业指导部门设立党组织,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外来外出务工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的管理。

12、健全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机制。完善和推广“党群议事会”制度,搭建基层党组织与广大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保证各项事务的科学决策。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和群众报告履行职责制度、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健全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完善为民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工作机构、全程代办承诺,使服务平台真正成为为民办好事、解难事的服务平台,成为党内外群众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舆论平台。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重点,切实做好党务、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保障群众依法有效行使民主权利。

五、严格管理、提升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3、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重视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在农村,围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注重在回乡学生、复退军人、致富能手、行业协会会员、外出务工及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重点做好在有文化、有一技之长、有“双带”能力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注重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在抓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支持和帮助共青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在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听证会”制度。每年新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不低于80%,女党员不低于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占90%左右。

14、创设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根据行业特点和党员实际,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双带”、“设岗定责承诺”、“党群议事会”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中建功立业。在非公企业,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的自觉性。在机关,以“树形象、比贡献”等活动,要求党员立足本职,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在社区,以“党员义工服务”、“爱心互助”等活动,引导党员服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等等。

15、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结合全县党员队伍的实际,按照注重学习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和严格组织生活的方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明确教育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每年累计不少于6天。明确教育内容。重点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党课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科技素质。注意培养新型农民党员。规范执行如“”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冬训等制度,其中每年农村党员冬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严肃处置”的要求,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疏通党员队伍“出口”。丰富教育手段。通过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党校轮训、知识竞赛、专题征文等形式,有计划地抓好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加大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从今年起到2010年,全县各基层党(工)委下属总支和一级党支部都要建有较为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每个自然村和社区都要建立2-3户“党员中心户”,其中农村党组织要建有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阵地;县级机关部门的党员活动阵地,党员人数在20人以下的30平方米左右,党员人数在20人以上的不少于50平方米,并配有电教设备、学习资料和必要的桌椅。要按照“建、学、管、用”的要求,充分发挥县、镇(企业)党校、各类示范基地和党员中心户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现代远程教育、党建数字化平台、党员电化教育等资源,建立寓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平台。三是加快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建设。从今年起到2010年,全县各镇(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村(社区)要普遍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并明确专人、专线、专用场地负责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四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积极采取“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管理”的方式,做到责任明确到位、培训指导到位、摸底发证到位、咨询服务到位、制度建设到位、组织管理到位,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制。

16、组织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党员认真参与“访民情、集民意、解民忧、促和谐——万名党员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访民情,全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呼声;通过集民意,分门别类归纳梳理群众的所想所盼,寻求解决办法;通过解民忧,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促和谐,巩固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网络,加强督促检查,要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要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不断完善措施,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