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时间:2022-06-16 10:19:00
导语:乡镇工作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乡镇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切实树立乡镇政府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新形象,现就推进全市乡镇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职能、规范管理、推动发展、提升形象,进一步整合乡镇资源,加强乡镇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机关管理和工作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营造特色鲜明的乡镇文化,不断增强以乡镇党委为龙头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通过3年左右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使全市乡镇干部精神状态更加振奋、机关管理相对统一规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展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新风采,推动乡镇改革和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在规范化建设上全市不搞一刀切,由各县(市、区)作出相对统一的要求;各乡镇应围绕体现特色、彰显个性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做到前瞻性、适应性、包容性、和谐性的有机统一。
2、量力而行原则。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各地发展基础、现实条件、民风民俗和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节俭办事,既要千方百计提高建设水平,又要切实防止大拆大建、大除大破,保留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
3、统筹推进原则。规范化建设涉及硬件、软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围绕总体目标进行统筹安排,做到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整体化推进。要把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开发扶贫等各项资源统筹整合,形成建设合力。
4、务求实效原则。坚持从强经济、富群众、树形象、促和谐的实效出发,不将乡镇规范化建设单一化、表面化,切实防止搞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乡镇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
三、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明晰乡镇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实际出发,不断理清思路,切实找准本乡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
5、善谋实干,把乡镇经济做强。按照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突出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制定明晰的发展规划,真抓实干,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富裕生活。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兴乡强镇,尽快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6、以民为本,把农村社会事业做好。以“群众盼什么”为目标,以“干部做什么”为导向,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事业。认真抓好“民心工程”,每年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帮群众解决一批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7、推进和谐,把农村稳定做实。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以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人民群众普遍满意为目标,切实抓好禁赌、禁毒工作,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组织管理、群防群治、奖惩激励措施,大力增强基层防范、治安管理和社会面控制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研究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做好应对准备,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防范和处置能力,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8、科学规划,把新农村建设做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因地制宜,慎重规划,科学规划,高标准规划,分步实施。要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当地总体发展规划一并考虑,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农村自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要考虑各个村镇的发展,还要考虑今后整个经济社会的布局;不仅要考虑村镇发展的延续性,还要考虑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相衔接,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着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9、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切实抓好乡镇基层站所建设。以县为单位,进一步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站所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职能转变。
10、加强乡镇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目标,进一步配齐配强乡镇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不断增强乡镇班子整体功能和内在活力。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学习培训机制。完善干部蹲点、挂村工作制度,深入开展行风测评和民主评议活动。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井冈山精神教育干部,强化干部日常管理,不断推动干部转变作风。关心、激励基层干部,形成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
11、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贴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对行政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日常监督和人才培养,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和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村(社区)干部,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12、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积极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重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创先争优等活动。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13、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认真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乡村党组织书记要身体力行,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建工作的公认度和满意度,强化党建工作考核。
(三)健全和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积极转变乡镇职能,增强服务能力,构建服务网络,做好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和服务农民工作。
14、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窗口来精心打造。抽调乡镇机关和与群众日常办事联系紧密的站、所、办人员集中办公。便民服务中心醒目处设置服务中心平面示意图、流程图;墙上张贴工作职责和主要业务的办理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服务承诺等;办公桌上设置岗位职务牌,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完善党员服务网络,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乡村两级党员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15、推行挂牌上岗和首问负责制。统一设置干部去向牌、办公席位牌,公开其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电话,实行干部挂牌上岗;明确服务职责、服务内容、程序、时限和违约责任,实行首问负责制、代办制,进一步强化干部责任,改进干部作风。
16、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乡镇领导干部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一般干部不少于二分之一。积极开展“访民情”、“大接访”等活动,了解民情民意,增进亲民感情,创新为民举措,务求富民实效。
(四)大力推进工作管理制度化。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建立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形成规范统一的工作展示。
17、完善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关运行管理、干部岗位目标责任、接待服务群众、干部监督激励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配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18、规范制度上墙公示。各县(市、区)对乡镇制度上墙作出统一规划,控制数量,规范格式。重点抓好机关大厅、党政会议室、接待室和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布置。机关大厅主要张贴乡镇工作人员情况表、工作去向牌、行政区划等。会议室主要张挂党旗、党徽、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班子联席会制度、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接待室主要设置荣誉榜、重点工作计划安排等。
19、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运用政务公开栏、乡镇网页、编发简报墙报、会议通报、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等形式,将群众关心的政策、决策、办事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公开栏内容应及时更新。具体公开的内容、程序和要求,由各地统一作出规定。
(五)下力气抓好镇容村貌。以建设生态、优美乡镇为目标,以抓好“一大四小”工程为契机,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
20、建设整洁大方的乡镇机关。加快乡镇机关楼院建设,无办公场所的,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抓紧建设;办公场所陈旧的,要积极整修改造,并逐步列入新建规划。认真细致地抓好机关楼院的绿化、净化、美化,做到窗明墙净、整洁美观;有条件的地方,要着力把乡镇机关建设成园林式庭院。同时,要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年内解决无址办公问题;抓好村部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展示良好的面貌。
21、打造整洁有序的圩镇街道。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眼“提升品位、打造精品”,以城市标准抓好圩镇街道的建设与管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经营管理机制,下力气抓好环境卫生,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街道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确保圩镇繁荣、安定、整洁、有序。
22、树立风景秀美的乡村形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目录,在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的同时,有序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打造一批秀美山村、文化古村和生态名村。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村庄的危害,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切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明乡(镇)风,围绕宣传乡镇工作、提高干部和村民思想素质、营造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切实抓好宣传和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3、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村(居)干部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互动论坛、轮流讲学等形式,大力组织和推动党员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学基层、学先进,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培养乡镇、村(居)干部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精选一些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制作成思想道德、廉政文化等警示宣传牌,浓厚机关文化氛围。
24、丰富机关的文化活动。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完善乡镇篮球场、羽毛球场、阅览中心、娱乐中心等文化设施,丰富乡镇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机关文体活动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乡镇机关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干部职工在乡镇住得下来、安得下心、干得成事。
2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
26、加强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都要建立起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站。着力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万村书库”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抓好农村祠堂文化、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组织好“和谐*、魅力乡镇”文艺演出,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充分挖掘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好文化宣传阵地。依托乡镇机关楼院、村级组织场所等设施,开辟工作宣传橱窗和宣传专栏,分门别类地加大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思路、举措和成果的宣传。对宣传内容的具体规范,由县(市、区)根据实际作出统筹安排。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网络平台,或制作宣传彩页,推介工作亮点,充分展示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推进要求
27、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和乡镇要深刻认识搞好乡镇规范化建设、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把乡镇规范化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列入年度乡镇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县(市、区)要成立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督查、指导、验收、考评,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单位,对乡镇规范化建设予以支持配合,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步伐。要加大乡镇建设投入,有计划地把乡镇规范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为推进规范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8、立足实际,抓好规划。各县(市、区)要在全面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简洁规范,配套协调原则,立足县情、乡情,对本地乡镇规范化建设作出规划,提出具体的建设标准,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实施。已实施规范化建设或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村和单位,也要对照标准,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29、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把乡镇规范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市、县两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规范化建设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在工作布置、力量调配、督促检查、政策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共同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行政隶属关系不在乡镇的站所,其规范化建设由乡镇和各主管部门共同提出要求和标准,共同督促落实。
30、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市、区)要利用电视、电台、网站、简报和报刊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乡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交流工作经验。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单位宣传栏、墙报和宣传标语等,加强对活动的宣传,着力营造规范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 上一篇:县委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 下一篇: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