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2-06-16 09:01:00

导语:就业局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就业局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政策方针,想方设法促进就业,稳定我市就业局势和保障民生,近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市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正式实施。

一、《意见》起草的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法规政策的现实要求。《就业促进法》自20*年*月*日开始实施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省政府也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新的促进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予以执行落实。

二是现行政策延续执行的需要。我市现有的各项积极就业政策审批截止日期已于20*年底到期,因此必须根据国家、省的法规政策和我市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尽快出台我市配套性政策,以延续、调整和规范现有政策。

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对我市就业的消极影响逐渐显现。近期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连续下滑,失去工作和寻找工作的劳动者逐渐增多,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促进就业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务之急。

四是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的需要。20*年市委市政府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打造充分就业城市”的目标,因此在解决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单项推进层次上,必须努力创造促进就业的政策环境、机制环境、市场环境、执法环境和社会环境,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二、《意见》起草的原则

《意见》全文贯穿着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和保障民生三大主题,通篇体现了为民、便民和惠民的执政理念。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将政策措施具体化、普惠化、力求降低政策门槛,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注重突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和援助。

二是坚持政策衔接的原则,在延续、规范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注重了普惠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使用更多的劳动者得到实惠和就业扶持。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按照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做法,力求使我市就业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有所突破和创新。

四是坚持市场机制的原则,强调“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继续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将工作措施制度化、长效化,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三、《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十一个方面共43条,概括为“十大体系”。

(一)政府责任体系。基本要点:一是提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适应的概念,有利于改善我市就业结构。二是提出就业人口管理覆盖率作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强我市人口管理。三是提出建立促进就业的激励机制。

(二)政策支持体系。基本要点:突出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失业保险政策“四大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基本要点:一是提出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方向,及统一市场服务规范、统一服务标准和统一信息制度的基本要求。二是注重区域劳务合作。因我市具有特殊的就业人口结构,加强劳务合作有特殊的意义,实现劳动力供求的信息对接和鼓励校企业合作,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加强*与各省市的合作关系。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要点:一是明确了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改革方向,明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促进就业工作的载体、抓手和具体承担者。二是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有创新,《意见》提出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和标准化模式。三是强化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基本要点:《意见》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统筹考虑,提出要建立“政府统筹,市场导向,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目标要求和探索校企合作教育培训模式。

(六)就业援助体系。基本要点:一是适当扩大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二是严格了就业困难人员援助的管理。三是加大临近退休社保补贴力度。

(七)促进创业体系。基本要点:一是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打造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二是改善创业环境,全面加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力度。三是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联动机制和工作责任制。

(八)灵活就业鼓励体系。基本要点:一是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管理,建立灵活就业的认定和登记制度。二是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三是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鼓励政策,包括灵活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九)就业管理基本制度体系。基本要点:《意见》对就业管理服务的就业登记制度、失业登记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和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作了具体规定,有利于建立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寓服务于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对于农民工的失业登记,《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农民工失业登记制度的原则规定。

(十)社会责任体系

基本要点:一是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强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努力营造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社会监督,这是确保政策执行力的要求。三是建立政策评估机制。

四、十大惠民政策

(一)税费优惠政策

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条件的,可以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高校毕业生免除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职业介绍补贴政策

失业人员通过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用人单位与失业人员签订*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正常履行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同样的职业介绍补贴。

(三)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本市户籍在职职工及在我市工作并连续参加养老保险2年以上的来深建设者,参加政府公布的补贴目录内职业(工种)培训并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规定证书的,可享受一定的培训补贴。失业人员和毕业2年内未能就业的本市高校毕业生参加定点培训机构技能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每年享受一次技能培训补贴和岗位适应性培训补贴,一年内参加同一工种上一等级技能培训合格的,可再次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本市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3个月以上、*2个月以内的预备制培训,培训期间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给予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四)青年见习政策

对30周岁以下、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人员和本市新成长劳动力,提供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免费见习培训,见习期间每月按8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同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对接收见习的企业,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

(五)岗位援助政策

充分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的辅助性工作岗位,优先安排招用失业人员;鼓励建设和发展再就业基地,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政府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工资按每人每月*650元的标准发放。

(六)岗位补贴政策

用人单位招用本《意见》规定的以下就业困难人员并与其签订*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每月800元的标准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包括:女40周岁(含40岁)、男50周岁(含50岁)以上失业人员;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人员;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供养患有重大疾病直系亲属的失业人员;夫妻双方均失业且年龄都在35周岁(含35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已进行失业登记的原基建工程兵及其配偶;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随军家属;以及经市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七)社保补贴政策

用人单位招用本《意见》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3545”(即女35、男45周岁以上失业人员)准就业困难人员,按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企业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的80%(四舍五入取整数)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个人应缴交的社会保险费部分仍由其本人负担。

(八)招用失业人员奖励政策。

用人单位按本《意见》规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奖励。招用“3545”准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人每月*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奖励。

(九)临近退休补贴政策

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含5年)、个人自愿到个人窗口缴交社会保险费的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月按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费全额补贴,补贴期限直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不再享受其他就业援助。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救济金期间不享受以上社会保险补贴。

(十)灵活就业补贴政策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其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在个人缴费窗口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人每月按照400元的标准给予灵活就业补贴,同时按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五、新闻会问答提示

(一)现在的政策和原有的政策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目标更具长期性。《意见》明确了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的长期工作任务。在具体指标方面以比例标为主,如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失业周期不超过6个月,新增失业人员就业率80%以上,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率80%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8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归“0”。

2、体系更具全面性。在整体框架上,《意见》由十个体系组成,包括政府责任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就业援助体系、促进创业体系、灵活就业鼓励体系、就业管理制度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涵盖了促进就业的方方面面。

3、政策更具创新性。一是在指标设计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首次提出“平均失业周期控制在6个月以下”的指标,这是衡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是根据全省的“双转移”战略,首次提出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应急机制;三是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明确规定要推行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模式;四是扩大现行的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率先提出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在岗培训激励机制;五是首次提出完善就业管理基本制度,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统计分析、信息化等基础工作全部纳入政策规定之中;六是首次提出了发放灵活就业补贴的政策,规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除了社保补贴外,还可享受灵活就业补贴;七是扩大了非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力度,首次出台了符合条件的非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社保补贴的政策;八是首次将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化,并纳入到市政府的主体文件中。

(二)能不能把现在的政策和原有的政策进行比对,列举出几条变化较大的款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取消了《再就业优惠证》;

2、培训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劳动者;

3、增加了灵活就业补贴;

4、增加了达不到就业困难条件的35、45人员社保补贴;

5、社保补贴标准普遍提高,取消300元补贴上限;

6、职业介绍补贴统一为500元;

7、青年见习学员条件放宽到30周岁以下(原为25周岁),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800元;

8、临近退休人员条件放宽到距离退休年龄不满5年;

9、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职业介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

(三)预计未来三年政府投入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失业保险金在内将达到多少?

目前我市市级及区级财政每年共投入促进就业资金约4个多亿,今后还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四)政策里面的很多补贴措施具体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

各项政策自之日起执行,操作性与原有政策不大的很快就会实施。变化比较大需配套文件出台后实施。具体实施按常规有*至3个月的缓冲期。

(五)新政策实施后,一个失业员工能够获得的帮助在哪些方面增多了,能否举例说明?

*、更多的培训补贴,除每年享受一次技能培训补贴和岗位适应性培训补贴,一年内参加同一工种上一等级技能培训合格的,可再次享受技能培训补贴。

2、更多的社保补贴,取消300元补贴上限。

3、增加了灵活就业补贴。

(六)温总理曾说过,今年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问我市新政策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何有效措施?

*、实行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失业人员通过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用人单位与失业人员签订*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正常履行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同样的职业介绍补贴。

2、实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失业人员和毕业2年内未能就业的本市高校毕业生参加定点培训机构技能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每年享受一次技能培训补贴和岗位适应性培训补贴,一年内参加同一工种上一等级技能培训合格的,可再次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本市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3个月以上、*2个月以内的预备制培训,培训期间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给予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3、实行青年见习政策。对30周岁以下、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人员和本市新成长劳动力,提供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免费见习培训,见习期间每月按8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同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对接收见习的企业,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

4、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创业扶持重点对象,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收费减免、创业资助、场租补贴、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

5、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全市人事、劳动部门举办的公益性专场,全部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开放。“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就业援助政策。

其他请人事部门解答。

(七)对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有何新措施?

*、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月*日前,全市市安排了300场免费专场招聘会,全市全年安排1000多场免费专场招聘会。

2、加强农民工培训服务。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制度,2009年农民工培训补贴方面包括四大项:中央财政农民工培训补贴、市本级财政外来劳动者培训鉴定补贴、紧缺工种职业培训补贴、省“双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2009年,*担负省外在*就业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5.2万人,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

3、加强欠薪垫付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依托街道社区对辖区企业进行动态监督监控,迅速掌握企业欠薪信息,做好预防欠薪工作。实施简易快速程序、依法快速垫付农民工工资,减少农民工等待时间。

4、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转变劳动监察执法模式。推行以教育整改为主的执法模式;加强调解,全面推行劳动信访、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的“三合一”、“一站式”调解模式,最大限度地运用调解这一柔性处理方式;对企业实行稳定岗位补贴等制度。对困难企业提供稳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在岗培训补贴,鼓励企业稳定员工,不裁员或少裁员;实行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着力降低企业成本。

5、加强劳务合作和对口帮扶。全面推进农民工工作,确保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目标的实现;继续抓好对甘肃省“三县一区”的对口援助工作;扩大劳务合作领域,提高劳务合作水平。

(八)政策中提到*要打造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请问我市在鼓励创业方面有何重大举措?

*、建立政策体系。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劳动保障政策等促进创业。

2、完善服务体系。发展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见习基地;推行院校创业培训、公共创业培训、社会创业培训和网上创业培训;在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上实现创业服务全覆盖;扶持一批创业典型;开展创建创业社区活动的试点工作。

3、创新促进创业工作机制。建立市、区、街道和社区创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创业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